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橋穩,伍尚劍,陳聚興,陳紹軒,譚羅坤
(懷集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廣東 肇慶 526400)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隨之不斷提高,糖尿病(DM)的患病率也隨之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在臨床上,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常見且多發的疾病,而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是糖尿病腎病(DN),該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在早期,糖尿病腎病對于腎臟的損傷具有可逆性,其癥狀不明顯,患者不易察覺,在常規檢測中,是很難發現的[2]。當患者有特別明顯的癥狀(蛋白尿等)時,糖尿病腎病已處于晚期,腎臟損傷不具可逆性,所以,臨床盡早明確診斷,同時,應用積極的治療方式十分重要[3]。近年來,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RBP)已成為反映糖尿病腎病的指標[4]。本研究探討血清Cys C聯合RBP檢測在臨床診斷糖尿病腎病中的價值,旨在為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懷集縣人民醫院診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9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2例,年齡為43~65歲,平均(52.4±4.1)歲,患者沒有糖尿病史,而且肝腎功能顯示正常。研究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為44~66歲,平均(53.8±5.4)歲,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有關于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受試者需禁食12 h,在空腹狀態下,取5 mL靜脈血,置入普通真空采血試管,3000 r/min離心10 min,把上層血清進行分離,分別對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RBP)應用免疫比濁的方法進行檢測,其中,血清Cys C試劑盒由北京豪邁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購進,生產批號:H190302。RBP試劑盒由廣州科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購進,生產批號:190923。檢測儀器: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儀器設定正常參考范圍作為判斷標準,測定值高于正常值時(男性血清Cys C大于1.25 mg/L、女性血清Cys C大于1.15 mg/L;RBP大于70 mg/L),即認定為陽性。
1.3 觀察指標
1.3.1 檢測兩組血清Cys C、RBP、尿素氮(BUN)、肌酐(Cr)濃度水平,檢測方法:在空腹狀態下,取5 mL靜脈血,3000 r/min離心10 min,把上層血清進行分離,血清Cys-C、RBP水平采取免疫比濁的方法進行檢測,正常值分別為0.55~1.25 mg/L、25~70 mg/L;BUN水平采取脫氫酶的方法進行檢測,正常值為3.2~7.1 mmol/L;Cr水平采取氧化酶的方法進行檢測,正常值為44~133 μmol/L,所有檢測指標結果低于正常值上限是陰性,大于正常值上限是陽性。
1.3.2 統計兩組血清Cys C、RBP、BUN、Cr檢測出的陽性率,并進行比較。
1.3.3 分析研究組各檢測指標單一或聯合的靈敏度。
1.4 統計學分析。用SPSS 22.0做分析,所有數據當中,(%)類計數數據,行χ2檢驗檢測;(±s)類計量數據,行T檢驗檢測;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對比。研究組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Cys C(mg/L)RBP(mg/L)BUN(mmol/L)Cr(μmol/L)對照組 49 0.8±0.4 53.6±9.1 5.4±0.3 84.9±14.7研究組 49 2.2±1.1 77.5±19.2 6.6±2.1 107.4±81.5 T - 12.741 13.021 12.875 13.045 P -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血清Cys C、RBP、BUN、Cr陽性率對比。對照組血清Cys C、RBP、BUN、Cr陽性率為0;研究組血清Cys C、RBP陽性率高于BUN、Cr,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Cys C、RBP、BUN、Cr陽性率對比[n(%)]
2.3 研究組各檢測指標單一或聯合的靈敏度對比。研究組血清Cys C聯合RBP檢測靈敏度高于血清Cys C、RBP、BUN、Cr單一檢測靈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研究組各檢測指標單一或聯合的靈敏度對比(n,%)
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微血管并發癥的一種,也是致使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5]。在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腎臟自身有代償作用,因此,發病癥狀不明顯,而且常規檢測不易發現。當患者發生蛋白尿等癥狀時,且伴有持續性,就說明糖尿病腎病已處于晚期。所以,必須要盡早明確診斷,同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臨床上,檢測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指標多樣,包括:Cys C、RBP、BUN和Cr等。Cys C屬于非糖基化小分子堿性蛋白質的一種,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標志物,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在近曲小管進行重吸收與降解,在這個過程中,腫瘤、溶血、炎癥反應、感染、免疫以及內分泌疾病等因素是無法影響的。RBP是肝臟分泌的小分子蛋白,在血液中形成復合體,當RBP靶細胞受體結合后,復合體分解,其中視黃醇到細胞內,其他游離的RBP在腎小球濾過。而患者腎臟功能受損時,腎小球濾過的RBP濃度會急速升高,所以,RBP水平可以反映腎臟功能的受損程度。目前,BUN是臨床上一個評估腎臟受損程度的指標,不過,該指標很容易被各種內在因素(每日尿量、高蛋白飲食、消化道出血等)所影響,在早期,檢測準確度較低。而Cr在早期也是很難檢測出糖尿病腎病,該指標很容易被各種外在因素(性別、年齡、肌肉含量、飲食及活動量等)所影響。因此,應用血清Cys C聯合RBP檢測在臨床診斷糖尿病腎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本文經過研究顯示,研究組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 C、RBP水平檢出含量較高,而血清BUN、Cr水平與健康人水平沒有差異,無法檢測出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作用;對照組血清Cys C、RBP、BUN、Cr陽性率為0;研究組血清Cys C、RBP陽性率高于BUN、Cr,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檢測血清Cys C和RBP水平來判斷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準確率較高,可以滿足臨床盡早診斷的需求;研究組血清CysC聯合RBP檢測靈敏度高于血清Cys C、RBP、BUN、Cr單一檢測靈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血清Cys C聯合RBP水平檢測比單一Cys C、RBP、BUN、Cr檢測的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靈敏度高,可以迅速且有效的檢測出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早期患病情況,依據腎小球率過濾的受損情況進行判斷。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斷糖尿病腎病中,應用血清CysC聯合RBP檢測,靈敏度較高[6],同時,陽性檢出率較高,有效提高了檢測準確性,具有重要的臨床實用價值,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