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聰?居躍琳



【關? 鍵? 詞】一流期刊;融媒體;科技期刊;短視頻;抖音
【作者單位】曹會聰,南京林業大學期刊編輯部;居躍琳,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基金項目】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支持項目(2020ZZ1110105);中國高??萍计诳芯繒m椈鹫n題(CUJS2021-019)。
【中圖分類號】G230.7【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6.012
近年來,國家從宏觀層面同步出臺了支持科技期刊質量提升的多項政策及資金支持,以推進我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揭開了我國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篇章。2019年8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構建開放創新、協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國科技期刊體系,并全面啟動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設工作。2019年9月,為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協等七部門聯合實施了“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以此為統領推動科技期刊發展,實現一流期刊建設目標。
隨著多媒體融合技術的發展,科技論文傳播模式不斷更新,其在社交媒體的傳播及影響力也被國內外廣泛關注。融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期刊”成為科技期刊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也是科技期刊出版轉型升級的新方向[1]。有研究認為,短視頻可以將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以形象生動、易于大眾理解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提高科技期刊的科普能力和品牌效應。精品短視頻內容傳播不僅可以加快科普供給側的改革,傳遞期刊品牌與信任[2-5],還能夠提高科技期刊的關注度和傳播交互性及受眾的參與度[5]。以短視頻形式宣傳科研成果,有利于科技期刊移動端的推廣,促進期刊內容傳播的改革創新[6-7]。針對科技期刊短視頻運行體系和營銷能力的相關研究表明,AILSFA創新模式和應對措施可以提高科技期刊短視頻營銷推廣的能力[8]。有學者建議,科技期刊應在各類短視頻平臺生產垂直類科技短視頻,不斷完善短視頻關鍵詞及簡介設置,借助短視頻的訂閱模式擴大流量,實現盈利[9-10]。
國外對于期刊短視頻的研究較少,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視頻期刊的出版。Berger等[11]的調查顯示,約80%的讀者偏向于帶有視頻摘要的期刊論文;Spicer等研究顯示,文章附帶視頻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文章的閱讀量及關注度[12];Elsevier出版的Th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支持作者以視頻的形式呈現文章的相關數據及圖表[13]。以上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已將視頻融入期刊出版中,以此增強期刊的傳播效果。
鑒于此,本文對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285本期刊進行短視頻賬號開設的全面調查,選取抖音作為數據調查的平臺,利用時間序列數據分析相應科技期刊短視頻賬號的運營情況,并采用截面數據對個例目標期刊進行分析,總結我國科技期刊短視頻的發展現狀,為我國科技期刊的融媒體發展提供建議和參考。
一、我國科技期刊短視頻發展現狀分析
本研究以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285本期刊的期刊名稱、“期刊\雜志”、“學報\學刊\導報”等為關鍵詞(檢索時間為2021年5月1日,采用截面數據),在抖音平臺上進行檢索,對搜索到的用戶進行作品、介紹、認證等方面比對,共篩選出127家期刊賬號;再結合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索引對期刊名稱和出版單位進行篩選校對,剔除個人賬號和未經官方認證的賬號以及狀態異常的賬號。如該期刊在抖音平臺上是以主辦或主管單位命名開設的賬號,則不納入數據記錄范圍??紤]到短視頻平臺具有傳播速度快、內容實效性強的特點,為保證樣本數據的時效性,筆者最終篩選出運營狀態正常的7家期刊賬號,并對其進行分類、活躍度及傳播力的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僅有4家期刊賬號粉絲數及作品點贊總數過萬,分別為“航空知識”“測繪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國家地理”“兵器知識雜志”。就科技期刊短視頻賬號的更新頻率而言,“航空知識”基本保持每天發布作品,“中國國家地理”和“測繪出版社有限公司”發布頻率較為穩定,發布周期為2—15天,其余4家期刊賬號2021年處于斷更或極少發布作品的狀態。就視頻類型而言,“中國國家地理”“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兵器知識雜志”“測繪出版社有限公司”的視頻類型多為知識分享類,其他科技期刊賬號發布的作品類型較雜。
筆者以上述7種期刊為研究對象,共收集到記錄短視頻966個,再根據966個視頻樣本數據的特點將其分為5類,分別統計每個目標視頻的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等,通過受眾對不同類型短視頻的接受度、參與度及推廣度的差異,分析受眾的反響度,結果如表2所示。
1.科普類
由表2可知,科普類短視頻的數量占比最高,約為46%,然而受眾對科普類視頻的接受度和參與度卻不高。如“測繪出版社有限公司”抖音號開設時長為一年左右,粉絲量約1.9萬,其發布的作品多為邀約論文作者對論文進行視頻講解,視頻的接受度、參與度、推廣度均較低。“中國國家地理”于2021年3月25日開設賬號,僅一個多月時間,粉絲量就達130.2萬,共發布15個作品,平均點贊量達13.1萬,受關注度較高。此外,科普類視頻的轉發量縱向占比達31.46%,受眾對科普類視頻的推廣度較高,說明抖音平臺能夠成為科技期刊內容傳播的有力補充。
2.推廣類
推廣類短視頻數量僅次于科普類,占比約為30%?!昂娇罩R”的推廣類視頻具有較好的傳播效果,以《國產C919客機飛出戰斗機機動動作》視頻為例,該視頻標題簡明扼要且引人注目,視頻主要呈現客機飛出戰斗機動作的畫面,共獲點贊量71.9萬,留言量達2.2萬。該視頻以14秒時長吸引受眾眼球,以較低的制作成本獲得了較高的受眾反響度。但其他期刊推廣類視頻的傳播效果并不樂觀,大部分期刊推廣類視頻的內容與受眾日常生活的關聯性不強,內容創新性不夠,導致受眾的接受度及推廣度成效不顯著。
3.資訊類
資訊類短視頻的受眾反響度最高,受眾對科技期刊資訊類短視頻的接受度、參與度及推廣度在5類視頻中各項占比最高。該類短視頻以“航空知識”為代表,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較大,內容多以故事和新聞資訊形式展現科技領域的相關情況和知識,或以新聞播報的形式展現航天航空的發展進程和國內外科技的最新成果,或以回憶形式紀念人物及重大事件,極大地引發了受眾的情感共鳴。從總體樣本的視頻反響度來看,受眾對最新資訊及共情度高的視頻接受度較高。
4.營銷類
營銷類短視頻的數量所占比例最小,966個樣本視頻中僅有18個為營銷視頻。營銷類短視頻的主要內容包括介紹期刊的封面設計、最新期刊的內容概要以及相應科技領域衍生的文創周邊展示。如“航空知識”賬號新建播放合集,用于介紹雜志每期的熱點,此外,還利用抖音平臺宣傳微店的文創產品,包括戰機窗花、新年日歷、殲20的鑰匙扣及背包等。
借助抖音的流量池可加大短視頻的宣傳力度,但受眾點贊、評論和轉發的結果表明,僅在短視頻中采用“營銷式”推廣的方法不一定能夠激發受眾的購買行為。此外,如果賬號未開通平臺自帶的抖音商城功能,沒有為用戶的提供便捷購買渠道,跨平臺購買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眾的購買欲望。
5.社交類
社交類短視頻的數量約占總量的8%,受眾對該類型視頻的反響度也較低。但“中國國家地理”社交類視頻獨辟蹊徑,采用Vlog呈現形式,內容以介紹國家地理編輯部和編輯人員為主,風格上融合了較多的流行元素和熱門音樂,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講解內容。目前“中國國家地理”發布的4個社交類視頻的平均點贊量達28.8萬,平均評論量為1.6萬,受眾反響度較高,可為其他科技期刊的視頻制作提供參考。
二、案例分析:以“航空知識”抖音短視頻為例
“航空知識”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航空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其短視頻賬號已發展為科技期刊在短視頻領域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頭部賬號。本研究對其短視頻內容進行統計分類,并對獲贊累計超過10萬且評論量、轉發量均超過1000次的視頻進行分析,以期在選題、制作、發布、推廣等方面為科技期刊短視頻發展提供借鑒。
1.“航空知識”視頻內容分析
截至2021年5月8日,“航空知識”共發布短視頻作品536個,內容均與航空航天領域相關。該賬戶共設置了5個播放合集,分別為“大師講航空”“從空難事故中學飛行安全”“首飛記憶”“王亞男主編專欄”和“《航空知識》雜志亮點”,合集累計播放量為6159萬次。賬號視頻發布頻率為1條/天,時長均控制在2分鐘以內。短視頻內容可分為航空領域歷史事件回顧、航空領域人物/事件紀念、航空領域最新研究進展、航空領域知識技術科普等類型,采用故事、動畫模擬、實驗求證等豐富的表現形式。“航空知識”穩定的視頻發布頻率、豐富的視頻內容、較短的視頻時長及多樣的視頻表現手法,提高了受眾的觀看興趣及視頻的完播率,擴大了科技期刊的影響力。
2.“航空知識”亮點視頻分析
融媒體環境下,質量過硬、制作精良、構思巧妙、選題新穎的優質短視頻經過大眾傳播后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不僅視頻的點擊量和用戶的反響度有很大提升,短視頻賬號的粉絲量也會得到相應增長。表3為“航空知識”受眾點贊量過10萬且評論量、轉發量均超過1000次的短視頻,其中指標最高的視頻為《“中國機長”事件真實塔臺對話》。該視頻精準把握熱點,對內容素材進行精心選擇,通過大眾所熟知的真實事件滿足大眾的好奇心,達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表3中的視頻時長均較短,最長時長為102秒,視頻內容中心明確且編排緊湊,滿足了視頻短平快的特點。視頻采用大眾科普語言,便于受眾接受和理解,配樂和文案搭配也貼合社會熱點。此外,“航空知識”發布的視頻還添加了話題,且多以視頻的核心內容為關鍵詞,如#軍事科技、#戰斗機、#逃生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視頻的曝光度及關注度,增強了視頻的宣傳效果和傳播力度。
三、我國科技期刊短視頻發展的建議
1.構建融媒體傳播矩陣,打造短視頻科普平臺
融媒體時代,科技期刊應充分利用期刊特色,建設期刊網站+優選平臺同步更新的融媒體傳播矩陣。如目前“航空知識”的主要矩陣平臺包括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形成了以圖文信息為主,在線直播、短視頻為輔的內容發布、傳播陣地,堅持新媒體內容一次生產、多次加工、多平臺分發的傳播策略。隨著5G網絡的推廣普及,短視頻將成為圖文社交后的一種新型社交方式,各科技期刊應發力短視頻領域,打造具有期刊特色的科普平臺,借助短視頻實現用戶引流,提高期刊品牌和內容的曝光度。
2.提高融媒體傳播效果,注重短視頻內容構建
短視頻作為科技期刊“視頻出版”的初步嘗試,需要策劃出既有吸引力又能體現期刊特色定位的視頻,肩負學術傳播、知識科普的責任,為作者、編輯部和讀者架起溝通的橋梁,構建多層次的傳播渠道和高學術化的社交圈。
首先,科技期刊需確立中心內容進行輕量化傳播。由于大多數復雜精深的專業知識難以用短視頻形式呈現,因此,建議選取具有吸引力且與受眾相關的知識成果,由點及面地進行剖析解讀,或以系列短視頻的形式對重大研究成果進行解說,避免視頻內容的過于冗長。
其次,科技期刊要注重視頻結構的構建。較強的結構性和邏輯性是科技期刊論文的優勢,科技期刊短視頻可以借助原論文的行文思路進行編輯制作,實現短視頻結構的精簡化,這樣既可降低視頻制作的時間成本和難度,也便于受眾了解科技期刊論文的核心內容。而對于一些與重大事件、紀念日、人物和慶典相關視頻的制作,則需投入較大精力,因為此類視頻的制作與傳播既是響應“創辦世界一流期刊”和“講好中國科學故事”的需要,也是弘揚科學精神,凝聚科學力量,樹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的需要。
3.創新期刊運營模式,實現流量價值最大化
科技期刊傳統的運營模式主要是發行期刊、刊登廣告,而隨著期刊的發展及服務的升級,為形成穩定的宣傳矩陣,期刊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打造全方位的傳播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期刊的運營成本,需要期刊充分發揮短視頻傳播功能,以實現流量價值最大化。
科技期刊短視頻平臺的維護人員需要對短視頻的點擊量、點贊量、評論、留言等進行跟蹤分析,發掘用戶的興趣點。本研究結果顯示,調查樣本中僅1個賬號開設了購物車功能,且沒有賬戶在短視頻平臺上提供科技期刊原論文的相關鏈接。因此,科技期刊短視頻賬號應增加知識付費功能,通過提供紙質刊物或電子刊物的訂閱鏈接觸發用戶的購買行為;或在發布的短視頻中適當植入廣告,將相關科研成果的周邊產品、成果等作為廣告內容嵌入短視頻中,從而增加期刊的收入來源,實現短視頻流量價值的最大化,促進科技期刊的可持續發展。
一流期刊建設背景下,科技期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因此,科技期刊應重視媒體融合對一流期刊建設的影響,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策略,充分利用融媒體傳播更好地為大眾提供知識服務,全力推進專業化、品牌化、數字化、國際化進程,搭建及時有效、功能完善的全媒體數字化出版平臺,建立支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完整體系,助力科技期刊強國夢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趙鑫,劉娜英. 價值接受模型視野下科技期刊視頻出版創新路徑及實施對策[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12):1274-1280.
[2]王曉醉,王穎. 知識類短視頻對科技期刊的啟示:以“中科院之聲”系列短視頻為例[J]. 科技與出版,2019(11):76-82.
[3]王熹. 學術期刊運營短視頻新媒體助推科普供給側改革[J].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9(6):139-141.
[4] 宋啟凡. 學術期刊抖音短視頻平臺的發展與探索[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3):365-371.
[5]鄧進利. 科普期刊全媒體交互式傳播平臺建設:以《農村新技術》為例[J]. 傳播與版權,2019(5):130-132.
[6]韓燕麗,彭琳. 從技術角度淺析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出版態勢和趨勢[J]. 出版廣角,2019(24):14-18.
[7]路小靜,胡慧河,姚永春. “使用與滿足”理論下學術期刊應用短視頻的策略分析[J]. 科技與出版,2020(10):45-49.
[8]趙鑫,李金玉. 我國科技期刊短視頻營銷推廣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0(8):915-922.
[9]高存玲,龐峰偉,蘇靜怡.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科技期刊傳播力提升策略:基于5W模式的研究[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0(5):506-512.
[10] 任錦. 以短視頻運營促進科技期刊與學術社區互動[J]. 出版廣角,2021(6):17-19.
[11] BERGER R,RAMASWAMTI R,BUCKLEY K, et al. NEJM quick take videos:a survey of author and readers[EB/OL]. [2021-07-17] . https://peer review congress. org/prc17-0197.
[12] SPICE R S. Exploring video abstracts in science journals:an overview and case study[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2014(2): 1110.
[13]Th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EB/OL]. [2021-07-17]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gynecolog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