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微課的核心是針對一個小的知識點、以較短的時間、微型視頻的形式呈現,有效的微課能夠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高中語文的微課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需要展開教學,有利于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對點知識的精準講解,同時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關鍵詞:微課化;淺探
隨著移動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迎來了微時代:微博、微小說、微信、微電影等微時代產物迅速在社會普及,而微課也順應時代而產生了。
國內較早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研究員胡鐵生,他將微課定義為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與學活動的各種資源有機組合。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認為微課程是與“課”相對應的概念,是從翻轉課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將微課定義為“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主要使用“微視頻”作為記錄教師教授知識技能的媒體。
從不同學者對微課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出:微課的核心是一個“微”字,微型。即針對一個小的知識點、以較短的時間、微型視頻的形式呈現的一種教學手段。有效的微課能夠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課的四個特點:微型化、優質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網絡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時代,微課自身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微課成為現代社會尤其是網絡社會中普遍歡迎地教學手段。
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有很大的優勢,它可以高效便捷地給教師提供授課環境,能針對每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來進行針對性解答。微課主要是通過視頻來實現授課的,教師在視頻里加入教學課題、練習課題、反思總結等內容,通過把這些資源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個新的授課環境,以方便教學。
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常常因綜合素質不過關而出現很多問題,如不少教師在課堂中不能順暢地組織課堂教學,不能及時準確地解答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在語文的課堂中學得不夠扎實,那么他們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很嚴重的畏懼心理,久而久之,會增加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害怕說錯,害怕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會恥笑,最終導致了學生不敢回答問題,越怕就越不說,越不說越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那么,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呈現出來的優勢就可以克服以上所說的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微課至少具有以下兩種優勢:第一,適合教學對象。高中語文的微課是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需要來展開教學的,微課需要具備學科學段的分辨能力,建立同一學科,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比如同一個語文知識點,針對水平不等的學生,傳授的方法乃至內容都應該有差異。微課有利于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同時也是符合“微課”的理念。第二,主要是認知方面。良好的微課設計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能跳躍式發展,不同的學生認知方式是有很大差異的,如對一些固執的學生,可增添一些視頻、圖像的形象知識,這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清晰的認知。還可以給予學生想象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景陶冶。在當今網絡發展迅速的時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與當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樣,微課也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微課在教學中,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和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在語文教學中有更大的優勢。在傳統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達不到系統整理知識和長時間的記憶和存儲的要求,雖然教師在不斷地傳授學生知識,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不是很顯著,而微課平臺的使用就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在授課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傳統授課中出現的弊端說再見。教師把“微課”教學內容傳到互聯網的平臺中,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和一些其他的移動終端進行查看學習。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學習到教師在課上傳授的知識,每當學生在沒記住和碰到學習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終端設備來自行解決面臨的難題。學生通過移動終端上網,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種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下,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當下次遇到同種問題時就能順利解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總之,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內容精簡、主題突出,有利于學習重難點的攻克。
現在的時代逐漸進入了一個“微”時代,教學和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為學生的發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礎,滿足了當代高中學生的各種需求,同時也符合當代教育環境的基礎。此外,微課的應用將會幫助孩子們輕松地學習,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發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廣泛推廣微課教學是一個很有必要且收效比較明顯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