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侯向萍,龔河軍,崔海東,周鳳,王瑞萍,韓凱云
(新疆第一師阿拉爾醫院 檢驗科,新疆 阿拉爾 843300)
結核病是因感染結核桿菌而引發的傳染病。結核菌可侵入全身器官,但以肺部為主,80%的結核病發生于肺部,臨床表現為乏力、低熱、咳嗽及咯血等癥狀,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1]。針對結核病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早期診斷與對癥治療。近幾年來,結核診斷的發展方向逐漸偏向多抗原與免疫學聯合檢測,感染結核分枝桿菌(MTB)的T細胞斑點實驗(T-SPOT.TB)是通過使用酶聯免疫斑點法對患者體液或血液標本之中的結核效應T細胞數的檢測來判斷MTB的感染情況,特異性與靈敏度比較高[2],臨床常用于輔助診斷結核與篩查結核。本研究將選取180例疑似結核患者應用T-SPOT.TB與胸部CT進行聯合檢測診斷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在新疆第一師阿拉爾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疑似結核病患者中選取180例臨床病歷資料作為本研究的對象進行回顧分析,患者均為涂片檢測陰性患者,回顧分析其胸部CT表現與T-SPOT.TB結果。根據痰液MTB檢查與其他診斷,將80例確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設為干預組,剩余10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對照組男57例,女43例;年齡20~66歲,平均(50.38±10.75)歲;臨床指征:64例咳嗽,35例咳痰,17例發熱,8例胸痛,7例盜汗。干預組男49例,女31例;年齡22~69歲,平均(51.24±10.96)歲;臨床指征:60例咳嗽,42例咳痰,25例發熱,13例胸痛,11例盜汗。對比兩組上述基線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進行。
1.2 方法。胸部CT: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將CT機的管電流設置為25~35 mA,管電壓設置為80~110 kV,層厚為2~4 mm,進行CT平掃,按患者體重使用對比劑,還可根據需要增強掃描,主要包括腋窩、胸廓入口、縱膈、肺門兩側有無鈣化、腫大淋巴結以及胸膜增厚與胸腔積液情況[3]。T-SPOT.TB:先抽取患者6ml外周靜脈血,將PBMC分離出來[4]。在已包被干擾素(IFN)-y抗體微量板上的3個孔分別加入AIM培養基、特異性抗原、陽性刺激物,再分別加入濃度為2×105/mL的PBMC,在37攝氏度的CO2培養箱中進行18~24 h的孵育處理[5]。然后使用PBS緩解液進行洗脫處理,用顯色劑進行顯色,觀察斑點數,若測量孔的斑點數比陰性對照孔多6個或以上的斑點或者高于陰性對照孔的2倍,則為陽性[6]。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的檢查結果與診斷方法的特異性與靈敏性。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轉化后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胸部CT檢查結果。對照組肺實變、樹芽征、空洞的發生率分別為48.00%、8.00%、6.00%,干預組肺實變、樹芽征、空洞的發生率分別為16.25%、18.75%、33.75%,兩組肺實變、樹芽征、空洞的發生率對比,P值<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對照組結節、腫塊的發生率分別為26.00%、12.00%,干預組結節、腫塊的發生率分別為26.25%、5.00%,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胸部CT檢查結果[n(%)]
2.2 胸部CT與T-SPOT.TB檢查診斷結果。經臨床綜合診斷為80例肺結核患者中,胸部CT診斷出陽性53例,陰性27例,T-SPOT.TB檢查出陽性69例,陰性11例,T-SPOT.TB聯合胸部CT檢查出陽性75例,陰性5例,見表2。胸部CT的靈敏度為66.25%,特異性為75.00%,陽性預測值為67.94%(53/78),陰性預測值為73.53%(75/102);T-SPOT.TB診斷涂陰結核的靈敏度為86.25%,特異性為74.00%,陽性預測值為72.63%(69/95),陰性預測值為87.06%(74/85);胸部CT與T-SPOT.TB進行聯合檢查的靈敏度高達93.75%,特異性為96.00%,陽性預測值為94.94%(75/79),陰性預測值為95.05%(96/101)。

表2 胸部CT、T-SPOT.TB、兩者聯合檢查肺結核的結果比較[n(%)]
我國對于結核病的防治措施是快速診斷與早期治療,臨床常規涂片檢測進行診斷結核病,即將患者的痰液或其他體液制作成涂片,然后鏡檢其陽、陰性來診斷。但涂陰結核中時有發生漏診或誤診的情況,多因MTB的負荷量存在差異以及免疫系統不同的相互作用而導致涂陰患者與涂陽患者的胸片表現不同、臨床表現差異[7]。從文中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胸部CT檢測結核病的靈敏性為66.25%與特異性為75.00%,對排查結核有重要作用,缺點是其特異性比較低,單一CT檢測無法滿足臨床的需求。
T-SPOT.TB是近年來新流行的一種診斷方法,具有比較高的靈敏度與特異性,受到臨床結核的歡迎,廣泛用于臨床診斷涂陰結核、肺外結核及菌陰結核等,缺點是難以直接分辨出潛伏感染與活動性結核病,單一陽性結果難以確診結核病[8]。從文中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T-SPOT.TB的靈敏度為86.25%,特異性為89.00%。胸部CT檢測的靈敏度為66.25%,特異性為75%。而本研究中應用T-SPOT.TB聯合胸部CT檢查診斷肺結核的靈敏度為93.75%、特異性為96.00%,兩者聯合檢測診斷肺結核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高于胸部CT檢測及T-SPOT.TB檢查(P<0.05)。在臨床應用時,若單一陽性,則需要繼續篩查,若是兩項陽性,則可基本確診為結核。
綜上所述,應用胸部CT與T-SPOT.TB進行聯合檢測有較佳的陽性、陰性預測值,可提升診斷涂陰結核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