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作為能源央企國家隊,國家電投近年來在國家能源安全、能源結構轉型、經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成績斐然;與此同時,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國家電投鞏固成功、有效銜接,在小崗村打造了以能源革命+數字化發展為驅動力的美麗鄉村新標桿。
在“雙碳”“鄉村振興”等戰略目標的牽引下,國家電投順勢而為,推動產業發展、展現央企擔當。
站在“十四五”歷史新時期,鄉村振興成為驅動社會、經濟的新引擎。
“十三五”時期,國家電投扶貧任務覆蓋18個省區58個縣(含市、區等),24家二級單位深度參與扶貧援助工作,累計實施340余個幫扶項目。國家電投所承擔的河南商城、陜西延川、四川美姑、3個國家級定點扶貧縣、1個對口援青縣、100個對口幫扶村目前已全部脫貧,扶貧累計投入91.13億元。
但如何鞏固成果、有序銜接是擺在諸多企業面前的首要問題。
國家電投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將結合業務所長,探索以生態能源、智慧設施、綠色產業為主要途徑的新模式,不斷推廣“光伏+”模式,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履行社會責任。
1978年,十八位農民共簽“生死狀”, 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自此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大幕。
如今,還是在安徽小崗村,國家電投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地熱、水源等資源,基于“環保、低碳、節能、生態”規劃理念,為小崗村量身定制美麗鄉村智慧能源典型示范項目,助力當地發展循環經濟,同時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項目以農村能源革命和數字化發展為驅動力,以生態能源、智慧設施、綠色產業為主要途徑,打造生態小崗、智慧小崗、幸福小崗、實力小崗,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新標桿。
2021年6月25日,國家電投小崗村美麗鄉村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一期已順利投產。項目一期包括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等生態能源項目;光伏車棚、充電樁、智慧路燈、智慧座椅等智慧設施項目;光伏滅蟲,光伏水培植物工廠等在內的綠色產業項目,通過涵蓋政務、農業、教育、醫療、旅游等大數據的“天樞一號”綜合智慧能源管控與服務平臺實現一體化智能管理。
項目二期將深入建設戶用光儲系統、生物質能源站,并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多種智慧元素融入農村政務、民生等重點領域中,打造“三網融合”的生態小崗、智慧小崗、幸福小崗。
項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613噸,減排9877.4噸二氧化碳,實現當地清潔能源消費占比100%、清潔供暖占比100%,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生活污水處理農戶覆蓋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建成“零碳鄉村”。
這一案例也將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美麗鄉村+智慧能源鮮活樣板。
今時今朝,我們剛剛在2019年共襄祖國70年華誕,又在今年迎來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在取得一系列矚目成就背后,發展貫穿其中。
回首1949年,中國能源生產總量僅有約0.2億噸標準煤。2020年,這一數字攀升至41億噸,增長超200倍。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的同時,能源結構的快速轉型并行不悖。2020年,中國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達24.3%。
據國家能源局初步測算,“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增量的比重將達80%,非化石能源將成為能源增量主體;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2億千瓦以上。
作為中央企業、能源國家隊,國家電投新能源(風、光)總裝機突破6049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
在不斷壯大清潔能源規模的同時,技術抓手同樣是國家電投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以科技推動創新能源轉型升級方面,氫能、儲能、光伏電池等產業創新成果國內國際領先,為企業、行業乃至國家的能源行業持續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和技術保障,在推進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增長動能等方面彰顯央企擔當。
據了解,國家電投是唯一同時承擔兩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能源央企。“國和一號”“重型燃氣輪機”分別在核電自主化以及高端工業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和突破,帶動了產業整體發展。
在規模擴張和技術進步的雙輪驅動中,國家電投在“雙碳”經濟的發展節奏中已經跑在前列。
在2020年12月,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表示:“到2023年,國家電投將實現在國內的‘碳達峰。” 這意味著,國家電投計劃提前七年實現國內“碳達峰”。
作為第一家宣布碳達峰具體時間的央企,國家電投的底氣從何而來?
在踐行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國家電投堅持清潔能源轉型發展、堅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轉型發展、積極創建綠色發展新格局,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能源企業到現代清潔能源企業的轉型。
通過這樣一組數據,國家電投的清潔能源轉型成果明晰展示:國家電投清潔能源總裝機突破了1億千瓦,占比突破58%;光伏發電裝機3379萬千瓦,連續居全球第一。“十三五”期間,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從40%增長到56%。
在能源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國家電投通過推動綜合智慧能源、氫能、儲能、綠電交通及核能綜合利用的發展,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方面實現了拓新、突破,為未來能源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融合改變商業,通過對“三新”的實踐,國家電投“綠電交通”產業迅速崛起,實現了智慧清潔能源和交通、充電及儲能設備的智能互動和深度融合,提高交通運輸和物流的能源效率和綠能比例,改善交通運輸能源結構,最終實現清潔能源和交通行業的共生、共享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