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 祝璇

走進江岸區交通小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去年疫情期間,社區、物業和下沉黨員24小時在崗值守。疫情常態化后,居民希望我們能將部分便民服務從社區延伸到小區,于是就誕生了小區黨群服務驛站?!睂Υ耍以瓷鐓^書記胡郡艷十分自豪——這是武漢市第一個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從此小區黨群服務驛站遍布武漢。
交通小區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共5棟樓房,現有居民300戶,876人,一直是自管物業。
2015年底,小區首屆業委會成立,隨后引進了武漢富寧物業提供服務。2017年,富寧物業交通小區項目部成立了黨支部,成為名副其實的“紅色物業”。小區也創新“1+N”治理機制,探索治理新模式。
“如今,黨群服務驛站每天都有值班人員,居民有小事物業直接解決,大事上報小區黨總支,社區、物業、業委會一起商議?!毙^物業經理王焰說。
“我們家想拆除暖氣管道,自己重裝一個?!比ツ甓?,一位居民來到黨群服務驛站提出。可是小區暖氣管道線路串聯,一家拆除整個小區都無法使用。
“柴油鍋爐供暖的成本太高,可以考慮換一種供暖方式?!薄拔覀冃^的鍋爐都用了20年了,設備老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薄凇靶^議事廳”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探討暖氣設備設施改造可行性。
很快,一份份調查問卷由物業送到了居民手中,業委會主任李四星帶著居民代表走訪其他小區學習經驗,居民小組、樓棟黨員和社區志愿者等齊上陣,先后多次召開多方聯席會議,迅速確定了換裝方案。目前,暖居工程按計劃有序穩步推進。
“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苯煌ㄐ^逐漸確立了“5341”工作機制——5分鐘到達現場、30分鐘解決小問題、4小時解決大問題,1天之內對無法立即解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高品質的服務,高效能的治理,讓居民對小區的物業越來越信賴,物業費收取率也越來越高,目前已達到了95%以上。
“想要持續發展,我們要統籌更多社會資源,讓居民的獲得感更強?!焙てG說,桃源社區與交通小區業委會、交通廳老干支部、小區居民小組一起探索,將小區原有的老干活動室面向小區所有居民開放,打造“小區黨群活動室”,配備翰墨香、健康小屋、棋樂融融、樂響乒乓、書香驛站等多個場所,居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江岸區鼓勵硬件基礎較好、居民繳費意愿較高的老舊小區,積極引導物業企業拓展增值服務。下一步,我們還準備在小區黨群服務驛站旁邊建立老年食堂,將養老服務向小區延伸。不僅增強自我‘造血功能,還要讓‘紅色物業惠及每一位居民的方方面面?!蓖跹嬲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