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芬
摘 要: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實施四個有效策略,能讓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在輔助小學生課外英語學習時發揮一定的作用,策略一:以生為主,選擇貼合教材、滿足小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的移動學習資源;策略二:家校配合,引導學生課外合理有效地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策略三:利用移動學習App生成的數據和評價,助力教學相長;策略四:移動學習用于輔助小學生課外英語學習五點注意事項。
關鍵詞:移動學習;輔助;課外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175-02
【Abstract】As a brand new learning method,teachers can make this new learning method play a certain role in assisting pupils in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learning by implementing four effective strategies. Strategy 1: Focus on students. Choose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fit the textbooks and meet the different learning need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trategy 2: Home-school cooperation,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outside of class;Strategy 3: Use the data and evaluation generated by the mobile learning App to help teach each other;Strategy Four: Mobile learning is used to assis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learning five points for attention.
【Key words】Mobile learning;Assisted;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對大多數中國小學生而言,平時沒有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和習慣,僅僅靠每周幾節的英語課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堂英語教學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訴求,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及手機、平板電腦、專門用于學習的學習機等移動設備的普及,移動學習悄然成為時尚。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作為一種全新的可移動的靈活方便的學習方式,為課后學習英語提供了有利條件。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移動學習,既夯實了課堂上學習的基礎知識,又提高了學習效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英語學習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率。通過研究證明移動學習理念在小學生的課外學習中是可行的。
《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和語言運用。” 而移動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個性化的學習體驗等,這種新的學習模式正好符合課標的這一要求。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合理、有效的英語學習,讓移動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在輔助小學生課外英語學習時發揮一定作用。我們在經過反復的實踐、反思、修改、再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策略:
1.以生為主,選擇貼合教材、滿足小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的移動學習資源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教育根本目的。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育的真諦,絕不應是捧上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而應是追求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實踐證明,為了更好地輔助小學生課外英語學習,最好選擇有以下特點的適合小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
(1)貼合教材
只有高度結合校內教材,才能將移動學習和現實課堂融合在一起,讓孩子課內、外學習不脫軌,貼合教材的移動學習資源不僅有利于學生課后鞏固課堂知識,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更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
(2)多樣性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存在差異,單一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渠道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不利于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解決問題的途徑是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渠道。
(3)娛樂性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在移動學習的環境中,動態多變的學習內容更能吸引孩子們參與學習,有了參與的想法,學習就變得有趣,改變了學習沉悶的基調,使枯燥的學習轉變為更有趣味的個性學習。
(4)靈活性
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對知識不同步的獲取,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靈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使學習體驗越來越個性化:靈活的時間,充足的內容,恰當的需求。
(5)激勵性
小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在學習體驗過程中,要不斷獲得鼓勵性評語、獎勵分或學豆獎勵等,才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無限可能。
(6)管理性
孩子、家長、老師三方能對移動學習軟件中自動生成的各類學情報告,或班級整體情況,或學生個人情況等一目了然,孩子學情家長一手掌握,讓家長成為老師教學的好幫手。針對學生個人情況數據的分析,包括個人成績和個人能力分析,便于老師因材施教,培優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