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美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加速了高校教育改革進程,在辦學條件逐步優化的同時辦學質量也有所提升。為此,高校的辦學規模呈現出了逐步擴大的趨勢。面對如此境況,單靠政府投資進行辦學規模的擴大并不足夠,在高校之間競爭愈演愈烈、外界因素的刺激之下,部分高校決策的制定相對激進,從而導致部分管理問題積存,致使高校會計管理中存在較高風險。為此,有必要加強內部體系建設,結合高校經營特點而實現財務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從而通過內控管理環境的優化進一步推進高校的建設與發展。文章將從高校會計內部控制現狀分析入手,進一步探討內部控制體系完善的可行性對策。
在教育業迅猛發展的當下,各類院校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不斷進行硬件設備的引入并優化教學環境,辦學渠道也得到了有效拓寬,致使經濟活動的發展越來越復雜且多樣。并且高校逐步改革與優化內部管理體制,將內部控制制度作為管理體制的核心,以此實現對高校內部的有效控制與管理。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建立與完善,有利于教育資金的有效利用,并可實現高校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從而可為教學活動的順暢開展奠定穩固的根基。
一、高校會計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價值分析
(一)降低高校經營風險發生率
高校是社會建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然而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高校逐步向市場化靠籠,不僅融資途徑進一步拓寬,開展的經濟活動也越來越多,不僅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復雜,同時也面臨著更高的財務管理風險。在此種發展背景下,只有轉變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方能快速精準的發現財務管理中的風險隱患,才可實現資金及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高效利用,可避免因某些工程未按時或順利完成而使高校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也可降低對師生的正常工作與生活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實現更加高效的財務管理
資金的高效利用是高校建設與發展的基礎所在,面對日趨復雜的財務環境,高校需從內部入手探尋高效管理方式,強化日常財務監管效果。因此,內控體系的構建可為財務制度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撐。
1.可實現財務數據的嚴格審核
因高校并不屬于盈利性機構的范疇,因而其財務管理及資金核算缺乏嚴謹性,這會影響財務數據的精準性,難以實現學校經營狀況的真實反應,而內控體系的構建則可對此問題進行解決,可更加嚴格地審核財務數據,為高校重大管理決策的科學制定提供依據。
2.可實現財務業務流程的規范
人工管理模式下,面對頻繁的經濟活動時,易出現失誤問題,或是為不法分子留有謀取私利的可乘之機,而內控管理機制構建后,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會得到強化,也可通過業務流程的規范降低失誤率,形成部門間及崗位間的有效制衡,從而可降低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率。
二、高校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一)缺乏對內控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視
內控管理制度執行的主體是管理人員,因而需要通過管理者對內部控制工作重視的強化入手來達到管理效率提升的目標。然而高校管理中存在對內部體系重視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高校管理側重于教學質量提升及學校建設方面,忽視了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加之部分管理人員自身專業知識基礎薄弱,業務能力有所欠缺,并且與財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為此難以全面、及時的了解高校會計信息的真實情況,也未于管理中及時排查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缺乏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的意識。二是高校的審計崗位未完善性建立,或是雖建立了審計崗位,然而崗位設置不合理,監管工作開展不深入、不全面,未能實現監督管理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管理體制尚需健全
因高校的內部組織結構過于復雜,未建立起清晰的管理目標,因此導致體制并不健全,影響了審計管理制度作用的發揮。一方面,高校未實現有效的橫向管理,通常是利用科層級管理模式進行組織結構的設立,管理鏈的設置遵從由上至下的原則,所設有的審批崗位多是采用縱向管理模式,缺乏內部工作人員之間的橫向管理,從而導致管理工作難以高效開展。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審計崗位未建立或獨立性不強,通常是由財務人員或管理人員兼任審計職責,由于部分審計人員自身并不具備全面的審計知識與能力,因而導致部分重要的管理細節被忽略,審計監管職能未能有效發揮。此外,高校反饋機制的缺失也是管理體制不完善的重要體現。部分高校存在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相對簡單的問題。主要由學校領導層掌握財務管理權限,因而教職工對會計內控管理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不高,且只能通過財務報表了解高校具體的財務信息狀況,信息獲取渠道過窄,因而難以實現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有效反饋。
(三)預算控制不完善
部分高校管理者較為重視風險管理,但受限于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因而經濟活動的控制不夠規范,致使內控管理工作未能有計劃性的開展,在監管機制不夠健全的背景下,預算編制不夠精細、編制執行不夠嚴格,這均會對預算管理的成效產生不利影響。部分財務人員未基于項目內部全面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預算計劃的制定,而是根據以往相似項目為基礎,或參照上一年度收支項目進行預算編制,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基礎調整,因而預制方案的編制可行性欠佳,從而會對后期預算執行效果產生制約。同時,執行過程中的監管制度不夠完善,因而經濟活動的開展會受到限制,部分單位存在私自修改資金分配狀況的情況,這就導致預算未按照規劃實施,從而無法將預算編制的作用展現出來。
(四)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
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融合,有利于部門間配合效率的提升,可增強內部管理人員對經濟活動進展情況的了解程度,可在此基礎上進行管理規劃的實時調整,從而可使內控管理活動更加高效開展。同時,信息化操作系統應用后,可依托于系統、運用多種內控措施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可減少人為管理中失誤問題的發生幾率。然而當前階段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并未完善,仍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內控管理,或是信息化管理系統已經引入,但缺乏具備專業信息知識及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人才,導致系統未完善利用,從而限制了內控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