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廣州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廣州 511518)
牙周炎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是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牙周基礎治療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牙周基礎治療的手段,在治療中去除牙根表面的牙石,軟垢及壞死的牙骨質,會導致大量牙本質小管暴露于口腔環境中,從而引起牙本質過敏[1]。敏感的發生加重了患者的不適感,不僅影響患者有效地保持口腔衛生,更降低了患者的依從性,難以保證后續治療的療效。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來治療。本研究采用ClinproTM XT Varinish和Gluma治療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的牙本質過敏,并對比兩者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廣州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就診的牙周基礎治療1W后的牙本質過敏患者,共288顆患牙,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23~55歲,平均39歲。采用隨機單盲法,將患者分為兩組,A組治療組(ClinproTM XT Varinish)和B組對照組(Gluma),各144顆患牙。分別于治療后即刻,1個月和3個月觀察臨床療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牙周基礎治療1 W后牙本質過敏患者,無系統病史及過敏史;②患牙無牙體疾病,無牙體充填史,牙髓活力正常;③3個月未進行脫敏治療及正畸治療,未服用影響神經反應性的藥物;④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設備和材料。Gluma(德國賀利氏齒科有限公司),ClinproTM XT Varinish(3M,美國)
1.3 實驗方法。探針確定敏感部位后,以3%雙氧水+0.9%生理鹽水清洗擦拭壓面,隔濕干燥,在敏感部位,A組:ClinproTM XT Varinish混合調拌后取適量涂布敏感部位,光固化燈固化;B組:小棉簽蘸取適量Gluma脫敏劑反復涂擦過敏部位,保持1 min。告知患者30 min內不漱口、飲水,2 h內不刷牙及進食。
1.4 療效評價標準。手指隔開鄰牙并隔濕后,用牙科專用槍在距離敏感牙面1 cm吹氣1 s,記錄脫敏即刻、1個月和3個月后的敏感級別;按照石川修二評定標準[2]:將疼痛程度分為4度:0度為遇刺激后無疼痛,1度為輕度不適,2度為疼痛明顯但可以承受;3度為產生無法忍受的疼痛。療效評定:顯效為治療前后敏感度度數差2,有效為l≤差值<2,無效為差值=0,有效率=(顯效十有效)/牙總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統計軟件SPSS 13.0,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后即刻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和3個月后,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表2,表3。

表1 治療即刻療效比較[n(%)]

表2 治療后1個月療效比較[n(%)]

表3 治療后3個月療效比較[n(%)]
牙本質過敏是口腔診療中常見的主訴之一,它通常表現為暴露的牙本質對外界刺激如機械性或化學性物質的短暫的,尖銳的劇痛。這種癥狀表現為暴露的牙本質在受到機械,溫度或化學刺激后常表現為尖銳的劇痛[3]。根據Brannstrom的流體動力學理論,這種疼痛的原因是液體在牙本質小管內發生移動。機械或化學刺激激發這種液體的移動,從而刺激牙髓腔內疼痛神經的反應[4]。在接受牙周基礎治療的患者易發生術后牙本質過敏,一方面由于慢性牙周炎患者多存在牙齦萎縮,另一方面慢性牙周病患者牙根面沉積有大量的牙石,去除根面牙石和病變的根面后也會引起牙本質的暴露[5]。
Gluma脫敏劑在臨床上引用廣泛,它可以通過封閉牙本質小管末端,降低牙本質小管的通透性達到脫敏的作用,但是Gluma不含氟,且自身強度較差,隨著表層的磨耗,療效也難以持久,且Gluma具有腐蝕性,易發生牙周軟組織灼傷[6]。
在本實驗中,ClinproTM XT Varinish在脫敏即刻效果與Gluma比,雖無統計學意義,但總有效率高于Gluma組,在脫敏后1個月和3個月的有效率均高于Gluma脫敏劑,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型的局部應用保護性涂層的覆蓋性脫敏劑,ClinproTM XT Varinish操作簡便,作用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