王細芬
心理學中對于個性有這樣的描述:“每個個體對客觀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有不同的動機。”精彩的作文離不開有個性的表達。三年級正是指導寫好習作的關鍵時期,我們在引導學生“我筆寫我心”的同時,若是能夠遵從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調動興趣,激活習作的源頭
我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堅信“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三年級的學生經驗及閱歷都不足,如果寫作方面只是提出具體的要求,他們很難找到作文之源,自然無話可說。特別是在情感方面,如果未能有所體驗,只能是生硬表達,沒有真情實感。因此在每一次寫作過程中,我習慣先設置情景,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段音樂,一個故事,一個視頻,一個小游戲,加上激情的語言,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在故事的啟示下,在活動的激發下,對寫作產生了興趣,有了寫作的基本素材。
課堂上的練筆大部分都由課文延伸而來,一般而言,對于故事續寫、場景描寫、對事物抒發看法和情感這幾個方面特別適合創設情景。情景的創設,打開了學生語言的閘門,學生很快投入到情景之中,然后“侃侃而談”,一學期的練筆,未曾有學生皺過眉頭,每次到了動筆環節,滿是躍躍欲試的歡樂。
二、充分尊重年齡特點,時刻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三年級的學生,雖不懂行文流暢,也不懂構局謀篇,但是他們想象力豐富,語言童真無邪,我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鼓勵他們自由發揮,自信寫作。
在學校的體育節時,學生在拔河上節節敗退,心中充滿挫敗感,我一點也不以為意,告訴他們“我們當然都珍愛榮譽,但是很多事情,并非盡力就能如意,我們可以欣喜接受成功,也可以坦然面對挫折。而拔河以外,瞧,還有許多精彩時刻,值得我們分享。”于是,《精彩一刻》應景而生了。
學生在習作中,描寫了屬于班級、屬于自己的精彩一刻,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既自如地表達,又抒發了內心真實的情感。
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還表現在形式多樣上。比如寫景及游記,學生特別容易寫成流水賬。對此,我則借助課文和課外閱讀,讓學生有所突破。
三、尊重個性差異,設定不同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
每一個孩子,各方面皆不相同。在這方面,我一直是個“偏心”的老師,在寫作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指導。學生在寫作時,我會巡視,對于基礎好的同學,沒必要去打擾他們,而對于那些表達能力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蹲下身來,幫他們起個頭,輔導他們先將自己要寫的說一說,然后再鼓勵他們能寫出幾句通順的話則可。對于有了寫作興趣但缺乏相應技巧的學生,我則采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技巧指導。對有了一定寫作水平的學生則通過個人自學及小組教學等方式,訓練他們的思維,鼓勵他們進行創新寫作,力爭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
四、注重評價與反饋,關注寫法指導,更關注情感需要
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到肯定和關注,在習作的評價上,我提倡鼓勵為主,既簡明扼要又要指點精確。
每次習作完成后,我們會有專門的鑒賞習作環節。有時候是利用午讀課時間,有時候是語文課之中。學生相互閱讀同學的文章,可以口頭評論,也可以書面評論,氣氛非常輕松,當有同學評論時,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可以有禮貌地補充,可以圈出好詞好句,更可以寫點感受。有時候則是開展專題性的評價,如“評選最引人入勝的開頭”“評選最意味深長的結尾”“評評誰的過渡句用得好”“看看誰的想象最合理、最豐富、最神奇”“比比誰的具體描寫最精彩”等,指向非常明確,教師適時點撥,就成了很好的作文指導。這樣一來,既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也為同學提供了溝通機會。
責任編輯? ?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