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嬌
芯片市場的火熱并沒有使得投資者對內存接口芯片龍頭瀾起科技(688008.SH)保持更多的樂觀情緒。
自從2019年7月上市后,雖然瀾起科技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但是此后由于業績表現不佳,019、2020、2021年Q1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1%、%、-40%,市值相距最高點已近腰斬。
瀾起科技的核心產品是內存接口芯片,該產品營收占到總營收的98%。雖然瀾起科技作為全球內存接口芯片龍頭,占據全球近46%的市場份額,但是從總體市場規模來看,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統計數據估算,2020年內存接口芯片市場規模約為6億美元。
從營收表現來看,這個不到1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確實很難持續供養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
瀾起科技也早已意識到了內存接口芯片的局限性,并布局津逮服務器、PCle4.0Retime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希望能夠開辟新的增長空間。其董事長及總經理也于今年二季度增持約2000萬元,以示對公司的看好。
那么這些新布局進展到哪一步了?能否扭轉瀾起科技的頹勢?
內存接口芯片的誕生是為了解決內存讀取速度跟不上CPU的計算速度問題,它是服務器內存模組的核心邏輯器件,可以滿足服務器CPU對內存模組日益增長的高性能及大容量需求。
然而這個行業不容易誕生大生意和大市值企業,諸如英特爾、德州儀器等大廠從2、3代起就陸續退出這一細分領域。
目前最常用的內存接口芯片已經發展到了第4代,在DDR4 世代,市場集中在3家廠商手里,分別是IDT、Rambus和瀾起科技,前兩家均為美國公司。根據瀾起科技科創板招股書顯示,瀾起科技的市場份額約為46%,與IDT在內存接口芯片市場占有率較為接近,Rambus占比則相對較小。
從格局變化情況來看,IDT 2019年被瑞薩電子收購后,可能是業務重點偏向與瑞薩電子的微控制器、SoC以及電源管理IC等產品相結合,內存接口芯片業務有被邊緣化的趨勢,Rambus借機搶了IDT的一些份額,從不到10%的市場份額提升到10%-20%的區間。瀾起科技的份額則保持穩定,那么它是否有更進一步的空間呢?
這主要取決于下游廠商。因為存儲芯片市場同樣是高度集中的市場,三星、海力士等大廠不會希望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所以扶持兩家以上企業進行互相制衡是更優選擇,瀾起科技想要在現有市場里爭奪更多蛋糕的可能性不大。
也就是說,瀾起科技在這塊業務上的天花板已經觸手可及了。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瀾起科技2021年一季度營收大幅下降,一方面DDR4內存接口芯片已進入產品生命周期后期,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新的增長點還沒有到來,雖然瀾起科技已經完成了DDR5的研發工作,但是目前支持DDR5的CPU還沒有上市,下游沒有起量的情況下,DDR5短期內也難以帶來收入。
之所以關注DDR5,是因為假設內存芯片接口市場格局不變,隨著DDR5的推廣,估計瀾起科技可獲得約10億元的市場空間增量,占其2020年營收的55%。
時間點是關鍵,按照以前的經驗,大概是服務器會率先應用內存模組,一般PC和筆電大概會滯后6-12個月。若今年下半年服務器開始DDR5起量,大概到2022下半年,PC和筆電的DDR5開始起量。
而在DDR5訂單爆發之前,瀾起科技的內存接口芯片業務將一直處于“青黃不接”的境地。
與不少半導體公司如北方華創(002371.SZ)、韋爾股份(603501.SH)等股東宣告減持不同的是,在今年二季度,瀾起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崇和、董事兼總經理Stephen Kuong-IoTai各增持了公司18萬股股票。
兩者增持金額分別為1017.81萬元、1015.9萬元,平均增持股價為56.55元/股、56.44元/股。截至2021年8月6日,瀾起科技股價為60.78元,兩者浮盈在7%-8%。
至少從這一點來說,瀾起科技的核心高管對公司未來頗為看好,也認為二季度是公司估值的低點。那么,底氣何來呢?
相比內存接口芯片的窘境,瀾起科技在服務器產品上有了不錯的突破。
今年6月,瀾起科技將與英特爾公司的2021年度關聯采購額度從人民幣1億元提高到5億元,而英特爾是瀾起科技CPU產品的供應商之一。采購額度翻了4倍,這意味著后者的CPU業務發展或超預期。
與內存接口芯片不同的是,服務器市場非常大,據IDC統計,2019年全球服務器市場總規模約為872億美元,是前者的145倍。
服務器行業開始門檻比較高,積累難度大,但是一旦做進去,隨著產品保持不斷地迭代,穩定性便提高了,同時通過不斷積累客戶,最終會在某個時點上有個比較大的爆發。
現階段,瀾起科技在服務器業務上的收入還無法跟內存接口芯片的收入對齊,但已經顯露出高速增長的趨勢了。
除了服務器產品,瀾起科技已于2020年9月16日宣布PCIe4.0 Retimer系列芯片已成功量產,正在研發PCIe5.0 Retimer芯片。Retimer芯片一般搭載在服務器上使用,全球主要廠商有兩家是外國公司,國內只有瀾起科技在做。
不過Retimer芯片市場規模不到1億美元,是比內存接口芯片還要小好幾倍的細分領域,雖然能給瀾起科技帶來一些營收增量,但對于市場投資者而言,想象空間不大。
而瀾起科技的人工智能芯片還在研發階段,尚無產品雛形,瀾起科技在調研會議中稱這一業務大概到2022年底才會有產品化。
總的來看,瀾起科技短期業績增長乏力,未來幾年一是要看DDR5能否順利推進,二是要看津逮服務器的出貨量是否會有爆發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