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開腹闌尾切除術的應用,對其進行效果評定。方法:選取80例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對于一般組患者來說,采用傳統(tǒng)開腹術進行治療,對于觀察組患者來說采用闌尾切除術進行患者治療。結果:一般組患者的下床時間為(10.3±1.1)d,其住院時間為(15.3±1.7)d,整體Vas評分為(7.5±0.)8分。對于觀察組來說,其中下床時間為(6.4±0.4)d,其住院時間為(11.4±1.4)d,整體Vas評分為(3.4±0.3)分。一般組中出現(xiàn)術后出血的人數(shù)為6例,其所占比例為15.0%。觀察組患者整體并發(fā)癥比例相對較低。結論: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整體效果較為優(yōu)良,其臨床具有一定價值。
【關鍵詞】闌尾炎;開腹手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5-0052-0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open appendectomy and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HOU Zhi-cai (Minxian Meichuan Central Health Center, Dingxi Gansu 74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and open appendectomy on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or the general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for treatment,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ppendectomy for treatment. Results: in the general group,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was (10.3±1.1) 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15.3±1.7) d, and the overall VAS score was (7.5±0.8).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was (6.4±0.4) 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11.4±1.4) d, and the overall VAS score was (3.4±0.3). In the general group, there were 6 cases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accounting for 15.0%.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latively low. Conclusion: the overal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s better, which has a certain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appendicitis; Laparotomy;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effect
在現(xiàn)階段醫(yī)療和醫(yī)學模式不斷發(fā)展,其相關治療方式也在逐漸增多,對于闌尾炎來說,其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作為當前的一種較好的方式安全系數(shù)較高,能夠有效降低住院費用和術后并發(fā)癥,對于醫(yī)生和患者來說具有良好作用。根據(jù)報道中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主要在中青年手術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對于特殊型闌尾患者報道相關較少,特殊類型包括老年人和兒童闌尾炎等異位闌尾炎。本文通過進行相關闌尾炎治療效果比較,隨后進行相關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闌尾炎患者80例。年齡6~68歲。平均年齡(51.4±2.3)歲。老年闌尾炎患者50例,兒童闌尾炎患者30例,老年闌尾炎年齡在60歲以上,兒童闌尾炎年齡在14歲以下。根據(jù)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一般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一般組采用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排除標準:①闌尾炎是一種常規(guī)類型的患者;②懷孕的患者;③有相關的系統(tǒng)性疾病;④凝血異常患者,此外,患者有重大器官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⑤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對于一般組患者來說,采用傳統(tǒng)開腹術進行治療,通過采用仰臥位,在靜脈麻醉后進行腹腔的逐層打開,最后找到游離闌尾進行切除,并對周圍組織進行處理。對于觀察組患者來說,通過采用仰臥位,并對靜脈復合氣管全麻方式進行應用,其采用腹腔鏡系統(tǒng),隨后對三孔法進行腹腔鏡操作,并對人工氣腹進行制造,其壓力應在10~12mmhg[2]之間,在攝像頭的監(jiān)視下進行操作,要進行游離闌尾的找到并切除取出,注意減少組織損傷和止血。
1.3觀察指標 通過對傳統(tǒng)手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以及Vas評分進行比較。
2 結果
2.1一般組和觀察組中相關情況比對 由表1可知,一般組患者的下床時間為(10.3±1.1)d,其住院時間為(15.3±1.7)d,整體Vas評分為(7.5±0.8)分。對于觀察組來說,其中下床時間為(6.4±0.4)d,其住院時間為(11.4±1.4)d,整體Vas評分為(3.4±0.3)分,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一般組(P<0.05)。
2.2一般組和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相關情況比對 由表2可知,其中一般組中出現(xiàn)術后出血6例,其所占比例為15.0%。一般組術后感染4例,其所占比例為10.0%。出現(xiàn)胃穿孔2例,其所占比例為5.0%。觀察組中出現(xiàn)術后出血2例,其所占比例為5.0%。術后感染2例,其所占比例為5.0%。出現(xiàn)胃穿孔0例。觀察組患者整體并發(fā)癥比例相對較低(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SAS評分對比 由表3可知,通過對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DS、SAS(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其中觀察組中患者治療前的SAS評分為(67.05±3.22)分,一般組治療前的SAS評分為(67.67±3.28)分。治療后觀察組的SAS評分為(36.45±3.21)分,一般組SAS評分為(48.60±1.51)分。觀察組中患者治療前的SDS評分為(68.60±1.65)分,一般組治療前的SDS評分為(68.10±3.64)分。治療后觀察組的SDS評分為(36.50±1.68)分,一般組SAS評分為(49.51±2.30)分。對于觀察組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為(51.34±1.54)分,一般組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為(50.32±1.50)分。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為(76.43±2.57)分,一般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為(67.47±1.35)分。通過進行對比,觀察組SAS、SDS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無較大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整體生活質量較好整體情況較好(P<0.05)。

3 討論
對于闌尾炎,發(fā)病的主要特點是急性,同時受個體飲食解剖因素的影響,多數(shù)患者在餐后受劇烈運動的影響,就會發(fā)生闌尾炎。作為常見急腹癥之一,普通型闌尾炎總體療效較好,但特殊型闌尾炎的臨床治療較為復雜,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特殊類型的闌尾炎開腹手術更好。
對于腹腔鏡手術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以減少傳統(tǒng)開放式手術的影響,同時對患者術后恢復時間也更快,可以有效隔離患者的腹壁組織,避免切口感染[3]。同時,腹腔鏡切除術具有更大的視野,可以全面發(fā)現(xiàn)患者的病灶,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有效預防感染。闌尾炎患者, 發(fā)病的急性疾病同時自己的飲食習慣和解剖結構, 大多數(shù)病人餐后發(fā)熱、暴飲暴食, 導致急性腹部, 闌尾炎患者手術治療后的常見能促進盡快復蘇, 但對于一些特殊類型闌尾炎患者, 其診斷和治療更為復雜, 因此, 操作是必要的及時治療, 對于術后并發(fā)癥和死亡率也很高。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開腹手術是治療闌尾炎的有效方式,但受腹腔鏡手術的發(fā)展,其闌尾切除術治療特殊類型的闌尾炎也逐漸增多。在本次研究中通過選用兩種特殊類型的闌尾炎,例如老年和成年兒童,在現(xiàn)階段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口年齡的不斷增加中,老年人發(fā)病率逐漸提升,同時根據(jù)相關報導顯示老年人基礎代謝率下降因此較為簡便的闌尾切除術適用于老年人,對于兒童患者來說受腹腔鏡視網(wǎng)膜[4]尚未完全發(fā)育的影響,其包裹能力較差,如果發(fā)生闌尾炎容易造成局部感染,對于部分疑似出現(xiàn)闌尾炎患者應進行早期手術治療[5]。
術后對患者進行藥敏試驗,選擇高敏感抗生素進行全程抗感染治療。首先,對其并發(fā)癥狀的護理。對于腹脹患者,在手術后的第1d,醫(yī)務人員可以指導簡單的活動,如幫助患者進行腸道蠕動,使其能夠有效恢復。當患者出現(xiàn)腹脹時,醫(yī)護人員可以幫助患者平臥,并給予靜脈輸液治療。當患者出現(xiàn)腹痛和排便次數(shù)增加的同時,醫(yī)務人員應向臨床醫(yī)生報告癥狀,以便對腹脹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治療。腹脹消失,給予引流。第二,切口感染。對于切口感染的患者,體溫會在3~5d內(nèi)升高。因此,醫(yī)護人員應仔細觀察患者周圍的皮膚,看接觸時是否有紅腫疼痛。如發(fā)現(xiàn)腫脹、疼痛化膿現(xiàn)象,應采取相應措施。為防止術后感染,應沖洗過氧化氫溶液。患者采用皮下引流片治療,每天更換敷料1次,觀察切開后情況。第三,對于膿腫患者,由于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術后5~7d內(nèi),并伴有危重感和中毒,因此在此過程中應使用抗生素[6]。第四,腸瘺。對于部分患者,由于闌尾殘端結扎線脫落,如不改善,應進行引流手術。此外,對于感染的病人,應該使用抗生素幫助患者康復。
在當前來看特殊類型的闌尾炎還包括其他類型,例如位置異常[7]。常見的闌尾炎,包括漿膜下位等,因此在臨床處理中應進行闌尾的找尋,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開腹手術。通過相關研究報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中仍有一定幾率能夠造成開腹手術,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相關手術后效果的觀察可知,其中一般組和觀察組中相關情況比對,其中一般組患者的下床時間為(10.3±1.1)d,其住院時間為(15.3±1.7)d,整體Vas評分為(7.5±0.8)分。對于觀察組來說,其中下床時間為(6.4±0.4)d,其住院時間為(11.4±1.4)d,整體Vas評分為(3.4±0.3)分一般組中出現(xiàn)術后出血的人數(shù)為6例,其所占比例為15.0%。觀察組患者整體并發(fā)癥比例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通過采用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能夠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并提升手術效果。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手術,對于特殊型闌尾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杜嘉原, 汪富濤.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fā)癥研究[J]. 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9, 48(2): 179-182, 207.
[2] 吳清俊, 吳維劍, 周利旺.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效果對比[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17): 107-108.
[3] 蔣后鵬. 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效果對比[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9, 17(21): 67-68.
[4] 姚平.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tǒng)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小兒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20, 18(1): 160-161.
[5] 李敏華.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臨床效果的比較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9, 12(36): 125-126.
[6] 韓曉梅, 王文華, 高晨陽, 王佳, 賈英萍. 循證護理配合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小兒穿孔性闌尾炎的體會[J].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9, 24(12): 920, 943.
[7] 楊波. 開腹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12(5): 64-65.
作者簡介:后治才(1972.03-),男,漢族,甘肅省岷縣人,大學本科,外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普外科臨床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