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娣
摘 要:數學作業的過程是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的綜合體現,教師可以恰當地應用層次漸進、完美延期、目標分解、舉疑互助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揚長避短,優化發展,恰當呈現并合理利用評價的結果,發揮評價對學習質量的鞏固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素養;評價;作業;有效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017-02
【Abstract】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is a comprehensive manifestation of problem-solving ideas,abilities,habits,and emotions. Teachers can appropriately apply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 gradual progress,perfect postponement,goal decomposition,and mutual assistance in raising doubts. Reasonably use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play the role of evaluation in consolid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and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thereby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s literacy.
【Keywords】Literacy;Evaluation;Homework;Effective
《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利用好作業的評價,也就掌握了課堂教學效益,也能促進和拓展師生更深一層面的交流互動。在新課改和全面發展素質的教育大背景下,其中重點要求老師開展教學要注重體現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并采取多樣化方法來引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自主預習、思考探究、合作討論等過程中掌握課堂教學知識內容,使學生獲得更好發展。而作業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學生在具備較高興趣以后,才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程當中,并通過充分發揮學習主觀能動性,對書本教材知識內容進行了解和把握,進而為實際課堂教學高效、高質完成奠定良好基礎。如何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提升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引領學生深度學習,我有以下幾點嘗試。
1.運用“層次漸進”,有效保護學生成功作業的自尊心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都需要一個過程,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進行改變,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求,如果今天剛講新課,晚上就做作業,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做到全對,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評價等級,特別是中高年級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往往不能馬上掌握新知。如剛學圖形的旋轉時,很多學生根本不會旋轉,一個班有一半的學生做錯,怎么辦?如果直接給學生打對錯,肯定一大半的學生情緒受挫,認為自己學不會?面對這種現象,我沒有直接給學生打對錯,而是采用層次漸進的評價方法,有效保護學生學習的自尊心。我先在學生的錯題下面點一個紅點,提醒學生這道題需要糾正,當我把作業批改后發給學生時,學生就問我:“老師,我這題怎么沒改???”我說:“你再看看?”孩子一看,哦,原來自己做錯了,主動進行訂正,然后給我復改,還跟我說:“老師,我昨天沒認真做,謝謝你提醒我,我以后一定要認真完成作業,認真檢查。”聽到這里,我很開心,給他打了一個優秀,并寫上“你的聰明加上認真就等于成功,要繼續努力哦!有空的時候多發揮自己的優勢,多幫幫別人吧!”他很受激發,他覺得自己不會比別人差,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當新知變為舊知時,我對他們的作業要求會高些,特別是優生,如果還像對學困生一樣放低要求,肯定是不行的,對待優生,需要挑戰,需要嚴格要求。當他們出現不應該出現的錯誤時,我會寫上“這樣的低級錯誤你也會犯嗎?請你反思?!?面對不同學生的作業情況,我們還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評價語言。如:“大有進步,加油哦!”“好樣的,進步明顯,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繼續努力,相信你還會更好!”。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語言,確保了評價的“有的放矢”,也使全體學生都變得愛學習、愛做作業了,他們不再把做作業當成一種負擔,而是把做作業當成一種享受。自然也在這一快樂的過程中收獲更多,促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都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升。
2.運用“完美延期”,有效增強學生成功作業的自信心
每個人的知識運用水平是不平衡的,在作業過程中,學生對新知的運用不一定十分準確,優生沒有認真聽或者不認真做,也會出現不應該的錯誤。我在改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的作業較多錯時,為了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就不急著打等級,先不評價。我會給學生多一次機會。我在評價學生作業時采取暫不評價,不直接確定作業等級的策略,運用“完美延期”的方式,先把錯誤多的作業進行講評,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原因,留時間給學生重做作業,再進行復改復評價,使他們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掌握了新知,提高了他們學好數學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我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目:
五(5)班要粉刷教室。已知教室的長是8米,寬是6米,高是4米,扣除門窗的面積是12.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5元涂料費,粉刷這個教室需要花費多少元?大部分學生想都沒想,就求了6個面的面積后再減去門窗面積,最后乘5;有些學生甚至求了6個面的面積后直接乘5。表面積對于學生來說只要不認真思考,不認真分析就比較容易做錯,所以我沒有馬上批評學生,也沒有指責他們,而是讓他們認真觀察我們自己的教室,觀察工人粉刷教室時粉刷了哪些面?學生恍然大悟,發現地面是不用粉刷的,窗戶也不要粉刷的,學生終于弄清了要計算上面、前后面、左右面這5個面的面積和,再減去門窗的面積,最后乘5。他們弄懂了后,開心得訂正錯題,接著我再出示類似的題型進行鞏固,如粉刷長方體游泳池,長50米,寬30米,高2米,每平方米需要4元涂料費,一共要花多少元?我根據新出的題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自信滿滿。成功運用完美延期,有效增強了學生成功作業的自信心,同時也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不能單純運用公式,要先判斷求幾個面,是哪幾個面,運用什么公式計算。以后再出現類似的題目,學生很快就能想到聯系實際情況,大家基本就很少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