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終于回梅苑了!
2021年4月2日,細雨中祭祀長眠的父母之后,我便在心心念念的梅苑住下。我似箭的歸心終于平定下來,擁抱了久別的溫暖和思念。
是的,我十分思念梅苑的花,思念梅苑的志愿者。我知道從2020年11月開始,十位十堰市區和鄖陽區的姑娘,應鄖陽籍上海青年作家王成偉的呼吁,在“三槐堂上海書簡”公眾號報名,自愿周末去梅苑服務一天——為參觀梅苑的人們導游、講解。梅苑志愿者之家由此誕生。
她們無分文報酬,每月自動在群里排好值班表。值班的當天中午,她們在梅苑簡單吃一點自己從家帶的午餐:一點米飯炒菜,或幾個水餃在電磁爐上煮熟,或一個面包一盒牛奶,或一碗泡面……
她們整整一天工作在梅苑。她們整整半年所有的周末工作在梅苑。
就在我回鄉的第二天傍晚,十堰市區的四位志愿者姑娘便迫不及待地相約,來到我的住處陽光花園,那晚的月亮很圓。
梅苑讓我們一見如故。姑娘們仿佛是久別的親人,她們親自下廚,為我們的第一次相聚制作美味晚餐。華麗姑娘做了花一樣的棗仁蒸糕,說祝福我膝蓋術后“早日康復”;任萍姑娘做了我第一次吃到的糯米蒸茼蒿,還有她親自從深山清泉邊采來的馬頭蘭、野芹;趙輝姑娘帶來一束美麗的山野玫瑰,她說經久不住的房子要有其他生命的呼吸。她細心地把花修剪齊整,然后插進花瓶,又把久久放置的茶杯細細地洗凈——這是一位追求完美、做事嚴謹的女子;另一位姑娘邱艷,坐在沙發上靜靜地讀書錄音,在此之前,她已用129天的時間朗讀完畢45萬字的《大江北去》,她平和溫暖的聲音已傳播在很多個聽眾群。
我原本以為她們從市區到梅苑50分鐘的車程都是自己開車,孰不知僅來相聚的四個人中竟有三個人不會開車,都是搭朋友車或老公送。我聽后驚呆了:那你們的老公周末也要在梅苑待一天?家里孩子怎么辦?
姑娘們笑了:梅老師你不急,他們心甘情愿。他們來梅苑或在書房看書,或在展廳瀏覽,或在附近看景游山。
姑娘們說這話時,顯得輕松也開心。
可她們不知道此時的我有多么慚愧,為了梅苑,她們竟這樣在克服困難!
姑娘們的另一句話更讓我思忖良久,驚訝良久:“老公陪我們去了梅苑,我們這個家更加和諧恩愛了……”
沒有什么可以答謝你們,親愛的姑娘們!只有把一本又一本書簽名送給你們,以表達我深深的謝意!
那晚,陽光花園的月亮格外清澈、光明。
我回鄉了,我決定每一個周末都在梅苑和姑娘們一起值班。
那天是周六,梅苑迎來一撥又一撥貴賓。
鄖陽區文聯主席、我十幾年的文學朋友陸永強和鄖縣一中美術老師來了。陸永強聽說梅苑志愿者值班時中午都是自己帶飯,細心的他便給梅苑送來了40斤大米,20斤掛面,一桶油,一包新茶,甚至連醬油、醋、鹽都買齊了!
人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了梅苑,他們來參觀一個寫作者人生與創作的履歷,他們也是來與梅苑的春天合影。
那天,因村莊修路突然停電,梅苑展廳一片漆黑,參觀者們紛紛打開手機電筒,繼續專注地參觀。當一柱柱手機電光從黑暗里射向展板,當講解人的聲音夢幻般地在展廳回響,那一刻的梅苑,是秦巴山野里一道怎樣神奇的風景?!
已有數千人從全國各個地方來梅苑參觀游覽。梅苑集聚著世間美好的情感與善意,這是秦巴山野里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在梅苑住了很久,我見到了每一位來值班的志愿者,我一定要與她們在梅苑共進一頓午餐,我只有這一點點感恩之舉。可靦腆的鄖陽區中醫院護士長黃霞和她的先生劉強(劉強是鄖陽區衛生學校老師,也是梅苑志愿者中唯一的男性)婉拒了我的邀請,他們夫妻不想給我添麻煩,說梅苑那天吃飯的人多。我懷著遺憾和感激,一直記著我與這一對醫務工作者必須有一次相聚。
是的,我在梅苑住了很久。清晨和傍晚,我獨自在櫻花大道上走來走去,我快樂分享了四月櫻花的絢爛與凋零,我感受著這座山野小屋每日里不同凡響的呼吸。晚夜,我會久久地凝望夜空稠密的星星出神,那是滿天的繁星啊——我已經幾十年都沒看到過繁星了!除卻梅苑,哪里還有這樣一顆擠著一顆的童年的星星?
那天,我凝視著屋子外的山林、花草和鳥兒,又寫下了一首詩——
梅苑的櫻花 / 開了很久 / 現在就要謝了 / 但我已與之有了最親近的相處 / 執子之手 便有心靈默契 / 雙目凝視 仿佛天長地久
一對喜鵲 在不遠處做巢 / 它們總在房前屋后 / 快樂地翩翩飛舞 / 偶爾落在我的窗前 / 竊竊私語 我默默地 / 為它們的愛情祝福
那日村莊停電 / 來參觀的人們/紛紛打開手機電筒 / 依然情緒滿滿 看一個女子 /一生走來的路
梅苑之花之鳥之人 / 是一幅世間美麗的畫圖
2
五月的梅苑,迎來一場讀書的盛宴。
鄖陽區作協的作家、梅苑的志愿者們,踏著“五一”勞動節歡快的腳步來到梅苑。她們每人都節選了一段我的散文,要在這個勞動者的節日里,在這所文學的殿堂里快樂朗讀。
邱艷現在已開始誦讀《大江北去》的續集《漢水大移民》。
我在想,一個如癡如醉大量閱讀朗誦一部又一部大書的女子,精神世界最終要長成怎樣的樣子?
邱艷在群里發了個大大的藍色球狀水體,大球體上附著一個小水珠,小水珠旁邊依附一個更小的幾乎可忽略不計的小水滴。邱艷說,如果地球上全部的水收起來是藍球那么大,那淡水就只有綠豆那么大,而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就是那個可忽略不計的芝麻粒……
我說邱艷你真棒!居然如此形象地詮釋了我書中對地球水的分類和儲量,這比語言文字直觀得多呀!看了這形象的球體比喻,便會驚懼我們地球人的處境,便會更深地理解我對水的憂慮,便會更加明白十堰幾十萬移民的艱難困苦和犧牲奉獻的意義!
倘若我們內心深處不知淡水的珍貴,那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類的眼淚!
2021年“三八”婦女節,十堰二十多位優秀女子在一起讀書,她們都是邱艷誦讀《大江北去》的聆聽者。那天,她們聚在一起分享閱讀、聆聽的體會——邱艷把女子們發言的錄音發在了志愿者群里。我認真聽了邱艷的摯友、十堰知性女子吳芳蕙的發言,那發言很長,充滿了真誠的思考和智慧。邱艷說,她們那天的讀書沙龍從下午3點一直進行到晚9點!
我聽后驚詫不已。
我即刻回復邱艷:“你的朗讀讓一個聆聽的世界再次感受了《大江北去》,這是你值得欣慰的一次人生歷程,也是賜予我的一個全新的榮譽。你讓人們重新認知一本書,一個人,重新明白一個龐大的群體、一個地域、一片土地承受的苦難和犧牲。你頑強地做了一件極具意義的事情,你是替無數人在讀書,梅潔感謝你!”
邱艷告訴我,未來她們還有一期《大江北去》的讀書會。后來,她聽說北京的琵琶語因受她影響也要誦讀《大江北去》時,即刻回復我:“琵琶語老師專業又優美動聽的朗讀,定會讓更多的人受益,也定會讓漢水的豐厚與博大、丹庫人民的奉獻與滄桑、古老鄖陽的幽深底蘊與歷史光華傳遍大江南北,會讓更多的人從根本上了解水資源的珍稀、認識水危機的無時不在,從而厲行節約、珍惜用水,共同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從邱艷的回復中,我看到了一個女子的成長。我非常感動,非常驚喜。
3
五月中旬,我準備回北京了。
鄖陽區政府在我回京之前,決定為梅苑這一公益性場所正式聘用一位講解員,從六月份上班。梅苑的志愿者從六月份撤出,不再來梅苑值班。
政府的幫助使我的內心一片釋然,但與此同時又深感一種不舍。想想半年來,梅苑相遇了一群怎樣清雅純粹天使般的女子?想想180天里我們的心靈、思想有著怎樣的交流溝通?想想這一群花一樣無私奉獻的姑娘們,在茫茫人海再到哪里尋覓?
當初,招聘姑娘們來梅苑服務的王成偉在志愿者群里發聲,除卻難舍和感謝外,他說了肺腑之言:以后,把周末還給你們的家人和你們的孩子吧!梅苑永遠是你們的家……
是的,梅苑永遠是姑娘們的家!
涂醫生、黃霞護士長說:以后梅苑隨時有需要,我們定會來。
劉海波說:梅苑帶給我們的是一份完美的生活內容。以后的日子,梅苑將啟迪著我的每一天。感恩時光里的相逢,感恩生命點燃了生命!
五月,姑娘們懷著難舍的心緒,值她們每人最后的一次班。
鄭小紅來了:她仔細地巡看著梅苑每一間屋子,每一個角落,她發現大廳周邊的底墻白灰涂料在脫落,她發微信提醒我,要盡快找人解決。
趙輝來了:這個凡事精致的女子為梅苑帶去了兩束鮮花,她把玫瑰的花片在案桌上擺成了心形,她在水杯里沏上了金色的皇菊茶,她在那里為梅苑祝福,為天下母親們祝福。那一天是母親節。
邱艷來了:她把展廳里16位評論家的評論文章,全部朗誦一遍并錄了音。她在值最后一天班時開始誦讀《漢水大移民》,她要留下這份紀念。在當天的值班日記本上,她寫下了一篇長長的日記。
劉海波來了:她拍下了梅苑藍色山巒的蒼茫和逶迤,在她鏡頭的景深里,我看到秦嶺壯美的尾身,已遠遠地抵達碧波蕩漾的漢水……
海波記下了在梅苑最后一次值班的日記:昨天大雨下得多么盡情啊,今天轉眼又晴了。在群山環繞的梅苑,層林疊翠,百鳥啁啾,構成一幅耳目一新的山居圖。無論你是誰,從哪兒來,走進梅苑就像走進溫馨雅致的藝術之家,品讀文學給予的趣味和魅力!
這個在安陽公路段上班的女子,總是在群里寫下這樣很美、很真、很文學的文字。
任萍來了:樸素、善良的姑娘剛走進梅苑,就發來了圖片——梅苑荷塘里的蓮葉出水了!幾片蓮葉、一池浮萍,清清靜靜,漂浮在水面。荷花盛開的季節快到了!
稍頃,她又發來一大片金黃的麥田圖片,我仿佛聽見她在快樂地大喊:梅苑的麥子熟了,小時候的麥子啊……
(梅潔,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創作起步于河北省蔚縣。著有《山蒼蒼,水茫茫》《大江東去》等。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首屆全國徐遲報告文學獎等50 余種獎項。)
編輯:郭文嶺? 特約編輯:劉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