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鋆
我的母親,年輕時是一個小學教師,前兩天,她拉著我看她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個笑話,名字叫“‘困在廁所里的教師”。說的是一名小學教師,因為班級里的小朋友上課時上廁所總是被告。第一次一個小朋友上廁所,老師沒讓去,小朋友尿褲子了,于是家長到學校把老師告了。第二次,又有一個小朋友上課時想上廁所,老師讓去了,小朋友在廁所摔倒,于是家長到學校把老師告了。第三次,又有一個小朋友上課時要上廁所,老師一想,決定陪著去,結果由于班級沒人看管,大亂,于是家長到學校把老師告了……小學教師表示很崩潰。我的母親退休已經20多年了,她問我:“現在的小學真的是這樣嗎?”我很淡定地說:“哦,這不算什么,我們大學更‘血腥一些。”
我今年39歲,在吉林大學法學院從教14年,我帶的最小的研究生出生于1996年,今年教的最小的本科生出生于1999年。我日常的工作除了寫文章、上課,就是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學術訓練,尤其是論文寫作。這個很重要,因為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司法實踐部門反映,這些高學歷的孩子,在工作崗位上竟然拿不出一份像樣的法律文書,有的甚至連通知都不會寫,也缺乏吃苦耐勞、勤勞勇敢的精神。
寫作雖然看起來是一門課或者一項訓練,但是從布魯諾教育金字塔理論來看,教育的效果分為6個層次。我們平時上課屬于知道層面,考試主要看看大家是不是已領會,這些都是低級認知,而論文寫作涉及分析、評價,屬于高級認知,因此是整個教育中最難的部分,也是最鍛煉、最考驗人的一部分。這也就是不論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學位的獲得都伴隨著論文寫作和答辯的原因。
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通過論文寫作來獲得高級認知。在我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故事,有的甚至是“事故”,讓我不禁反思:我們的教育該何去何從,我們的青年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受的教育。
大約6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大約花了3個小時,對一篇碩士論文提出了修改意見,很詳細,很具體,沁透著我的思考和汗水。稍后,學生發過來一封郵件,上面寫著:“老師,我不想修改了,我受夠了,我想放棄了。”還有一名法學碩士,修改論文的時候跟我說:“老師,別的老師對學生都很寬松,您看看您整天都這么嚴厲,我們本來基礎就薄弱,您能別這么較真兒嗎?”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過來人,作為一名教師,我心里非常清楚——孩子遇到困難了。但只要堅持下去,過了這關,我們的孩子就會在技能和訓練上前進一大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教師的正確處理方式是:不僅要繼續指導學生,還要鼓勵這些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困難區。
作為一個老師也必須這樣做,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實現教育的功能。我認為,教育有兩種基本的功能,一種是顯性教育功能,一種是隱性教育功能。顯性教育功能就是教知識,讓一些看得見的知識得到傳播。隱性的教育功能泛指讓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個人品格和心智模式。我們接受教育,表面上是為了獲取知識,但實際上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學習中,塑造個人迎難而上的品格和擁抱困難不逃避的心智模式,才是完整的教育。
如果我真的繼續鼓勵我的學生,打算實現教育的隱性功能時,我發現我就會被“困在廁所里”。有時學生會鬧情緒,甚至以出現失眠、抑郁、自殺等狀況來逃避眼前必須完成的工作。有時他們的父母也會參與其中。一名研究生的母親找到我,質問我是不是對他的孩子有意見,為什么要讓他讀這么多書?前幾天更可怕,有一個學生的開題報告實在無法讓人滿意,于是我讓他重復改了很多遍。他先是在某天半夜向我傾訴了他的苦惱,然后突然發了一條短信給我,說我要逼死他。然后我就不得不住手。我住手了,但是我的內心特別復雜。第一,我心里特別清楚,孩子們并沒有完成應該完成的學術訓練,看的書還不夠,文章寫得特別“水”,說起話來吭吭哧哧;第二,這算什么事?說抑郁就抑郁了?人生有多少挑戰,你知道嗎?但是,在現行的教育方式下,我們老師還真沒轍。如果學生不認為老師是在幫助他,反而認為老師過于嚴厲,是在挑刺、施壓,就會引發很多問題。事實上,全國高校每年都會因為博士畢業論文答辯等問題導致幾個學生輕生,也有很多學校領導因為學生輕生被免職。但是沒有人思考,他們為什么自己選擇了讀博士,又不愿意接受嚴格的學術訓練,最終選擇輕生,同時還要教師和相關人員接受問責?
現在的教育讓我特別困惑,我們總害怕孩子有壓力,總害怕他們抑郁。前幾天,我的兒子在幼兒園摔了兩跤,老師特別重視此事,一再跟我解釋、道歉。有必要嗎?3歲的孩子摔跤不是很正常嗎?不摔跤怎么走得更穩?跟老師有什么關系?我去了女兒的學校,想跟老師交流一下女兒在家的情況。我還沒張口,老師卻先跟我道歉,說不管是因為什么,肯定是他們還做得不夠。我說咱們都是老師,我并不是來找碴兒的,只是想跟您進行家園配合。大家看看,現在的教育把老師弄得多緊張。
我和我的同事以及處在教育環節中的所有老師一樣,都被“困在廁所里”了,學生應該做的學術訓練,都無法完成。因為在現有的環境之下,只要是學生不想干的事情,只要會引發學生抑郁、失眠,以及各種精神問題的事情,我們統統得放棄,而不管這是不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訓練。否則,就會被“困在廁所里”,就會不停地給自己、給家人、給學校增添麻煩。
但是,教師的天職又提醒我們,盡管我們飽受各方面的苛責,我們仍然有義務教育我們的孩子。人性當中有沒有避重就輕、舍難求易的本性,我不敢確定,但我知道的是,現代社會里,孩子們的物質生活都比較豐富,生活都比較舒適。如果在長期的學習生涯中沒有人給予壓力,沒有人給予督促,沒有人能夠對他進行嚴苛的訓練,那么便很難保證學生在學習的痛苦和挑戰中獲得能力的提升和品格的培養。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論是出于對教育的責任,還是出于對學生的熱愛,都應當幫助孩子形成堅毅的品格,完成教育當中的隱性功能。
我們不去提那些在戰爭年代,冒著炮火求學的科學家們堅韌不拔的經歷,因為這離大家太遠了,我們就說說我們生活中的例子。
我的父親是一個書法愛好者,他跟我說,他小時候練習顏體,一個字要寫成百上千遍,相當枯燥,但仍然默默地寫。我的好朋友,星海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師,小時候在爸媽的強迫下,一遍一遍地練習鋼琴曲目,那時候覺得很苦,多少次想要放棄,然而堅持下來之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現在她很感謝父母當時對她的嚴格要求。
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拿了8塊金牌,其實有一塊在我們看來,是根本拿不到的。因為他剛跳進水池,眼鏡就進水了,根本什么都看不到,只能憑著自己的意志和感覺完成比賽,最后竟然還拿到了金牌。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教練在訓練他時,總是故意制造各種困難,目的是為了讓他擁抱這些麻煩和困難。困難來了,他首先不抱怨,不僅不抱怨,而且還接納,不僅接納,還隱隱地產生了某種要征服它和戰勝它的欲望。
學生寫論文也是這樣,學術訓練是很苦的。我自己寫博士論文的時候曾經數月難眠,甚至痛不欲生,但經歷了這一過程之后,我感謝那段艱苦的歲月,它提升了我的寫作能力,讓我今天能夠游刃有余地進行自我表達;它磨煉了我的意志,讓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永不退縮,也讓我明白,其實人沒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什么失眠、抑郁都是正常的,挺過去就會海闊天空。
古時候講,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十年寒窗再苦,學生也不敢跟老師討價還價。現代社會,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我們的孩子總是被過度地呵護,他們的需求總是被過度地滿足。現代教育沒有成為學生的練兵場,反而變成了他們的避風港。而這些折射到教育的鏈條當中就表現為,學生一旦遇到挑戰,就希望立刻回到舒適區。我的一個學生跟我說:“老師,我可不想像你那樣拼命,我要活在當下,我要快樂。”我說:“你的快樂其實就是懶,真正的快樂是戰勝困難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老子說:“多易必多難。”人生無處不是選擇,你越是在前半程做出容易的選擇,就越會在后半程面對艱難的處境。
所以,親愛的孩子,你們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拿一個文憑,也不僅是為了掌握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接受教育當中隱性功能的洗禮,培養堅毅的品格,培養迎難而上、接受挑戰的優秀品質,培養頑強的斗志,最終能夠實現自我,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同時,也不要拒絕在你前進道路上一直鼓勵你、督促你的那些老師,不要讓他們“困在廁所里”,因為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摘自微信公眾號“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