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鴻銣
摘 要: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在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活動效果,進而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筆者結合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有效地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信息技術;實踐經驗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4-0049-02
【Abstract】Language i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language development,especially o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cultivating childrens language skil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language field in kindergartens,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ssist teaching can better achieve the effect of activitie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language field of kindergartens,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reference.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language educ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Practical experience
幼兒園語言領域活動包括講述活動、文學活動、聽說游戲、談話活動和早期閱讀。傳統的語言教學活動形式不足,教師習慣于使用呆板的圖畫,教具較為單一和枯燥,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出現為語言領域活動的組織注入了新的生機,信息技術能夠將各種生動直觀的信息呈現在幼兒面前,調動幼兒各種感官感受,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1.運用信息技術支持語言領域活動的課前準備
(1)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語言活動中學情分析的準確性
學情分析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起點,教師只有了解和掌握幼兒活動前的情況才能根據實際出發設計出符合幼兒水平的教案,更好的突破重難點,在課堂上還能根據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使教學更有時效性。信息技術可以擴大學情分析的范圍、豐富學情分析的形式、提升學情分析的效率。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可通過在線問卷工具設計調查問卷,通過釘釘、信息、小黑板等溝通工具組織家長根據幼兒的真實情況填寫問卷調查表,快速收集分析幼兒信息,從而改進教學設計。例如,在設計大班談話活動《我喜歡的動畫片》中,通過釘釘軟件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從中了解幼兒在家觀看動畫片的情況,都觀看了哪些動畫片,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么?喜歡里面的哪些角色,為什么喜歡?收集了這些信息教師就能通過班級孩子的情況定位教學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學情分析更加準確、有效。
(2)運用信息技術豐富幼兒的語言活動中知識經驗的準備
幼兒的年齡尚小,已有的知識較少,幼兒的知識越豐富,更能幫助幼兒清晰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教師如果能將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準備教授的新知識聯系在一起,將使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那么課前知識經驗準備的方式就更加的廣泛,如在開展大班談話活動《我喜歡的動畫片》中,幼兒如果沒有看動畫片的經驗,那么在課堂上幼兒將沒有足夠知識與同伴交流,教師在通過學情分析的調查之后,參考統計結果根據幼兒的情況布置知識經驗準備的內容,通過人人通空間發布通知,讓家長與幼兒觀看孩子感興趣的動畫片,讓每個孩子都有觀看動畫片的經驗,如有看過的幼兒重新觀看,對動畫片的角色和故事情情節有更深的了解,為活動的開展做準備。又如,在設計大班語言文學活動《落葉》,幼兒如果沒有觀察過落葉飄落下來的樣子也就沒有想象的空間,但如果幼兒站在大樹下等落葉飄落下來再來觀察就浪費很多等待的時候,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落葉飄落下來的各種各樣的形態,讓幼兒欣賞,幼兒有了這些經驗就能在已有的知識上想象更多的落葉飄落的形態,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開發了幼兒創造力。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現代化社會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能幫助幼兒豐富知識內容,拓寬視野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
2.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語言課堂活動氛圍,實現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語言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主動的去探索,實現幼兒的自主性學習。課堂導入是吸引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學習興趣,激發幼兒學習動機的重要環節。信息技術形式多樣,有音頻、視頻、動態圖片等,利用信息技術的這些功能創設情境,能更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提升有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設計小班語言文學活動《怪車轱轆轆》中,利用PPT設計動態森林情境,有大樹,白云飄動,風兒輕輕吹,幼兒伴隨著《去郊游》的音樂,開著自己最喜歡的車來到大森林,在這樣的情境設置中幼兒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但是森林里并沒有小動物,都去哪里了呢?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猜想并大膽的表達。在得知動物們要去找房子,但不知道房子的模樣時,坐在底下幼兒開始激烈的討論了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小動物們答案,有的說房子有門有窗,有的說房子是高高的,有的說房子有三角形的屋頂……待幼兒完整表達之后,教師點擊動畫:一座座高高的、三角形屋頂、有門有窗的房子就這樣非常直觀的出現在幼兒的面前,這樣的課堂反饋使幼兒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又如在開展大班講述活動《兩貓相爭》中,教師運用電子白板創設河邊的情境和兩只貓正在爭吵的場景,引導幼兒思考和猜想:這兩只貓為什么爭吵?結果會怎么樣?幼兒急于想知道答案說出了各種各樣的可能,表達積極又熱烈。經過實踐說明信息技術創設的情境生動有趣,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為語言領域活動的開展與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在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時要注意內容與形式要與活動內容緊密相關,要有助于幼兒找到學習內容與預期學習目標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