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欽
六月正是荷花盛開時,朋友圈早有人頻頻曬出荷塘佳影,著實讓人心動。周日下午,雖然小雨淅淅瀝瀝下不停,我終是按捺不住看荷花的沖動,想著即使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感受一下“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也不錯。
于是,全家總動員,找出許久沒用的單反相機,驅車前往英橋花海。那里有個30多畝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湖心建兩個涼亭,一條曲折的木棧道連接亭子,橫跨東西兩岸,供游客賞花、休憩。這里是漳州市區觀賞荷花的最佳去處了。
我們到荷塘時,雨小了許多,空中只飄著雨絲。遠望過去,一池荷葉蔥翠欲滴,粉色荷花星星點點,散落在其間。木棧道上游人如織,撐著花花綠綠的雨傘,或悠然漫步,或駐足賞花,荷花是一景,游人入畫也是一景,正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走上木棧道,荷花近在咫尺,似乎聞到了淡淡花香。那荷花有的含苞未放,直立在花桿上,微風拂過,她便連連點頭向我們打著招呼;有的剛剛開放,花瓣緊擁,嬌羞可人;也有的完全綻放,層層花瓣托著淡黃色蓮蓬,蓮蓬底下還襯著絲絲金黃的花蕊,顯得雍容高貴。
雨中,朵朵荷花掛著晶瑩的水珠,隨風搖曳,婀娜多姿、優雅高潔,真不愧“出水芙蓉”“凌波仙子”的美譽。
荷葉則層層疊疊的,都不甘只作陪襯,你擠我、我推你,爭著要嶄露頭角。細雨飄落在寬大碧綠的荷葉上,匯聚成一顆玲瓏剔透的大珍珠,來回溜動,一不小心就掉入塘中,暈開圈圈水紋。那些新葉,泛著清新的淡綠,蜷縮著,怯生生地躲在萬綠叢中,而成熟了的蓮蓬膽子就要大些,一個個睜著黑眸,孤傲地立著。
荷葉實在太密集,把荷塘的水遮住了,都看不到池中的魚兒。我想如果荷葉能稍稍稀疏些,再多養點金鯉,魚兒們在雨中浮上水面嬉戲,那可就更妙了。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首不知作者的漢代采蓮歌,雖沒有《愛蓮說》那么有名氣,也沒有那么高深的立意,但卻更直白更可愛更有趣。
小孩子定是喜歡有趣好玩的,那里就有個小男孩趴在濕漉漉的護欄上,墊著腳尖,極力伸長手臂,想去抓荷葉、荷花來玩。就在他快夠到一片荷葉的時候,忙著幫拍照的媽媽及時發現,把他抱了下來,說道:“這么漂亮的荷花,你把它弄壞了,不是很可惜嗎?”小男孩不情愿地點點頭,估計還是不太明白荷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道理。
突然,雨下大起來,我們收起相機,快步走到涼亭避雨。兩個涼亭都擠滿了人,我們只能站在一旁。人們在亭子里依然游興未減,面朝荷塘指指點點,嘰嘰喳喳討論著,我也不時探頭尋覓亭子周邊的美荷,拉近鏡頭拍上一張。
“帥哥,幫我們拍幾張照片吧。”幾位阿姨看我在擺弄相機,以為是拍照好手,便過來求助。
我看看周邊環境,建議道:“亭子里人多,背景有點亂,要不等雨停了再拍?”
她們卻說:“沒關系的,你隨便拍就好了?!?/p>
這幾位阿姨衣著艷麗,造型很有“范”兒,怎么看也不是可以隨便拍拍的。我幫她們選好位置,咔咔照了幾張,看看雨小了些,就帶她們到亭子外再拍上一組。
告別阿姨們,我們沿木棧道走到荷塘西岸。岸邊種著一片美人蕉,也是紅花綠葉,也想和滿塘荷花爭奇斗艷。但我覺得相比之下,還是俗了些,故此并未上岸就折返了。
回頭看,對面的云洞巖裹在濛濛煙雨中,虛幻飄渺,眼前的荷塘卻很清朗,紅綠皆艷動心神。
這時,女兒指著那片荷花說道:“老爸,你給拍一張‘接天蓮葉無窮碧看看?!?/p>
我把拍好的照片給她看:“你看這幾張怎么樣?”
女兒搖搖頭,說:“不像,沒有那種感覺?!?/p>
“嗯,這個荷塘不夠大,一眼就看到頭了,沒法拍出‘接天和‘無窮?!蔽以噲D辯解一下。
她卻沒那么好敷衍,又說:“試卷上只畫了幾片荷葉,我們同學就都猜出是這句詩了。”
我只能服軟了:“好吧,是我拍照技術不行,也沒有領會‘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意境。”
邊走邊聊邊拍照,我們再次來到湖心涼亭時,幾位阿姨還在那兒擺姿勢,手上多了花傘、花環、絲巾等擺拍神器,看來是有備而來的。
一路行來,所遇游人皆興致勃勃,眼中只有清塘荷韻,絲毫不覺淋漓之苦。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