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選擇。在低碳經濟這個大背景下,湖南省緊跟國際、國內時代步伐,創先開展以低碳經濟發展為主導的“兩型”社會建設。本文主要分析了湖南省在以低碳經濟為發展目標的“兩型”社會建設深入轉型過程中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和發展模式轉變情況。
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國內外經濟和貿易快速發展,我國各省的對外貿易也走上了蓬勃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壞的形勢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意識到實行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的必要性。因此,在低碳經濟的大形勢之下,國際貿易走低碳化道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這對湖南省的對外貿易帶來很大的挑戰,本文以湖南省的對外貿易發展模式的轉變為例子,分析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湖南省對外貿易發展模式是如何轉變的。
一、湖南低碳經濟發展概況
湖南省位于我國中南部地區,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省份之一,總面積位居中部六省之首、常住人口僅次于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經濟正不斷的崛起。近幾年,湖南省經濟、綜合實力也是快速發展,在全國排位不斷前移,結構持續優化,全省經濟、基礎建設、教育事業等各項建設都實現了跨越發展。“長株潭”作為國家兩型社會的試點城市群, 在摸索低碳經濟的道路上已經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和榜樣,在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不斷超越。目前,湖南省的產業基礎是比較雄厚的,有1家綜合保稅區、有14家國家級開發區、67家省級開發區、29家省級工業集中區,形成了電子信息及新材料、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化工、鉛鋅硬質合金等10個優勢產業集群。2019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為9.2:37.6:53.2,第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占比高達44.4%、52.0%,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8%,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3%,分別比上年提高4.4個和5.5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湖南省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優化,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服務業快速發展,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不斷向前發展。
二、近年來湖南省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一)進出口總額屢創新高
近十年年湖南對外對外貿易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進出口總額節節攀升,屢創新高,出口貿易持續大于進口貿易,貿易條件不斷改善。在貿易規模不斷壯大同時,還呈現出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出口貿易穩中向好的大好局面發展,同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合作交流顯著增加。根據湖南統計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見圖一): 2019年,湖南進出口總值6288.2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 35.14%,增幅位列全國第 1位,其中出口,出口4453.5億元,增長45.7%;進口1834.7.8億美元,增長15.0%。2018年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總值465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1.5%,增速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四。其中,出口貿易3057.4億美元,增長31.9%;進口貿易1595.5億美元,增長24.0%。
(二)貿易結構不斷優化,一般貿易占主體地位
從產品結構看,我省進出口貿易結構不斷持續優化,進出口產品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機電、高新產品、農產品,且機電、高新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増長。2019年前11個月,我省機電產品進出口1712.98億元,同比増長46.17%;高新產品進出口430.13億元同比增長45.62%。湖南對外貿易仍呈現出一般貿易占據主體地位且快速增長,2019年,湖南省一般貿易進出口3184.6億元,增長40.4%,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3.3%,其中出口2411.8億元,增長54.6%,進口772.8億元,增長9.2%。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946.3億元,增長26.3%,占21.8%。2018年,湖南一般貿易進出口2270.9億元,增長33.8%,占同期湖南進出口總額的73.7%,較上一年度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561.8億元,增長38.7%;進口709.1億元,增長24.1%。
(三)民營企業成湖南進出口主力軍
在企業和產品方面,湖南民營企業當之無愧地成為進出口主力軍。2018年,湖南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額2126.3億元,同比增長37.5%,占本省進出口總值的69%,與上一年度相比提升了5.5個百分點。2019年湖南民營企業繼續穩坐進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位置,1-11月民營企業就完成了進出口額3018.7億元,同比增長66%,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占據了湖南進出口總值的高達76.94%的比例,國有企業完成進出額415.02億元,同比增長30.7%,但僅占湖南進出口總值的10.58%的比例。
三、低碳經濟背景下湖南省對外貿易發展存在問題
(一)粗放型的出口貿易擴張規模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湖南省的對外貿易持續向好發展,進出口貿易規模屢創新高。2019年,湖南省進出口總值4342.2億元,外貿規模歷史以來首次突破4300億元,相比2018年增長41.2%,位列全國增速第一,貿易順差1810億元,擴大86%。雖然貿易規模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深入分析發現基于自身的比較優勢參與的國際分工,湖南省的出口貿易主要以粗放型規模增長為主,這種出口貿易模式隱含了大量的碳排放,一旦進口國家針對這些出口商品征收碳關稅會造成較大影響。2020年湖南省進出口總額48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出口3306.4億元,一般貿易出口2631.2億元,加工貿易出口520.7億元,出口的拳頭商品主要有服裝、紡織品、有色礦產、陶瓷、鋼材、鞭炮等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等高碳產品。同時由于湖南省部分出口生產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低,企業的生產設備、技術水平比較落后,并且缺乏有效的節能減排配套設施,出口產品以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為主,主要依靠相對便宜的勞動力市場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