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輝,李 晶
“世界杯”是全世界國家級別球隊參與,象征足球界最高榮譽、并具有最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足球賽事。而國際足聯女子世界杯簡稱女足世界杯,是女子足球最高榮譽賽事。日益發展的女子足球慢慢進入大眾視野,對于女足的關注大大提升,女足比賽的發展日漸增長,對運動員要求越來越高。足球作為三大球之一最終目標就是為了進球,足球比賽進球的個數決定隊伍的輸贏,往往一個球決定一個球隊的命運尤其是淘汰賽決定著一個球隊的去留。雖然進球具有偶然性,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本文將對法國女足世界杯24支隊伍52場比賽共計146粒進球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得出的結論,為我國女子足球訓練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建議,提高我國女子足球隊伍水平,為教練員提供啟示。
以2019年法國女足世界杯24支比賽隊伍共計52場比賽146粒進球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輸入以“足球進球特征”為關鍵文字,查閱近5年內的期刊、報紙文獻共計15篇進行分析,查詢中國足協官方網站的相關比賽資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對52場比賽共計146粒進球的所有比賽視頻,觀察進球的情況,以便后期的數據整理分析。
2.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將52場比賽共計146粒進球建立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確保數據的準確。
比賽分為上下半場,將時間具體分為0—15 min、16—30 min、31—45 min、46—60 min、61—75 min、76—90 min、加時賽以上七個階段[1]。從半場看,上半場共進球63粒占43.1%,下半場共進球81粒占55.5%。下半場多于上半場進球,主要是由于中場的十分鐘調整,戰術打法上的改變,隨著時間慢慢流失想要為球隊進球贏得比賽的決心,還有體力的不足使技術動作產生變形造成防守上的漏洞等等方面引起的進球。而76-90時間段是進球最多的時間段共進球35粒占24%,比賽接近尾聲隊友們的經過前75分鐘的體力消耗,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體力下降,換上了體力充沛想要為球隊進球沖擊力大的球員,雙方在攻防轉換過程中容易暴露出自身的缺點,回追的速度減慢造成以少打多的局面,出現防守上的漏洞。在雙方焦灼階段往往產生急躁的情緒,容易沖動造成不必要的犯規,是進球的多發期,就看哪一方更能抓住機會形成進球。

表1 進球時間數據
關于進球方式分為直接任意球、間接任意球、罰球點球、直接射門、接停球射門、運突射門[2]。其中占百分比最多的是直接射門共進球70粒占48%。接停球射門共進球25粒球占17.1%排在第二位。而排在第三位的是罰球點球共進球19粒球占13%。其次是運突射門、直接任意球、間接任意球。
直接射門是足球進球的主要方式,受隊伍的默契程度、長期戰術訓練、以及隊員對空間和時間上的靈敏判斷后臨門一腳射門的能力等方面因素影響。直接射門基本上是通過下底后的傳中球后的直接射門、后場的直接大腳直接由后向前的過頂球后直接射門、后衛的斜傳45度角傳中球后的直接射門、以及角球傳向禁區后的直接射門,隊員通過對球落點的判斷跑位造成空當,運用腳部頭部直接射門形成進球。由于密集防守沒有多余空間直接射門更加有效地形成進球。

表2 進球方式數據
定位球進球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定位球包括直接任意球、間接任意球、角球、罰球點球等[3]。本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打進球門的共47粒,占總定位球進球的32.2%。可見定位球對于球門的威脅很大,其中罰球點球進球最多。罰球點球主要是受VAR技術以及國際足聯的新規則影響,裁判員通過肉眼判罰比賽在一些比較不容易看出的死角位置通過VAR技術使比賽更具公平。國際足聯的新規對女足守門員有很大的制約。有些守門員并不熟悉新規,對裁判的判罰并不理解。在比賽時同時兼顧腳踩線又要判斷球的方向,對守門員的心理干擾很大,而女守門員爆發力也弱于男守門員,因此進球19粒排在第一位。

表3 定位球數據
射門的身體部位:左腳射門、右腳射門、頭球射門、其他部位射門[4]。進球部位是展現一名球員的射門技術的好壞,通過表四看出右腳射門排在第一占45.9%其次是左腳,右腳射門次數多于左腳。右腳作為慣用腳射門的力量大、球速快,運用上比左腳更加方便、快捷在射門上占據優勢。左腳雖然占比例沒有右腳大但現在女足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對于女足運動員的要求全面,在關鍵時刻左腳也具有很強的技術支撐能力。頭球射門排在第三位,頭球射門是通過下底傳中、角球、45度角斜傳等,利用身體高度、自身彈跳力、制空能力、對球落點的判斷、跑位、以及爭頂取得進球。雖然只排在第三位,但足球水平越來越高,在空間上占據優勢更能夠取的比賽的勝利。

表4 進球部位數據
關于進球區域的劃分的指標將球門區與罰球區同側角相連的線延長至兩側邊線所構成的線稱為分割線,對進球區域進行分割1區為球門區,2區為球門區長度線、罰球區長度線、分割線之間的區域,3區為罰球區長度線、分割線、前場30m線之間的區域,4區為前場30m線與分割線之后的區域,5區為球門區寬度線、罰球區寬度線、分割線之間的區域,6區為罰球區寬度線、邊線、分割線之間的區域(如圖1)。[5]

圖1 進球區域及場區劃分
通過表5看出,二區進球84粒占57.5%,占了一半的進球數。而2區就是大禁區里,距離球門5.5m-16.5m距離近但距離守門員的距離適中,正面面對球門射門角度大,有多方位選擇射門角度的機會。在二區的進球方式多是以直接射門為主,多來源與傳中球的射門,其次是直插后的運球突射射門。排在第二位的是1區位于小禁區內,首先一樣是面對球門但距離球門0-非常近,守門員的防守范圍非常大,造成射門的角度小。其次1區的進球方式也是以直接射門為主,但不同的是多用腳內側推射角度為主和在門前混戰補射。而其他區域進球數少主要是距離球門遠,女運動員的射門力度有限,對球門沒有造成很大的危險。

表5 進球區域數據
4.1.1 進球時間分析
進球時間最多的是76—90分鐘>46—60分鐘>31—45分鐘>0—15分鐘>16—30分鐘=61—75分鐘>加時賽。下半場進球高于上半場。受運動員體力下降,精神力下降影響。
4.1.2 進球方式分析
直接射門所占第一共計79粒將近占總進球數的一半,其次是接停球射門、運突射門、罰球點球射門、直接任意球射門、間接任意球射門。受防守隊員限制,沒有多余的時間空間處理球,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對于機會的把握形成進球。
4.1.3 定位球分析
定位球進球共計47粒,可見定位球進球的機會把握非常重要,其中罰球點球最多主要是受國際足聯新規則影響。
4.1.4 進球部位分析
進球部位排在第一的是右腳其次左腳而后頭部,右腳作為慣用腳進球多,值得注意的是頭部進球可見對于空間占有的利越強的運動員獲得的進球的機會越大。
4.1.5 進球區域的分析
進球區域最多的是二區,也就是大禁區占總進球數一半多共計84粒的是進球的多發區域,其次是1區>2區>3區>5區>6區>4區。受射門角度、力度距離球門距離與守門員的防守范圍影響。
4.2.1 根據本文可以看出在比賽的最后階段是進球的頻發期,要提醒隊員把握機會,注意防守,派上沖擊力強的替補球員,加強體能訓練,在訓練中可以注重運動員精神力的培養。
4.2.2 直接射門在比賽中是重要進球方式,提高運動員直接射門的能力尤為重要,提高球員來自多個方向的一腳射門能力,提高球的預判把握能力能夠創造出意外的進球,注重射門的效率。
4.2.3 增加定位球的訓練內容,培養運動員的創新能力,發展新的定位球戰術,培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選擇更加穩定的球員主罰定位球,提高定位球的命中率。
4.2.4 對國際足聯新規則進行學習,針對性地進行罰球點球訓練,使運動員對新規則產生適應性,提高守門員的爆發力、消減心理壓力。
4.2.5 提高運動員爭頂能力,在運動員選材上注重運動員身高、彈跳力、爆發力等方面。
4.2.6 與比賽相結合,進行情景練習,提高球隊的戰術配合,培養隊員的默契。
4.2.7 了解在大禁區內是射門的最好位置,針對本區域模擬比賽設計訓練,運用不同的射門部位、射門方式,熟悉適合自己的射門感覺形成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