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在計劃性剖宮產產婦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對象為本院收治的74例計劃性剖宮產產婦,抽取時間為2019年2月至10月。入組時采取數字盲選法均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圍術期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圍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兩組療效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下床活動、排氣、排便及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且患者滿意度也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計劃性剖宮產產婦圍術期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剖宮產產婦的早日康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計劃性剖宮產;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5-0174-02
剖宮產術是解決高危妊娠及難產的手術方法之一,其手術風險及并發癥較生理分娩大而多,住院時間長,住院費用高,影響了產婦產褥期的生活質量及對嬰兒的親情照護,加之術前伴有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疼痛閾值明顯下降,從而增加術后并發癥風險,不利于疾病預后[1]。如何在盡可能保證規范治療護理的同時,有效降低手術、麻醉風險,降低并發癥,提高產婦剖宮產術后的生活質量,確保母嬰安全是值得產科醫護人員關注的問題。因此,對計劃性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積極有效的外科護理干預,即快速康復尤其重要。本次研究將對本院收治的74例計劃性剖宮產產婦分別采取常規護理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并對其療效情況予以分析,實際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對象為本院收治的74例計劃性剖宮產產婦,抽取時間為2019年2月至10月。入組時采取數字盲選法均分成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為(32.15±2.01)歲;研究組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為(32.09±2.12)歲。對比兩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措施為常規護理,完成術前準備、各項化驗檢查等工作,及時監測胎心、胎動等情況,告知產婦術前禁飲禁食,術后合理控制飲食,指導產婦早期下床活動。研究組則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心理疏導,保證房間內空氣流通,可擺放綠色植物,提高舒適度。因產婦及家屬對于剖宮產手術缺乏了解,術前伴有焦慮、浮躁等情緒,需評估心理狀態,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手術方案,說明手術風險,并告知產婦及家屬術后可能出現的常見癥狀和需要配合完成的事項,同時積極對快速康復的好處進行宣教,詳細完整的宣教不僅會提高產婦及家屬的參與度和配合度,也可減輕產婦及家屬心理負擔,改善負面情緒,也有助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工作的順利有效實施。②營養指導,術前或者麻醉前3h禁食禁飲,術前30min遵醫囑給予補液等治療,注意液體的溫度和量,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中,加強保暖措施,防止術中低體溫引起寒顫等癥狀發生。術后2h內指導產婦適量飲溫熱水,術后6h采取流質飲食,提供機體營養攝入。術后1d,攝入高蛋白、高纖維、易消化食物,根據情況補充鐵元素,避免貧血癥狀發生[2]。③肢體按摩,術后每間隔4h按摩產婦肢體肌肉、活動四肢關節一次,每次時間約為5~10min左右。早期下床活動是快速康復的核心,術后10~12h可拔除留置導尿,鼓勵產婦早日下床活動,避免尿路感染及拔除尿管后的排尿障礙,妨礙術后康復及延長住院時間,同時,使用氣壓抗栓泵以預防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④剖宮產術后的傷口疼痛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和及時治療,也會影響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的實施。臨床中我們按醫囑用曲馬多每2~4h口服一次,取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⑤康復訓練。①采取坐位姿勢,先保持腹部、臀部肌肉收縮10~15s,后放松15~20s,依次循環,每天早晚各1組,30~50次/組;②采取仰臥位姿勢,保持雙膝彎曲,緊閉尿道、肛門和陰道,持續5~10s,并放松盆底肌約10~15s,每天兩組,10~20次/組;③產婦腹部切口逐漸愈合后,指導產婦腹式呼吸,姿勢采取平臥位,全身放松,先指導產婦深吸氣,再緩慢呼氣,使腹部自然凹陷,每天兩組,30~50次/組[3]。
1.3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護理指標(住院、排便、排氣和下床活動時間)和產婦及家屬滿意度進行比較。滿意度可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分100分為標準,分值在90~100分為滿意;分值在60~89分為一般滿意;分值在60分及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②對比兩組生活質量,共包含四個維度,分別為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與物質功能,每項維度滿分以100分為標準,分值越高,代表產婦生活質量更好。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2 結果
2.1兩組護理指標對比 研究組各項護理指標時間均比對照組短,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及家屬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產婦及家屬滿意度相對于對照組更高,數據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產婦生活質量對比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研究組各項指標更高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盡早使計劃性剖宮產術后的產婦康復出院,不僅取決于該手術本身,還與麻醉、護理等多學科之間的密切配合、緊密協助相連,體現的是產科診療團隊的綜合管理水平,但結合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降低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使產婦平安“痛并快樂著”度過圍手術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和睦和減輕產后抑郁,愉悅的心情也可促使其泌乳,有利于母乳喂養,優化了親子關系,促進了快速康復。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通過循證醫學信息,為產婦提供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既能減少生理手術創傷和應激反應,又能改善護患關系,促進產婦早日康復[4]。術前,有針對性心理疏導,再加以快速康復健康教育宣教,幫助產婦樹立健康意識,使產婦加深對分娩知識的了解,減少錯誤認知觀念,提高產婦自護能力和自護意識,能夠緩解焦慮等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提高醫患之間相互配合協調的積極性,確保了手術順利進行。術中,加強保暖措施,及時觀察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問題,及時處理,避免了低體溫等現象的發生。術后,根據產婦術中情況,盡早合理飲食,保證了營養的補給,又能夠實現“三早”,提高母乳喂養率,促進嬰兒健康成長[5]。此外,根據產婦身體情況,術后加強康復訓練,使產婦早日下床活動,既能避免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尿路感染,又有利于惡露的排出,減少了產后并發癥,提高了患者滿意度[6]。本資料顯示,研究組住院、排便、排氣和下床活動時間均優于對照組,且患者滿意度也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較大(P<0.05);同時,研究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也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相比較大(P<0.05)。可知,針對計劃性剖宮產產婦圍術期通過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其療效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既能改善產婦產后預后,確保母嬰安全,又能改善護患、醫患之間關系,提高產婦后期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7]。
綜上所述,對計劃性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其效果顯著,可改善產婦預后,盡早使其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蓓.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計劃性剖宮產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49): 91-92.
[2] 薛艷. 加速康復外科技術對計劃性剖宮產手術患者康復的效果[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10(31): 113-115.
[3] 王悅, 徐萍, 顧玲.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19): 116.
[4] 張漢萍.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16(3): 281-282.
[5] 范雪.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婦科圍手術期中醫護理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8, 16(6): 150-151.
[6] 黃曉靜, 盧英菊, 何賢湞, 等.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8, 24(8): 45-47.
[7] 汪秀云.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早期離床活動的影響[J]. 家庭醫藥, 2019, 18(3): 327-328.
作者簡介:袁建萍(1978.06-),女,漢族,甘肅張掖人,大學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