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嬌
不久之前,特斯拉取消了Model 3和Model Y車型的毫米波雷達,在全球第一個實現了純視覺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
顯然,這家全球新能源汽車及自動駕駛龍頭正在不遺余力地發展“純視覺方案”。
而純視覺方案離不開圖像傳感器,對于圖像傳感器廠商來說,這是一個由下游汽車廠商技術方案改變帶來的發展機遇。
國產芯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旗下的豪威科技,目前在汽車圖像傳感器領域全球排名第二。在智能駕駛時代,全球汽車圖像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將接近100億美元,約為當前市場規模的10倍。
對于韋爾股份來說,僅這一項業務就可能帶來將近30億美元的營收空間,相當于再造一個韋爾。
它的業績表現也確實十分亮眼。根據韋爾股份發布的2021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21H1實現歸母凈利潤22.42億-24.43億元,同比增長126%-147%;預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9.31億-21.33億元,同比增長108%-130%。
有觀點認為韋爾股份的業績表現超出預期,也有人認為是在預期之內,如何看待韋爾股份成長性呢?
在圖像傳感器市場,韋爾股份是少數與國際龍頭同臺競技的國內企業之一,競爭對手主要是索尼、三星和安森美。
根據韋爾股份的業績預告,其二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2.01億-14.03億元,同比增長 120%-157%,環比增長15%-35%。
由于其他幾家的財務數據對各自圖像傳感器業務今年的經營情況披露有限,這里不做對比分析,不過通過對比2020年數據,可以看到韋爾股份成長性強于索尼和安森美。
韋爾股份2020年圖像傳感器業務實現營收147億元,同比增長50%;實現營業利潤46億元,同比增長53%。
索尼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財年中,成像及圖像傳感器部門銷售收入為588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5%;營業利潤為85億元,同比減少38%。作為“多攝像頭”方案的擁躉,華為在手機出貨量方面的下滑對索尼影響不小,同時數碼相機的衰落,也使得這位王者不可避免得受到沖擊。
安森美圖像傳感器業務2020年實現營收48億,同比減少了3%,其圖像傳感器主要面向汽車領域,而去年整體汽車銷量下滑,加上整車廠商減少庫存,對安森美的負面影響較大。
對比毛利率,韋爾股份毛利率為31%,略低于安森美32%的毛利率,兩者接近。索尼因為缺乏數據不參與對比。不過索尼年報中披露了成像及傳感器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為14%,而韋爾股份2020年營業利潤率為15%,安森美為8%。
從2020年報數據可以看到,韋爾股份來自海外的收入規模是國內收入的3倍,而且增速達49%,高出國內收入33%的增速。韋爾股份的盈利能力與索尼和安森美接近,同時因為國產替代加速、國內復工順利等因素,具備更快的成長速度。
而高成長性最后會反映在市占率上,可以預見的是,韋爾股份的全球份額在這幾年會明顯提升。
雖然索尼在手機CIS市場獨占鰲頭,但是在圖像傳感器應用成長最快的汽車市場,安森美占據了第一的位置,緊隨其后的是韋爾股份,索尼屈居第三,2019年市占率僅3%。
如果按照2019年的豪威科技市占率29%來估算,在未來百億美元的汽車傳感器市場,豪威科技可能收獲近30億美元的銷售額,約占其2020年收入的98%。
沒有提前布局汽車市場,令索尼后悔不已。
在年報中,索尼透露將從今后的3年里增加資本支出,以此增加產能,并積極推動汽車傳感器的發展,目標是在圖像傳感器方面達到全球第一的位置。
不過,車用CIS的研發難度更大,涉及更多額外功能,且體系要求高、開發驗證花費大導致其成本高出消費電子一大截,索尼想要追趕并非易事。
安森美的高研發投入就是佐證,其營業利潤率僅8%,相比韋爾股份和索尼都低,就是因為研發費用占到了收入的12%,比韋爾股份高出3個百分點。
所以索尼現在為了“彎道超車”,想要通過研發性價比更高的激光雷達芯片打開局面,以此實現與車用CIS的聯動銷售。而這一策略能否成行,還要看汽車廠商在傳感器方面的方案怎么發展,像特斯拉這樣的“純視覺系”未必愿意買單。
不管怎么樣,領頭羊安森美持續高投入、第三名索尼來勢洶洶,處在中間位置的韋爾股份壓力不小,如何在持續發展的車用CIS市場保持地位甚至更進一步,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相比而言,韋爾股份布局車用CIS較早是一大優勢,同時它也一直在追趕安森美的腳步。
此前安森美已與英偉達、百度等領先的自動駕駛芯片公司深度合作,而今年4月,韋爾股份在英偉達GPU技術大會上宣布,公司已正式加入NVIDIA DRIVETM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生態系統。同時,還發布了首批可兼容用于模塊化NVIDIA DRIVE AGXTM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的豪威科技汽車圖像傳感器系列產品。
加入英偉達的生態系統的益處不必多言,英偉達的這個平臺,可以讓使用者利用自己的模型或許多生態系統合作伙伴的模型自定義車輛、環境、傳感器或交通場景,在上路駕駛之前可以對自動駕駛汽車在幾乎所有條件下進行測試,因此平臺上聚集了大量的車廠、Tier 1廠商。
安森美早在2019年就已加入英偉達的平臺,如今韋爾股份也加入到平臺中,對其車用CIS的銷售將會起到助推作用,也有助于與其他競爭者拉開差距。
除了車用CIS搭上“快車”,韋爾股份也在持續進行多元化布局,TDDI、分立器件、模擬產品等多業務也貢獻不低。
2020年4月,韋爾股份收購了新思(Synaptics)亞洲地區的觸控與顯示驅動集成芯片(TDDI)業務。TDDI芯片市場需求因終端品牌手機一再追求窄邊框、全屏幕的設計風潮而爆發,是新的發展方向,下游也與圖像傳感器重疊度高,所以很快TTDI就發展成為韋爾股份除圖像傳感器以外的第二大業務。
后續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韋爾股份在車用CIS市場的發展情況,另一點則是多元化業務對韋爾股份產品結構的影響,這決定了韋爾股份能否在圖像傳感器業務之外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