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 Zhang
時值盛夏,又是京都賞竹的好時節。高潔、飄逸、謙卑……竹林輕巧滴落一片墨綠陰翳,孕育東方歷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與向往。而此時此刻,與竹林為伴的不再只是對其心向往之的人們——京都城中的川崎別墅,正化身Gucci Bamboo House,以一系列GUCCI經典竹節元素手袋及日本藝術家四代田邊竹云齋特別打造的竹裝置,在庭院旁訴說佛羅倫薩匠心與東方之竹的美妙故事。
二戰后的物資緊缺,極度限制了皮具制造商們的取材。Gucci卻別出心裁,于1947年將不受獲取限制的東方竹子化為己用,打造為手袋的手柄與袢扣——須以考究手工藝對限定產地的竹子進行精細加工,方可呈現優雅的弧線與光澤,并最終成為設計的點睛之筆。東方追捧已逾千年的竹子,以全新姿態走入西方視角,東、西方文化語境于此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對話與交融——竹子本身雅致清高的風貌猶在,卻又因出其不意的創作而平添前衛魅力,為彼時手袋設計風行的“實用主義”增添一抹自由意味的遐想。至此,凌云而有節的竹子,在大洋彼岸的意大利佛羅倫薩扎根。
20世紀50、60年代,GUCCI竹節手袋成為名人貴胄的掌上明珠。英格麗·褒曼在作品《意大利假期》中攜竹節手袋的畫面,成為一代銀幕經典時刻,而她私下亦與竹節手袋形影不離。Elizabeth Taylor、Vanessa Redgrave、Paola di Liegi……無數風格偶像垂青竹節手袋,時逢經濟繁榮與“意大利制造”概念的盛行,這一件誕生于佛羅倫薩GUCCI工作室的開創性設計,造就了一代it bag,也成為品牌無法忽視的典藏元素。
時間推移至20世紀90年代,黛安娜王妃手拎Gucci淺棕色麂皮竹節托特手袋的畫面,再度將這一經典元素推至人們的視野中心——這仿佛是對GUCCI長久以來不斷推敲、演進竹節元素的回應。事實上,竹節元素在GUCCI的品牌歷史中一直有著不少頗為巧妙的詮釋:1971年,脫胎于竹節輪廓的手鏈與腕表面世;1990年春夏系列,竹子化身為鞋履后跟;有長達15年,竹子都是GUCCI樂福鞋的重要點綴;進入千禧年,竹節再度現身于皮鞋及緞面涼鞋作品……因物資掣肘應運而生的竹節元素經數代人演繹,最終化身為GUCCI蓬勃生命力與魅力的絕佳縮影。
情迷古今美學元素并懂得加以善用的GUCCI現任創作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自然不會錯過“竹節”這一元素。Alessandro將當代美學融入90年代首款配有竹節手柄的托特手袋,創作出全新Diana竹節手袋系列。相比GUCCI以往的竹節元素作品,Diana手袋擁有更豐富的尺寸、更繽紛的配色與更加自由選擇的細節搭配。這無疑是GUCCI對于當下這個多元時代的呼應——更加自由、更加大膽、更加聚焦自我表達。而在Diana手袋系列中不變的,是經典竹節手柄那雋永而迷人的弧度,這是經典與新銳、過去與未來的對話。
回到此刻身為Gucci Bamboo House的川崎別墅,從經典款式到Diana手袋,GUCCI的竹節創作都已一一陳列,它們回到東方,為你訴說這段無可復制的佳話。竹林在窗外庭院散發幽幽綠意,或許有些新的可能,已于其間悄然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