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雯 郭莉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程序指導下的強化護理對提高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臨床治療依從性及心理健康行為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50例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標準分為兩組,即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提供給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患兒應用護理程序指導下強化護理,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依從率以及干預前后的SDS評分與SAS評分改善情況。結果:最終觀察組患兒完全依從15例,部分依從9例,不依從1例,依從率達到96%,高于對照組的76%,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接近的情況下,經過干預后評分均有所降低,而觀察組患兒改善更明顯(P<0.05)。結論:為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提供護理程序指導下的強化護理,有助于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改善心理健康行為。
【關鍵詞】護理程序指導;強化護理;學齡期患兒;腎病綜合征;治療依從性;心理健康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5-0089-02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nursing procedures on improving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mental health behaviors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NS
DENG Wen, GUO Li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ediatrics,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nursing procedures on improving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mental health behaviors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50 children with school-age nephrotic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grouping standar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25 cases) provided regular nursing services to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intensive ca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nursing procedures,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DS score and SA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In the end, 15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letely compliant, 9 were partially compliant, and 1 were non-compliant. The compliance rate reached 96%, which was higher than 76%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Whe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nursing were close, and the scores were reduced after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Providing intensive ca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nursing procedures for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can help improve their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behavior.
[Key words] Nursing procedure guidance; intensive nursing; school-age children; nephrotic syndrome; treatment compliance; mental health behavior
治療臨床上,小兒腎病綜合征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表現為水腫、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以及高脂血癥綜合征,患兒的病程很長,且發作頻繁,治療難度較大,還有著較多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患兒健康成長。臨床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主要方法為激素治療,但對于學齡期患兒而言,該方法治療的時長長,應用激素下還容易出現很多不良反應,患兒年齡過小難以按照醫囑配合治療,導致身體對激素敏感度降低,又影響治療療效,因此對患兒采用有效的護理手段以保障療效非常重要[1]。本研究現選擇50例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對比分析護理資料,現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入患兒為2016年7月至2020年5月進入我院接受治療與護理的50例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5例觀察組和25例對照組,觀察組中,男15例、女10例,患兒年齡6~12歲,平均年齡(9.2±1.1)歲,對照組患兒中,男16例、女9例,年齡6~12歲,平均為(8.9±1.2)歲。上述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兒入院后經診斷均符合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確診為該疾病患兒[2];所有患兒均為首次確診;患兒年齡在6~12歲之間;患者家屬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屬于遺傳性腎病綜合征的患兒;IgA腎病患兒;因肝炎、過敏性紫癜或系統性紅斑狼瘡而引發疾病的患兒;配合度低,家屬不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兒。
1.3護理方法 我院提供給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包括監測其尿量、體質量,確保其作息正常,睡眠充足,叮囑患兒遵醫用藥,做好監督工作,預防攝入高蛋白與高脂肪的食物,保持飲食清淡,多進食多纖維素與維生素的食物,控制鹽攝入量為每日2g以內,做好防感染的護理工作。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兒應用護理程序指導下強化護理措施開展護理工作,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整合評估患兒的資料,收集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身體狀態、疾病情況、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等,結合具體情況專業分析可能存在的潛在因素,擬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②將護理方法詳細告知患兒家屬,獲取家屬理解與配合,尤其強調解決細節問題,確保方案實施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③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護理人員詳細向患兒家屬講解腎病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原因、表現及應對措施,強調應用激素治療的必要性,同時確保患兒家屬了解患兒使用的藥劑量、激素量以及停藥的方法。結合患兒所處的年齡階段和理解程度,最大程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知其流程,確保患兒產生正確看待疾病的心理;④心理干預,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以介紹病房環境、與同齡病友交流等方式幫助患兒消除陌生感,結合病程較長的特點,護理人員應提前告知患兒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水腫、肥胖、毛發脫落、白細胞減少等問題,但要予以患兒及其家屬足夠的信心,多以治療護理成功的病例鼓勵患兒,取得更多的配合;⑤用藥指導干預:告知患兒家屬具體的用藥原則,使其發揮監督的作用,絕不能出現減藥和停藥的情況,在用藥出現不良反應后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處理;⑥觀察監測患兒病情,定期檢測血尿常規、腎功能、血壓等情況,密切關注可能存在的皮膚紅腫、咳嗽發熱等問題,及時予以處理,緩解癥狀;⑦做好隨訪工作,進一步強化遵醫行為。患兒出院后護理人員要強化與患兒家屬的聯系與溝通,做好出院隨訪,前一個月進行兩次電話隨訪,隨后兩個月每月訪視一次,掌握患兒用藥情況、效果以及出現的不良反應,解決患兒家屬的疑問,及時發現潛在問題進行處理。
1.4觀察指標 護理人員在患兒出院后持續進行三個月的隨訪,評估期依從性,將結果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其中不依從包括未遵醫囑用藥、自行更換藥物、自行停藥、自行增減藥物、不配合護理等,部分依從包括遵從部分醫囑、完成部分治療、配合部分護理,完全依從包括完全按醫囑治療、用藥和護理。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采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和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兒護理前后心理狀態[3],其中抑郁量表包括20條目,各設置4項結果,評分超過73分為重度抑郁,63~72分范圍為中度抑郁,53~62分是輕度抑郁,低于53則為正常。焦慮量表評分高于70分為重度焦慮,在60~69分范圍為中度焦慮,在50~59分范圍為輕度焦慮,低于50分則正常。
1.5統計學處理 通過SPSS19.0軟件做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為(均數±標準差),通過c2與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兒心理健康行為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焦慮抑郁評分比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腎病綜合征因多原因引發的一種臨床癥候群,如果患兒治療護理不及時,容易出現腎靜脈栓塞和感染的問題,再加上病程較長,處于學齡期的患兒認知理解能力有限,活潑好動,遵醫性不強,而長期應用激素治療下給患兒身體和心理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必要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其中要特別注意提高患兒的遵醫行為以及患兒家屬的監督配合[4-5]。
護理程序指導下的強化護理是現代化護理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將其應用于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身上效果顯著。由于不少患兒家屬對腎病綜合征的了解不多,因此在開展護理工作中要做好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工作,同時注重對患兒遵醫行為和患兒家屬配合度的提升,以保障治療效果。結合不同患兒的病情、年齡、理解溝通能力,護理人員需為其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分別從心理健康教育、飲食干預、用藥干預方面進行護理,以提高依從性為前提,予以患兒及其家屬恢復的信心,通過遵醫行為的提升保障較好的療效[6-8]。
本研究中采用護理程度指導下強化護理的觀察組患兒依從率為96%,高于單純應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兒76%的依從率(P<0.05)。在焦慮、抑郁不良心理狀態的改善上,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倡應積極應用護理程序指導下強化護理方案為學齡期腎病綜合征患兒提供護理服務,對提高患兒依從性的提升及負性心理情緒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向紅, 王慧芳, 郭莉莎. 父母健康教育對腎病綜合征患兒護理改善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 2019, 2(17): 91-92.
[2] 馬亞賓, 賀曙光. 基于家庭為中心的延續護理干預在腎病綜合征患兒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8(12): 418-419.
[3] 羅桂娟, 黃春紅. 飲食營養干預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9, 22(11): 178-179.
[4] 于春. 觀察人性化護理對提高慢性腎病綜合征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11): 5120-5122.
[5] 費麗麗. 循征護理在腎病綜合征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9, 10(3): 81-82.
[6] 何翠枚, 楊玲, 陳桂欽, 等. 延續性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兒治療依從性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9, 25(13): 127-129.
[7] 孫琳. 循證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兒癥狀及其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6(24): 3367-3370.
[8] 鄧芳菊, 林麗, 李芳, 等. 護理干預在小兒腎病綜合征中臨床應用效果[J]. 全科護理, 2017, 15(34): 4270-4271.
作者簡介:鄧雯(1980.09-),女,江西南昌人,大學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兒科護理學;
*通信作者:郭莉,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