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在新形勢下,隨著普惠金融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使商業銀行面對更多的挑戰。普惠金融制度旨在服務大眾,為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提供金融服務,滿足他們的金融需求,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基于此,本文以商業銀行為切入點,探索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服務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在進行普惠金融服務時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不斷減少,業務發展進程趨于緩慢。普惠金融是服務于社會大眾,為所有人提供金融服務。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不僅能夠拓寬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寬發展路徑,還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但是目前在我國發展普惠金融時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重點關注并加以解決。
一、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
普惠金融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普遍性。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十分廣泛,是面向社會的所有階層、所有地區,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初創的小微企業都要盡可能的全部覆蓋到。并且金融服務的業務種類也十分全面,不僅包括傳統的借貸服務,還包括理財、咨詢等金融業務。第二個是優惠性,指在為社會大眾提供金融服務時收取能讓顧客接受的費用,不會因為服務費用排斥社會底層人民。第三個是可持續性,普惠金融涉及到許多小微企業以及社會底層人民,涉及到貸款或其他金融業務是一定要提高鑒別意識,審核資質,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違約風險,促進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所以,發展普惠金融在改善民生、拓寬商業銀行的發展路徑、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發展普惠金融是響應我國國家號召的措施。在我國2017年政府宣布對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給予大力支持并進行相應的政策扶持,在商業銀行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政府在銀行存款準備金上給予一定的激勵,并制定相應的稅收政策,刺激商業銀行的發展。其次,發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競爭激烈,如果只針對單一的大中型客戶進行金融服務,會造成自身的業務結構和客戶結構單一,且目前部分大中型企業發展陷入瓶頸,經濟增速較緩,這必然會影響商業銀行的發展速度。而發展普惠金融將視線分散給小微企業,能夠豐富商業銀行的客戶結構,在幫助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有利于商業銀行自身的發展。再次,發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強社會效益。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能夠進一步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激發小微企業的發展動力,促進我國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同時強化商業銀行的責任意識,為小微企業以及社會底層人民提供資金服務,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
二、目前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逐利性與普惠性相矛盾
商業銀行具有商業性,也就是逐利性,商業銀行本身就是盈利性企業,開辦商業銀行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取經濟利益,為公司股東創造更多的收益。所以,商業銀行在進行金融業務時通常會選擇風險低、投入小、收益高的領域,而具備這些特點的主要就是大中型企業以及我國的高收入群體,這些群體一般具有豐厚的固定資產,在發生意外時可以抵押給商業銀行,從而保證商業銀行的穩定收益。但普惠金融要求商業銀行注意小微企業、低收入群體以及弱勢群體的發展,但是這類群體一般從事低端的傳統行業,競爭激烈,而且大部分的參與者沒有可固定抵押的資產,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大,而且風險大收益低,商業銀行控制金融風險的難度大,給商業銀行帶來了空前的挑戰,導致許多商業銀行不愿意涉足,造成我國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緩慢。
(二)很難獲得精準的客戶信息
普惠金融要面向全體社會大眾,尤其是小微初創企業、低收入群體以及弱勢群體,要向他們發放貸款,提供金融服務,給予資金支持。傳統的信貸模式是貸款人在進行貸款業務時需要具有相應價值的等價物作為抵押,以便出現意外或者其他問題時銀行可以通過變賣抵押物換回抵押資金,保證銀行的利益不受損。但是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一般沒有足夠的抵押物,所以給他們發放貸款的風險性較大,所以收集這些客戶的有效信息十分重要。但低收入群體進行金融業務比較少,大多都是日常的轉賬匯款、存取款等基礎性業務,所以在商業銀行的系統中缺乏這部分群體的比較有價值的信息,比如資產數量、存款金額等。其次,我國征信體系起步較晚,目前還存在這一些問題和缺陷,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部分人利用這些漏洞成為老賴,只貸款不還款,增加了商業銀行進行普惠金融的風險。信息上的不對稱,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使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成本不斷增加,對于發展普惠金融喪失信心,從而提高貸款利率,排斥我國低收入群體,使普惠金融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三)金融產品單一
我國商業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導致其目前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高收入群體以及大中型企業,進行的金融業務主要適用的也是高收入群體。這類群體通常有一定的抵押物且還款能力強,能夠降低商業銀行的成本風險。但是普惠金融針對的是低收入群體以及小微企業,這類群體不具有高質量群體的優勢,所以適合小微客戶的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較少,產品較單一。其次,商業銀行一般壟斷性較強,創新動力不足。在開發過程中,商業銀行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保持商業銀行的成本與收益相匹配,這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開發。目前,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主要集中在貸款領域,在理財、保險等方面涉及的較少,不能夠很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不能有效進行普惠金融,不利于商業銀行的發展。
(四)市場性與政策性的矛盾
商業銀行在發展普惠金融時,也會存在商業銀行的市場性與普惠金融政策性之間的沖突,商業銀行屬于自負盈虧的單位,以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和經濟利潤為目地,追求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是商業銀行的市場特征所決定的。但是普惠金融是政策性的發展方向,強調對商業銀行進行金融方面的指導,符合商業銀行長期發展的路徑,如果商業銀行的管理者注重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追求短期的經濟利潤,忽視商業銀行長期發展,忽視金融市場中普通社會公眾的消費需求,僅僅把主要和核心業務放在大中型企業上,其結果會導致商業銀行的受眾面和業務范圍越來越狹窄,長期以往市場份額將不斷縮小,而且還會受到民間其他金融機構的排擠,但在實際的工作中普惠金融的理念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但部分商業銀行并沒有平衡其市場性與政策性的沖突,沒有認識到普惠金融對銀行長期發展的重要作用,沒有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導致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存在一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