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
摘要:新課標課程下的教育內容在不斷改革,更多地創新方法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對于教育的關注度不斷增加,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對如何打造更高效的課堂是每位教師不斷探索的目標。教師通過一系列創新方法更大限度發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心甘情愿去學習,愛上學習,使學習成為興趣,進而成功打造成高效課堂。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構建高效課堂是教師踐行新課程標準,開展新課改活動的重要載體,保障育人活動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得到全面成長。本文通過探析新課改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方略,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新課改質量。
一、開展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
小組合作是一項經典的教學方式,貫穿在中小學課堂當中,能夠讓學生在多人協作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交流與探討,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共享學習信息的平臺。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并不能保證每時每刻都出現在學生身邊,為學生解決疑問,因此,學生就必須尋求其他人的幫助,這樣才能夠保證信息的對稱。否則,學生的疑問越積越多,他們就會產生迷茫的感覺,不利于其學習自信心的提高。為此,教師需要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熟悉這種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的方式,從而養成互幫互助的意識,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及時進行查缺補漏。
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這部分內容時,我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從而分析文章結構和句子,然后對海底世界的事物和場景進行描述。首先,我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比如“大家之前去過海底世界嗎?里面是什么樣子的?”,由此來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緊接著,我可以給學生布置好小組任務,讓學生討論文章主題,從文中找出關鍵詞句,有理有據地進行學習。此外,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室內來回走動,與學生展開交流。這樣一來,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讓學生相互學習與借鑒。
二、組織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
現如今,教學課堂不能僅僅依靠內容來充實,還要有教學活動的存在,如此才能體現出新課改理念的實施成果。對學生來說,課堂中教師所精心安排的活動能夠讓他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不會產生枯燥和無聊的感覺。除此之外,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更加適合游戲教學法與活動教學法,這也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小學生天性活潑開朗,在集體活動中,它們更容易找到歸宿,與其他學生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增強班內的凝聚力。因此,教師要以學習內容為中心,增設課堂活動,并且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從而讓學生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收獲知識。
例如,在教學“父親、樹林和鳥”這部分內容時,我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分別飾演課文中的角色,從而對文本進行演繹,使得枯燥的文字更加鮮活、生動。我要鼓勵學生盡情發揮,開拓學生的想象力,除了維持正常的教學活動,不要對學生施加太多的干涉,這樣反而會阻礙學生活動的正常進行,不利于學生興趣的發展。學生分別飾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情境對話,從而體會課文的主旨情感。這樣一來,通過組織課堂活動,教師能夠將課本知識與活動實現緊密結合,同時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三、進行教學反思,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
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教師勢必要經歷理論與實踐的多次循環往復,這就考驗了教師的專業技能素質。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補救措施,找到導致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如今,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創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擺在課堂的中心位置,以學生為本,充分挖掘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從學生身上,通過學生的表現,衡量自己的教學是否達到了目的。
除此之外,教師要參與教學培訓當中,學習更多先進的理念方法,與學生建立更加和諧友好的關系,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多參與到公開課當中,觀摩其他教師的教學手法,將其中的精髓提取、融合到自己的教學模式中,并且與其他教師展開溝通交流,做到互通有無,共同促進教學事業的發展。這樣一來,通過進行教學反思,參與教學培訓,有利于教師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開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可謂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來進行探索。第一,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共同協商,解決疑難,從而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第二,教師可以組織課堂活動,給教學增添新的內容,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到知識。第三,教師可以進行教學反思,探討提高課堂效率的好方法,從而逐步構建起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朱婷如.淺析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24).
[2]趙志雄.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27).
[3]韓蘭芳.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