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李超
最近,“躺平”一詞在網絡大熱,“躺平”心態甚至有蔓延到部分基層干部身上的勢頭,基層一些干部中,出現不思進取要“躺平”、逢難繞道要“躺平”、遇事就推要“躺平”的現象,極大危害了基層干事創業氛圍。
干部干部,理應干字當頭,用雙手托起人民幸福、用汗水澆灌民族希望、用實干鑄就國家未來。而基層一些干部放著群眾呼聲不聞、放著工作任務不問,放著自身職責不管、放著黨和人民的事業不顧,遇事不決、逢難就倒,雙手一攤、啪嘰一躺,竟然無憂無慮、安安心心當起了“躺平族”,成了十足怕風見雨的泥菩薩、畏事避難的軟腳蝦,人民群眾忍不住要“耳提面命”了。
“億萬千百十,皆起于一。”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每一位黨員貢獻力量,依靠每一位黨員接續奮斗。“你不站崗,我不站崗,誰來保衛咱祖國誰來保衛家”,你也“躺平”、我也“躺平”,該辦事情的不去辦、一拖再拖,能辦的事情不愿辦、一等再等,難辦的事情不會辦、一放再放,需合力辦的事情不想辦、一推再推,誰來建設咱們的祖國?誰來建設家?
可以說,干部“躺平”完全是一種病,對黨和人民事業貽害無窮,得治!
“躺平”無外乎主觀的“想躺”和客觀的“能躺”,治療部分基層干部的“躺平”病,得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加強基層干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強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教育,讓其知責擔責履責,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自覺“躺不下”。同時,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升其能力、增強其底氣,自覺“不用躺”。另一方面,相關單位要加強教育監督,建立相關考核考評、追責問責制度,結合換屆選舉,讓一些屢教不改的干部沒有市場,使其“不能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