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帥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的重要性,通過提出一些改革的策略來提升當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的質量,進而推動我國公路事業的創新發展。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案例分析法,通過對相應案例的分析,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事實依據。通過對當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進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
0 前言
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監理,已經成為公路施工的重要研究內容,這樣的研究特點使得施工單位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施工監理的過程中,需要對新型的瀝青混凝土施工方式和施工監理模式進行探究和創新,方能增強公路瀝青混凝土施工的整體水平。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內容和提出的策略對豐富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的改革內容具有理論性意義,對指導當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方式具有現實意義。
1 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施工監理出現的問題
1.1 監督管理機制有待改進
在公路工程中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進行施工時,施工監理工作非常重要,公路施工監理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施工現場管理方式,施工監理水平將直接影響整個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但是我國國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單位并未充分意識到施工監理的重要性,導致很多工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嚴重缺乏比較規范、相對高效的施工監理機制。
一些施工建設單位雖然進行了施工監理工作,但是在其進行施工監理的過程中往往過于重視形式主義。部分施工企業在企業內部特意設置了施工監理職位,但是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對施工監理的重視程度,導致正在從事施工監理工作的工作人員在工作態度已經逐漸發展為比較隨意的趨勢,使得實際進行的監理工作效率比較低。監理人員工作態度有待改進,監理實行過程不夠全面,所以公路瀝青施工路面的監理工作實際效力較小,長此以往,勢必會嚴重影響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整體發展水平。
1.2 風險意識有待提高
部分施工建設單位在設定公路瀝青施工路面工程的施工監理目標時更多的會考慮當前的利益,幾乎很難做到去全面考慮公路工程的長遠發展趨勢。由于施工企業對未來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引起風險的因素很少進行全面分析,將會使施工企業在長期發展中發展速度逐漸趨近于緩慢。
大部分施工建設單位通常是私企,其在內部經營管理過程中更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說領導出現過度集權、工作人員越權處理、施工監理不夠嚴格、信息數據出現失真等問題[1]。由于部分施工建設單位在經營管理方式上相對比較落后,一些施工建設企業依舊沿用傳統的施工管理模式,使得企業領導并不能使用相對科學、比較合理的方式迅速地解決限制企業發展的問題。
1.3 監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許多負責施工監督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并未接受過比較系統、比較專業的監理培訓,這部分監理人員在整體監理工作上監理能力不足和專業素養有待提升。部分施工建設單位內部管理上比較寬松,監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比較隨意,使得施工建設單位的施工監理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導致監理人員很難高效地開展施工監理工作。一些施工建設單位的監理人員,受到專業限制、學歷影響以及缺少專項培訓等,導致其缺乏效果較好的施工監理水平,監理觀念未及時更新,從而對實際進行的施工監理產生不利影響。
2 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優化對策
2.1 嚴格管控施工過程
為了使監理人員可以嚴格管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體水平,監理人員需要在進行瀝青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人員的瀝青混凝土碎石的配級,施工人員需要確保瀝青混凝土碎石的孔隙率不低于1/10。施工人員在進行路面瀝青混凝土攤鋪的過程需要將瀝青混凝土完成路面壓實操作的時間盡可能控制在3個半小時左右,監理人員需要盡量監督施工人員進行混凝土施工的時間低于4小時[2]。
為了進一步確保瀝青混凝土的礫石層在孔隙空間內已經完成壓實,監理人員需要監督施工人員完成路面鋪裝工作后再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實際壓實操作。由于瀝青混凝土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技術通常具有比較顯著的實用性優勢,近些年來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發展比較迅速,但因為地基處理的成本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監理人員需要在公路進行瀝青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選擇更加適宜的地基處理方案,方可更加高效地進行公路工程的造價控制。首先監理人員需要協助施工人員選擇一個相對適宜的人工地基的樁型。
但是人工基地并不適合所有情況,路面地基在15 cm~20 cm的變形區間內,且施工場地土質相對比較均勻的時候,施工單位可以選擇使用天然式地基方案進行施工。監理人員需要全面地考慮路面地基的實際承載力,如果施工單位想要使實際承載力達到承載力標準值,監理人員需結合路面的實際寬度和地基埋入深度進行進一步修正,施工人員應先確定好基礎的承載力作為路基處理的設計值。施工單位通過在公路樁基頂層增添砂土,可以有效的提升樁基頂部的砂土墊層,基本上可以解決土體的承載力問題。施工人員在壓實墊層的過程中,將樁層的荷載力傳遞到樁間土層,可以有效地確保樁間土體充分地發揮其所具有的承載力。
2.2 健全監督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意識到及時更新監督管理理念的重要意義,在施工單位深刻的認識現代監理信息技術管理模式確實可以為施工建設單位縮減施工成本,甚至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3]。由于施工建設單位的整體經濟提升速度相對比較緩慢,在實際設置的監督管理指標中,占工程施工資金投入比重最大的通常是建設施工單位的支出資金,部分施工建設單位由于資金結算制度嚴謹性較低,使施工單位比較容易出現收支不均的不良現象,可能會造成施工建設單位出現入不敷出的不良現象。
在進行監理工作職責界定和監理范圍設置的過程中,施工單位的施工監管人員需要明確職責模塊管理上也需要進行分塊處理,在施工單位內部設立監理部門,可以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支出實施行之有效的監督審核,從而進一步控制施工建設單位的資金流向,進而在最大限度內可以使監理資金出現風險的幾率下降。
2.3 提升監理人員素質
為了進一步提升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施工建設單位需要進一步加大監理人員參與監理培訓的力度,通過系統的培訓可以有效地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施工建設單位可以定期招聘一些監理專業水平比較高的監理人才,可以為建筑施工企業引入更多具有豐富的監理理論知識的儲備人才。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提高監理方式的創新型,對于公路瀝青施工路面的監理工作順利進行具有推動作用。
例如:某省于2021年5月中旬舉辦了公路工程監理培訓座談會,此次座談會上對2020年的監理工作進行了總結與評價,同時也進行了2021年施工監理工作安排的部署,為省內監理人員提高監理專業素質提供了新方向。
3 結論
本研究中提出的幾點建議,主要圍繞瀝青混凝土施工,注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監理才能更好地提升瀝青混凝土施工的綜合水平,這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的改革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公路事業不斷發展下,將會出現多樣化的施工方法和更為有效的施工監理模式,作為公路工程的施工人員,應重視自身施工能力的提升,進而為公路工程提供優質的施工服務。
參考文獻:
[1]邱燈勝.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監理控制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15):276+278.
[2]鄭利,王花.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監理控制策略[J].建材與裝飾,2020(9):228-229.
[3]雷小富,凌俊.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監理控制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2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