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而是方向。壓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酷幾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即使看不到未來,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錯不了,自己選的人錯不了,自己選的人生錯不了。第二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其實還是夢想。
——作家莫言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一棵獨立的樹。當全世界每棵樹都長成一模一樣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光輝也就沒有了。
——新東方校長俞敏洪
你批評了某個人,或者某件事,馬上就會有人問,你為什么要批評他?有過節(jié)吧?有恩怨吧?有利益沖突吧?如果都沒有,哼,那你一定是想炒作自己,借機出名,或者保持名人熱度。要不然,你為什么要多管閑事?
——學者易中天
我們?yōu)槭裁匆獙W歷史?我的一個朋友曾做過一個很好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來突然失憶了,忘記自己是誰了,想想看你今后該怎么生活——你誰都不認識,這意味著忘掉了自己的歷史。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
.
世上任何東西原本都很昂貴,哪怕像陽光這種世人皆可享有的東西。所謂昂貴,通常是人為造成的,是特定情境中的短暫現(xiàn)象,甚至是價值迷陣里的心理幻影。
——作家韓少功
知識只有消化以后才是營養(yǎng),不然就是脂肪。
——時尚專欄作家洪晃
原來老以為,我們做書能給大家提供加油站或彈藥庫。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你最多提供一種避難所,或者叫鐘點房,大家在里面讀一會,出來之后發(fā)現(xiàn)外面的世界依舊如故。
——讀庫創(chuàng)始人張立憲
真正的閱讀需要親自把文字當藥煎服,使其進入體內,和身心、血液、神經(jīng)中樞發(fā)生奇妙反應。沒有人能替你新陳代謝,羅振宇也不行。
——評論家但漢松
對語言沒有自信,對文化一定沒有自信。我們現(xiàn)在在努力構造文化自信心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
——學者錢文忠
大家都習慣批評家背著黑包來領紅包,他們的職業(yè)好像只剩下用專業(yè)的嗓音來唱出那些色澤飽滿度很高的褒義詞,否則就是不懂事。
——作家周曉楓
惶恐才能生存,偏執(zhí)才能成功。
——華為老總任正非
每個人的眼淚不一樣,但想哭的念頭是一樣的。
——作家畢飛宇
一個人想要接納自我,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有過被人全心接納的經(jīng)歷。這種接納像是一種黏合劑,將碎片般的自我黏合成一個整體,使人意識到“我有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但我值得被愛”。
——作家懷璧不予
余娟 薦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