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歷史意識、預言價值與詩歌的公共性表達

2021-09-24 18:21:32殷實
神劍 2021年4期

殷實

《中國船,從南湖啟航》,是詩人朱增泉代表性作品的一個精選本,收錄了作者不同時期的長短詩作112首,風格整一,語言華美,哲思雋永,是詩人幾十年詩歌成就的一個“回顧展”,其中的一些政治抒情詩,像《中國船》和《前夜》等,差不多都創作于30年以前,今天看仍具有強烈的當代意識,或者說現實意義,說明詩人保有相當穩定的藝術思想和一以貫之的政治素養。考察一個詩人藝術成就的最好方法,莫過于重讀,當作品問世已經有了一定的時間距離,當閱讀者也已經因生活洗禮而更新了其內在世界,甚至,當社會政治語境、文化風俗乃至語言習慣都已經發生了某種變化之后,那些似乎應該已被“塵封”了的詩歌樣式和抒情內容,是否還能夠隨時被激活,進入人們的心靈世界,引起思想與情感的共鳴?這一點至關重要。所以,重讀即是檢驗,唐詩宋詞如此,詩經樂府如此,遠古先民們的哼唱詠嘆,也是如此。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重讀《中國船,從南湖啟航》這本題旨鮮明的詩歌作品集,我們正可以領略詩人的思想高度和藝術魅力,亦可借此感悟百年風雨中“中國船”掌舵者的非凡業績。

政治抒情詩的品格

《中國船,從南湖啟航》共分為“中國的底色”“中國船,從南湖啟航”“保衛南疆 享受和平”“中國在崛起”“地球是一只淚眼”六個部分,雖然各有題材上的側重,但整體上都可以看作是與“中國”相關聯的一系列政治抒情詩。與其說是其特殊的身份原因,倒不如說是內在的精神世界使然,朱增泉似乎在涉入詩歌創作之初,就是專注于公共領域的,就在抒寫公共感情、駕馭重大社會歷史題材,也由此奠定了其詩歌美學的宏大格局。討論當代詩歌,尤其是政治抒情詩,人們可能會忐忑于“政治”二字,或者是敬畏特定的意識形態,或者忌憚詩歌被“工具化”,所以往往有對文學“載道”與否的正反兩方面訴求。然而,古往今來的詩歌藝術實踐早已證明,文學從來都不避諱“道”,也就是特定的政治思想、政治理想和政治價值訴求,從屈原、杜甫、辛棄疾、陸游到文天祥,家國之情、山河之痛和“吾國吾民”之憂,從來都是詩人們歌詠的重要主題,也是滲入了我們每個中國人骨髓的中華文化審美的重要元素。

當代漢語新詩的時尚,我們聽到最多的,是“個體”和“私人”,是“語言本身”還有“文本內部”什么的。但有趣的地方在于,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在所謂精英圈層中被推舉為“經典”的最主要作品,像北島的《回答》之類,其實也是政治抒情詩,而且是在抒發狹義的、只針對特定歷史創傷的憤懣之情,是在以咒語宣泄不滿,也是在用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去批判另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相反,朱增泉接續的,是現代漢語新詩中從個人世界、私人寫作中超脫出來的宏大敘事傳統,與土地、家園、人民、英雄和革命事業相關,與和平思想、人道精神和國際主義立場相關,我們更容易想到艾青、郭沫若、何其芳、賀敬之,而不是新月派、朦朧詩、“第三代”什么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特別是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日漸提升,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進一步拓展,一個開放的、崇尚和諧、自由、平等、法制、民主的現代文明國家正在崛起之際,我們再看《中國船,從南湖啟航》中意味深長的詩句,就會明白,什么是“意識到的歷史內容”,什么是政治理想、信仰力量的詩化表達,什么是心憂社稷、情系家國的社會主義情懷,而在對共同體命運的浪漫想象與深刻警醒中,又蘊含著什么樣的美學因素。

哦,中國船/從嘉興南湖重新起錨時刻/龍骨猶在/船幫漏水/苦難超載

這是《中國船》一詩中的句子。毋庸置疑,詩中的“中國船”這一核心意象,來自嘉興南湖一條具體的船,這條船一直停泊在那里,已成為象征或者說是紀念物,而“中國”這艘大船,自晦暗中啟航以來,已經駛過了無數急流險灘,駛過了百年風雨,“十三名勇敢的水手”風雨同舟,“揚帆、操舵、堵漏、舀水”,“齊聲高唱英特納雄耐爾船夫曲”,完成了一段看似完全不可能的航程。只是,“苦難超載”的“中國船”,自啟航之時就注定了要一往無前且永無止息,換一句話說,改造世界(而非解釋世界)的偉大社會工程,從奠基之日起,即意味著一種永遠的“進行”時態,“繼續革命”具有真理意義。這才是詩人對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獨特理解,用今天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對“初心”的確認。如此的話,相對于“勝利”和“成就”的輝煌,著眼未來可能更為必要,百年也只是一小步,即便駛出南湖也經過了延河,前方還有兇險的大江大海,考驗遠未結束,壯闊的遠航還在后面:

哦,中國船/今天仍在遠航途中,彼岸/還很遠、很遠/這不是最后的航程/切記/傾覆或沉沒/都是發生在航行途中的事情/世上沒有一條船會一帆風順

同時,“中國船”也并非橫空出世。國家民族的歷史記憶中,不乏“船”的身影,仁人志士雖前仆后繼,“船”的故事仍不免令人唏噓感嘆。所以詩人深深意識到,“中國船”必須出海,“中國船”渴望航行,“中國船”也要走出歷史周期率的惡性循環:

中國的命運歷來同船有關/自從鄭和的船隊浩蕩出海駛往西洋/為朝廷賣完了瓷器、絲綢和香料/自從鄧世昌的“致遠號”彈藥耗盡/悲壯沉沒/自從西太后將營造戰艦的白銀/鑄成了一艘無法航行的石舫

荒誕的過往可以借鏡,沉重的苦難或能轉換成動力。唯有歷史地、辯證地、發展地、并且是在民族危亡和文明存續的意義上,認清了國家的落后現實,認準了涅槃重生的前進道路,“中國船”才有可能開啟新的航程。在這樣的坦蕩磊落的表達中,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即20世紀80年代末的政治風波結束不久時,我們除了可以從中感受到一個詩人的真誠、一個中華赤子的拳拳愛國之心,其實更能感受到一個共產黨員、一個軍隊高級將領的政治節操,即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貞,對自己信仰的呵護。而最后一點尤為重要,因為這關乎一個人、一個詩歌寫作者精神世界的內在和諧,也就是文學志趣與個人價值理想的高度統一。

由此,我們不能不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政治抒情詩在當代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問題。現實中,文學在特定圈層內自我認知過度,而在社會政治、文化地位方面獲得的認知評價不高這一現象,一直都存在著。也就是說,文學寫作者自視甚高、自我陶醉,但作品內含的社會思想價值、政治理想價值、時代精神內容等,往往微乎其微。比如在中國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詩人作家們往往對“政治”題材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學寫作,就其精神蘊含來看,基本上都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無涉,與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無關。政治思想價值、意識形態內涵的缺失,使許多文學寫作最終不過呈現為一種畸形的經濟模式、一個特殊群體的生存業態——引車賣漿罷了,這當然是極不正常的。雖然說,政治內容、政治思想,并不是非要通過某些政治話語直接表現出來,而是通過形式意味、風格力量等藝術創造原則,通過對生活世界批判的甚至是否定性的內在特征表現出來,從而構成與現實的關系,達成一種特別的“詩歌政治”,比如《孔雀東南飛》,或者是《離騷》,但回避現實,漠視歷史內容,只能將詩歌導入一個狹隘的、孤芳自賞的小天地。

在中國千年詩歌史上,雖然也不乏“憤怒”的詩人和“孤獨”的思想家,還有消極遁世的隱者之類,但更多的還是有現實關懷,對社會政治事務興趣強烈的士人,在他們苦心孤詣的藝術創造中,從來都不缺少對自身所處時代的精神文化擔當。我們甚至可以說,政治寄托和社會關懷,就是歷代中國詩人的文化品格,而自詩三百至今,辭尚體要、干預教化、文以載道的中國詩歌,其實都是廣義上的政治抒情詩。從這個意義上說,朱增泉毫無疑問是一位居于正道的詩人。他的大部分詩作,都沒有回避中國政治生活現實,他的寫作實踐,是自己社會思想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胸中的“志”“氣”表達,是對時代精神內容、道德文化風尚和重大歷史主題的正面回應,而他的語言特點、詩體建構,不追風,不流俗,自成一種風清骨峻、氣貫長虹的宏大與莊重,這反而有點獨領風騷的意味。同時,朱增泉詩歌藝術的社會接受及影響,也證明了政治抒情詩在今天應有的品格,那就是跳出個人意識和“自我”世界以外的社會觀察、世界觀察,以及生命倫理觀察: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表現民族的偉大精神,思索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的命運走向。

英雄氣質與生命之詩

《保衛南疆》一輯,是詩人20世紀80年代完成于戰壕中的詩作,我們今天翻閱,并沒有任何過時的感覺,這至少說明了一點,朱增泉當年的寫作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而非應景。在20世紀80年代的南線邊境戰爭中,詩人和歌手深入貓耳洞采風的情形并不鮮見,也留下了數量可觀的詩歌作品,“戰爭詩”一時興盛,但今天看,除了像周濤的《山岳山岳,叢林叢林》、簡寧的《麻栗坡》等極少數作品尚可再讀之外,大部分真的也就過時了。最近,喀喇昆侖山西部邊境,我邊防官兵與外軍在一線對峙,誓死保衛國土,四名犧牲官兵及負傷官兵的英勇事跡公布后,打動了無數國人的心,這再度把人們的一部分注意力引向了邊境,網絡媒介常出現的一句話是,“之所以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這聽上去是一種良心話,是對前線軍人的理解,但說實話并沒有什么詩意,因為真正的詩,意味著血脈的激蕩、靈魂的震撼,意味著生命力的爆發,意味著對未知的探測乃至對死亡經驗的分享。所以,我們有必要通過朱增泉的詩作,回到戰壕,回到戰斗的一線,看看那些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的人的內心風景,看看壯烈犧牲、慘烈搏擊映照之下的生命之詩。

如果不是反復親臨火線,如果不是直接目睹了戰爭,詩人的筆恐怕很難描繪出像《霧鎖盤龍江》一詩中的奇幻世界,這個世界是陌生的、未卜的,也是超越時空的,一個人隨時都可能與死亡相遇:

白蒙蒙/黑魆魆/藍幽幽/濕漉漉/混混沌沌的漫天大霧/你是要吞沒我嗎/你是要融化我嗎/我浮上了云端嗎/我沉入了海底嗎……/我走進了中生代三疊紀地層嗎/我將被凝固成恐龍時代的化石嗎

很顯然,這是沿盤龍江兩岸的崎嶇山路前往老山時的感受,這是去戰場途中的勝景。穿越山谷抵近前沿陣地時,凌空回旋的山路在云霧中隱現,讓詩人看見了“龍”的身影;從回環往復的險途瞥見彎曲向南的盤龍江,讓詩人感受到了“龍”的氣勢。而只有到達了老山主峰的陣地,看見叢林中大霧籠罩下的哨所,看見了屹立于疆土的勇士,真正的“龍”現身了:

我進霧海訪洞穴/哦,我看見了龍/年輕忠誠的士兵群/硝煙里孵化霧海里升騰的龍種啊

這首詩有極強的畫面感,先是由實而虛,南疆的山岳叢林、峭巖溝壑,在濃霧中變幻莫測,通往戰場的路,忽上忽下左右盤旋,在上升與下降之間,詩人似乎有會被“吞沒”和“融化”的感覺,仿佛走進了“中生代三疊紀地層”,想到自己會不會被“凝固成恐龍時代的化石”,正所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龍”的意象也一路盤桓;然后是由虛而實,在火線,在塹壕和工事內,在現代的洞穴中,年輕忠誠的士兵群像映入眼簾,他們是硝煙里孵化霧海里升騰的龍種。不同于一般人抵達戰場時的心跳加劇,沒有對廝殺、爆炸和致命深淵的恐懼,詩人只是把視線定格在了被籠罩于大霧中的萬千將士身上,就好像他們是山河的一部分,亙古即在那里。

在戰地的軍帳中,詩人偶得一尊仿制的秦兵俑:

你是一具靈魂的化石/看你的表情/有滿腹的話要對我說/然而你什么也不說/你什么也不用說了/我也是一個兵啊/穿越兩千多年紛亂世事風云變故/在對戰爭的同一個思考點上/我們相向會合(《我案頭,站立一尊秦兵俑》)

這是另一個中國軍人,“縱橫掃六合馳騁了一生/揮劍決浮云鏖戰了一生”,這是一個有軍功的戰士,一個古代的思索者,身臨前線時的最佳陪伴者。詩人從他的沉默中獲得的啟示是:“兵,應當代表自己的民族,永恒地站著”,而且,“活,要站著,死了,也要站著!”。

在前沿陣地,詩人最驚異的發現莫過于穴居的“貓耳洞人”:

沿著國境線硝煙熏黑的峭壁/依著谷地焦土中不屈的危巖/像一群不朽的石窟/像一片不可褻瀆的神龕/像一個個凌空高筑/俯視狐鼠出沒的鷹巢/穴居著一群裸體人(《貓耳洞人》)

20世紀80年代的南疆,人們都聽說過赤身裸體的穴居人:潮濕酷熱的貓耳洞內匍匐的戰士,與陣地共存亡的新一代最可愛的人。詩人以他們中一員的身份向世人宣稱,自己是神農架“野人”,是“山頂洞人”的老鄉,是“藍田人”的后裔,是“元謀人”的血親,而這對一系列的“人”的形象的標注,對中國先民蹤跡和來路的識別,都是為了佐證“何為真正的人”這個深刻的命題。這首詩哲思意味濃重,再度“無視”戰爭本身而任思緒自由馳騁:經歷了直立行走、樹葉圍腰和長短服飾之后,使用過弓箭長矛、有護心鏡鑲嵌的戰袍、長劍與甲胄,以及狙擊槍和遠程炮之后,何以又出現了一絲不掛的貓耳洞人?這是文明的悖論嗎?還是對進化的諷刺?詩人堅稱,在這個意義上,比裸體祖先的故居更矮更暗更潮更悶熱的貓耳洞,其實是“一座輝煌的人生大學”,貓耳洞人之所以裸體穴居,是要“先從自己身上尋找真正的人”。是的,“真正的人”或許衣冠楚楚風度時髦,在校園里學習和創造,在都市的繁華中做無憂之夢,但是,當這一切都和貓耳洞人在非人生存的環境里的生存并行時,就有必要繼續追問:千萬年了,在“彈丸似的地球上,在茫茫無際的宇宙里,都在苦苦尋找的人”,我們找到了沒有?《貓耳洞人》的戰場觀察、戰爭之思,不僅是關于和平的,更是關于人類本身的,詩人的詰問和回答,都圍繞何謂“真正的人”而展開,如此,貓耳洞這樣一種奇特的出現于20世紀的戰場設施,當然就和歷史上那些“不朽的石窟”“不可褻瀆的神龕”以及“凌空高筑俯視狐鼠出沒的鷹巢”一樣,只能膜拜而不可褻瀆。

《老山風靡相思豆》《妻子給他郵來一聲啼哭》《陣地上的一窩雞》和《連長之死》,是幾首妙手天成的小型敘事詩,從題記看,都是發生在前線參戰部隊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給我們的最大提示是,當槍林彈雨也成為生活的一種“常態”時,這樣的生活中仍有出人預料的驚奇、嘆息或是冷幽默,戰爭生活也只是“正常”生活的繼續:

一名很羞怯的戰士/漆黑夜,冒險去采摘相思豆/炮聲突然響了起來/不知怎么他踩到了地雷/炸掉了一條腿/又不知怎么被弄進洞來/他始終緊握的手/向戰友們攤開:/“我采到了一粒相思豆!”/一粒包在青皮里的相思豆/青皮上沾有血/大伙跟他一起笑了起來/全都滿臉是淚

妻子在順利分娩后,用錄音帶寄給前線的丈夫新生兒的啼哭;有人把一只老母雞帶到陣地上,老母雞在林中孵出一窩小雞,敵人開炮時,老母雞把小雞領進哨位,炮擊停止,老母雞帶上小雞出去“巡邏”;出征在即的連隊,粗暴的愛訓人的連長突然倒下,因為癌癥“倒斃在戰爭的門檻之外”,他請求醫院院長,把自己抬到整裝待發的連隊,他問他的士兵:“你們敢去死嗎?”回答是聲震群山的“敢”,然后他用烈酒為士兵們送行,他最后一個捧起酒碗對天豪飲后死去……這類敘事詩,近乎傳奇,充滿異趣,與詩人充滿了哲理和沉思的詩作一起,構成了戰場體驗、生命觀照的不同側面。

除此之外,朱增泉還有一類詩歌,是以大量內心獨白的方式呈現的,死亡之謎、精神與肉體、思想和現實,以及超越庸常的英雄氣質等等,都在這類獨白中獲得了直接的表達,這使得朱增泉的戰爭題材詩歌,與大部分“就事論事”的戰壕詩篇判然有別。《戰爭·雨季·地球的又一個受孕期》《人類歷史·人類耕種著歷史》《月亮·鋼盔·頭顱·槍管》《風雨叢林·生命穿越死亡》《火光·血·分娩靈魂的輝煌》,是朱增泉“戰場獨白”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組。詩人往往假以暗夜潛伏者,或是戰斗間歇困守貓耳洞內抵御寂寞的戰斗者,抑或一個在爆炸的暈眩中返回人間但睜不開眼睛的帶血頭顱,展開想象的翅膀。這當然是極具張力的出發點:越是在紋絲不動的潛伏中,在狹窄逼仄的貓耳洞內,特別是在瀕死體驗中,思想的彈丸彈射得就會越遠:從金字塔之謎,到斯巴達克的悲劇,從釋迦牟尼的循環哲學,到孔夫子的安貧樂道,再到秦始皇的防御之墻,詩人最終把目光轉向了“新的歷史耕種期”:“歷史和土地一樣/是要靠人去耕種的/在祖先收獲過驕傲的土地上/需要后人重新翻耕、播種和不斷地刈草/才能收割到一季新的驕傲。”這才是地球母親唯一贊許的方式,是真的猛士的不二選擇。這類“獨白”中,最具思想張力的,莫過于對英雄氣質的表達:

遠征必死嗎?/那么/就讓我們進行必死的遠征吧/沒有風浪的遠航/是乏味的(《南方烈士山印象》)

一路跋涉/我終于到達生命途中/這座險絕的山/向前跌下是肉體的隕落/向后退縮是靈魂的沉沒(《風雨叢林·生命穿越死亡》)

英雄并非天縱,亦非凡人的自塑,而是在征途中、在格斗中被歷史地創造出來的,此外,英雄也具有悲劇性,英雄還需要有健全的靈魂,這都是詩人所探究的思想深度所在:

同去赴死的一群生命/搶回半個未死的生命/甘愿不惜生命的/是:生命/懂得愛惜生命的/是:生命(《火光·血·分娩靈魂的輝煌》)

戰壕中的悖論式哲學正是如此,戰壕中軍人的精神成長也是如此:一個軍人失去了雙腿,他對“遠行”而去的雙腿傾訴:“你走后我心中涌出的淚光/飽含著對你無限的感激/些許傷感,和無盡的愛/但我絕無悲哀,祝福你/出門遠行的腿/你走后我才明白/遠行,永遠是腿的志向啊。”這樣的傾訴意味著一個靈魂的分娩,“腿的羈絆是思想,思想的羈絆是腿”,在思念腿的夜晚,靈魂覺醒了:“在這/曾將人的雙腳纏小/孫行者的思想被套上緊箍咒的/國度里/早該讓腿放足遠行了/早該讓思想學會自己走路了。”如果我們從“詩外”來看,讓腿放足遠行,讓思想學會自己走路,這其實正是“思想解放”年代的重要主題,因此,戰壕中的思考就不僅僅局限于戰壕了,而是詩人對歷史脈搏的準確把握。

長詩成就

在《中國船,從南湖啟航》這本最新選編的詩集中,朱增泉收入了《懷念毛澤東》和《前夜》兩首長詩,可見詩人對自己的這些作品是滿意的。兩首長詩的寫作時間都是20世紀90年代初,前者近八百行,后者九百余行,還只是節選。這里之所以指出長詩的行數,并非強調其規模,主要還是著眼于作品本身的宏闊氣勢、對時代精神的承載,和一氣呵成的渾然之感。因為當代漢語詩歌中的長詩數量龐大,動輒千行萬行的并不鮮見,但多半只是以篇幅之巨奪人,從結構、語言,從詩意空間的拓展及完成性看,特別是從長詩與時代政治思想文化的深刻關聯而言,可稱道者并不多見。朱增泉的長詩作品,很容易讓我們想到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雪萊,或者是美國的惠特曼,不同之處在于,朱增泉抱持的是中國精神、人民立場和人類解放主題,是對社會主義信念、共產主義理想的詩化闡釋,而非完全放任的“自己之歌”。具體而言,就是詩人對當代中國的社會歷史現實,有一種認知上的確信和思想上的把握,有嚴肅的政治立場和清楚的國家民族歸屬感。

正如我們所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新詩的所謂現代性訴求,基本上是在西方現代主義詩歌的“影響的焦慮”中亦步亦趨,懷疑、幻滅、悲觀、憤怒、嬉皮、游戲文字、價值和意義的虛空是其主調,而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而不絕于耳的“歷史終結”論,也似乎是從政治意識形態層面添加了某種注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挫折,和資本主義世界一邊倒的“勝利”,似乎標志著“自由”“民主”和“看不見的手”這類西式價值觀在地球上的凱歌高奏、長驅直入。這也就是說,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知識界、文學界,乃至每一個個體創作者,實際上都既面臨著“方法”選擇問題,又面臨著“方向”抉擇的問題,而這正是長詩《前夜》的寫作背景。今天我們清楚地看到,詩人是絕對清醒的,他立足中國而放眼世界,與失敗主義展開雄辯,同悲觀主義斗爭,也懷疑那些被擊碎了夢想的自我懷疑者,并且以大無畏的勇氣叩問新世紀的大門:

“世界喲/冷戰之后/真的是熱戀嗎?”(《前夜》)

答案是否定的:“這世界歷來如一張餐桌/卻永遠等不來天仙侍女/端上冷盤熱炒/菜單上只有一道傳統名菜/——弱肉強食。”所以,新世紀的前夜是令人不安的,更需要審慎思索并認真回答一些嚴峻的命題。在大部分中國詩人放棄公共意識、主人翁意識,集體性地轉向所謂主體的“內在”世界,或于價值迷惘中徘徊,或樂此不疲追逐西方榮譽和“國際化”風格之時,《前夜》的作者意識到的,是地球文明所面臨的更為可怕的風險:“長久對峙的冷戰/一方突然繃斷神經,垮掉/但另一方戰爭總部陰森的密室里/仍然掛滿了別國的地圖/圖上一個個銳利的箭頭/如一把把匕首/被抵住了喉管的民族/脖子稍微一擰,流出的血/夠你瞧。”事實上,我們也只有在多年以后才能看明白詩人心跡:冷戰格局的改變,絲毫都沒有降低意識形態斗爭的烈度和強度,只不過是在形式上有所改變而已。以市場為平臺的全球化,實際上暗含著不折不扣的西化,從科學技術(互聯網)、文化教育、電影娛樂直至詩歌寫作,處處滲透著顛覆性的價值觀,甚至是文化上的敵意,和平演變一直在悄無聲息地發生,但整整一兩代“學人”似乎都習焉不察。另一方面,作為軍人,職業的敏感更使其感受到毀滅性危機的無所不在:

哦,地球在宇宙大爆炸中誕生/在地球上不斷制造爆炸的人類/命中注定/只得拿炸彈當枕頭/一直在企求做一個/短暫而寧靜的夢/卻常常在半夜里/被一聲聲爆炸驚醒/人類已將五萬多枚核彈/土撥鼠藏冬糧似的/掘了地洞藏起來(《前夜》)

無論如何,《前夜》中的“古典”騎士精神,還有“浪漫”主義情懷,看上去都是逆現代主義詩歌潮流的,也是非常另類的,至少在那樣一個晦暗的歷史時刻,詩人對當代漢語詩歌中無枝可依式的感傷、孤獨、頹廢以及佯裝的憤怒,是不屑一顧的,對消費主義聒噪聲中“地球是平的”之喻,也嗤之以鼻:

我作為一名中國詩人/我想對中國的年輕人/重復惠特曼的話/——未來的戰爭屬于你!

我作為一名中國將軍,臨死前/將對年輕的中國軍人說/——別關心我,去關心/戰壕!(《前夜》)

正像我們今天才后知后覺到的,歷史當然并未像福山所認為的那樣“終結”,第二個千年行將結束,21世紀的前夜并非良辰,資本和世界市場,跨國公司和金融寡頭,軍工巨鱷和高科技戰爭,對文明的侵蝕幾乎無孔不入。總之,帝國主義的全球霸業并未消停,世間仍有屠刀高舉。詩人提醒世人,更多的是提醒中國人民,僅僅有善良的愿望是不夠的,而發憤圖強則必然會招致霸凌,因為叢林哲學的信奉者和海盜傳統根深蒂固的競爭者,并不習慣別人的強大:

我們廝守著這片土地/繼續訴說我們永不熄滅的/渴望/面對大洋彼岸的蠻橫/亞洲在喊:“不,堅決不!”/我不安的靈魂,卻又夢見了/刀光劍影/切瓜的舊刀雖然一再折斷/只要地球仍然渾圓如瓜/必定有人打造新刀,并琢磨出/新的吃法(《前夜》)

詩人是祖國的赤子,而軍人是家園的守護神,兩種身份在《前夜》中相互交融而又各自游離:

人子喲/我多么同情追求/溫飽、自由、獨立/富有、安寧、甜蜜、創造/世界喲/我多么憎惡/侵占、掠奪、蹂躪/欺詐、扼殺、稱霸、奴役(《前夜》)

身為軍人,“從身上每一條傷痕里/去讀懂對手/從對手的拳腳中/去讀懂自己/然后,舉目審視世界/用心謀劃新的戰役”,是職責也是本能;身為詩人,朱增泉視自己在世紀末變幻不測的風雨中前行為一種幸運,并將自己的生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我們要理直氣壯扔掉/那頂貧窮落后的破帽/我們同樣屬于人類/我們有權/成為創造新時代的主人。”這里的“我們有權”,是什么意思呢?當然是說我們也有人權。這首詩里的人稱代詞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而不只是“我”,所以詩人言明的是集體人權,也就是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前夜》的抒情主人公,面對的是公共領域、公共世界,或者是整個世界,而不是個人的夢囈、潛意識,“自我”的患得患失,個體的小小癲狂與悲歡:

祖國,我如芥的生命/負載著對你命運的憂慮和希冀/隨你卷進風暴,闖進大海/夜色覆蓋海面,風雨/催醒我生命的活力/我隨你沉浮啊,祖國/嗆水之后,于浪谷浮起/渴望再度與風浪交手/才令厄運生畏呢(《前夜》)

當代漢語新詩中原子化個人的出場,始于20世紀90年代,且不說萬千“個人”在審美上的同質化問題,這種隱含了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底色的千篇一律的表達本身,已經走向了對“詩意”的消解,走向了句法雕琢和修辭迷宮,繼而走向了人的反面,看來看去,最終留給這個時代的,或許就是某個小資文人的那句自鳴得意的名言:“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前夜》與當代漢語詩歌中的絕大部分“自己之歌”判然有別,詩人傾向于建構一種“大我”的聲音,傾向于選擇做一個大眾的歌者、一個公民立場和共同體利益的呼告者,傾向于集體主義、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美學,而這也恰好是現代漢語新詩曾經的路向。

同樣,長詩《懷念毛澤東》也是朱增泉上述詩歌理念的一個實踐范本。放眼中國的古老大地,毛澤東的身世,從華夏農耕文明的薪火代傳中顯現出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個農民的兒子,“挾南粵海風三湘靈氣”,在黃河邊手持一本《天問》,在古烽燧、斷垣旁,“用西方盜來之火,點燃中國之柴”。詩人所懷念的毛澤東,不是傳記意義上的毛澤東,而是作為“中國道路”締造者的毛澤東。這個人與盤古神農炎黃等華夏人文始祖精神相通,這個人以中國的農民為上帝,這個人懷抱大同理想,渾身是變革的激情,這個人對中華民族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五千年興衰由黃河去訴說好了/五千年紛爭由黃河去訴說好了/五千年悲悠悠恨悠悠情悠悠憤悠悠/五千年輝煌和黑暗/都由黃河去訴說好了/這片土地絕不會走失/滔滔黃河之水絕不會斷流/交融在這片土里水里的英魂絕不會死滅/東方地平線/終有破曉的一天/毛澤東和他的隊伍/人困馬乏地來了

如前所述,長詩的突出特征,不在于篇幅之巨,而在于題材的重要性,在于詩人對重要題材的從容駕馭和控制。《懷念毛澤東》由對毛澤東開天辟地般的革命業績的贊美起,以對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勇氣的稱頌結束,看似是有所偏離(懷念對象),其實是以兩個傳奇人物不同的歷史貢獻,印證了中國道路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在這首如同卷軸畫一般展開的長詩中,毛澤東是中國革命的化身,象征著一個覺醒的民族,寓意著一個自我解放的現代神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從農村到城市,從江河到大海。然后是“小平您好”,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義,統一中國可以是“一國兩制”,姓“資”還是姓“社”是個偽命題……很顯然,在當代中國,這是一個辯證的、連續的、行云流水一般的過程,本身就具有史詩性質。按照詩人最直接的表達就是,“毛澤東生前說,是奴隸們創造了歷史/奴隸們說/我們翻身靠的是毛主席/鄧小平說,沒有毛澤東就不會有新中國/三種說法互相支撐,構成經典理論”。所以說,朱增泉透過自己的詩歌寫作,早已在風云變幻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觸及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這樣一些極為嚴肅的命題。

“現代性”與國際視野

中國當代詩歌審美中,一直繞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所謂“現代性”的理解:是作為一種批判精神、一種“叛逆詩學”,從屬于人類解放的大主題,從而接續啟蒙現代性理想呢,還是僅僅作為一種從先鋒、試驗、形式游戲等所謂自律性藝術獲得意義經驗的審美倫理?如果說前者,則在郭沫若、聞一多、戴望舒、田間、穆旦、艾青等早期新詩的開創者那里,原本就不是問題,事實上直到以舒婷、北島等人為代表的“朦朧詩”興起,這一詩歌傳統都一直存在;如果說后者,則正如我們今天已經看到的,大量迷戀外來詩學資源的寫作者,都不幸陷入了語義和修辭的泥淖,在“文本內部”的黑暗中盤桓已久,由經院哲學、弗洛伊德主義和“身體”理論調配而成的怪味酒,灌醉了眾多的現代漢語“寫作”者,還有的則放棄自命不凡的救世主義式傲慢而改宗商業倫理。

毫無疑問,朱增泉的詩歌寫作,是在前者基礎上的繼續拓展,關注人生與社會,情系國家與民族,思索人類整體的命運,是詩人始終不渝的追求。如此,朱增泉詩歌中的“現代性”之思,反倒超越了沉溺于“語言”、潛意識、身體、欲望等所謂“自由個體”的寫作,也超越了在諸如荒誕、變形、隱喻、反諷、救贖等形式機制中樂此不疲的晦澀表達。詩人的語言任何人都能明白,詩人的抒情樣式并不難解,詩人關注當今世界力量構造中的民族壓迫、軍事與經濟強權霸陵,揭示帝國主義、金融資本主義帶來的戰爭危險與人道災難,深入思考人類生存狀況和世界秩序,用一種與現代意識而不是“現代派”腔調發聲。用一個我們并不陌生但早已棄置不用的概念,就是一種國際主義的視野、國際主義的精神,還可以說是經典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觀,這樣的視野,這樣的精神境界歷史觀,在理解今天地球文明的微妙境遇和變數時,顯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地球是一只淚眼》一輯中,詩人以莫斯科紅場的黃昏、巴黎公社墻,以及在垂暮之年不得不走向法庭的民主德國領導人昂納克、蘇聯解體后發表告別演講的戈爾巴喬夫這樣一些歷史“符號”,抒寫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制度衰落的慨嘆,記錄對人類烏托邦夢想隕滅時的深沉哀戚。

圣誕的日子/來源于一則久遠的傳說/而傳說/往往比確切的記載更具誘人的魅力

1991年12月,戈爾巴喬夫選擇在圣誕節向政壇告別,這絕對是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場景。在人類為自己勾畫出的諸多千年王國中,基督教天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也是一個。“圣誕節,誕生了一個永存的許諾/普灑甘露的確切日子是‘明天/‘明天是一種永恒的存在/這就是它的魅力”,這個一度幾乎已經銷聲匿跡的節日,之所以再現于俄羅斯的土地上,不僅僅是一個舊有宗教傳統的復活,而且與西方對蘇聯和平演變的勝利關系重大,因為“圣誕”是基督教文明的象征,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標志。而在現實世界里,反對階級壓迫和勞動異化,尋求社會公正公平,寄望于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和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偉大烏托邦工程,看上去出現了坍塌,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事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遇到了空前的挫折。問題在于,以永遠的“明天”相允諾的泛愛的天國,真的可以取代大地上苦難的人們自我解放的追求嗎?答案當然只能是曖昧的,甚至是否定的。正因為詩人在這一點上是清醒的,他才沒有簡單附和“圣誕”的復歸,在看待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重拾圣誕慶典的宿命式劇目時,心中不禁惋嘆,筆底未免辛辣:

當發亮的希望銹蝕為失望/人們需要選擇一個日子/重新燃旺心火/將另一個希望,往失望上焊接/敲打,翻騰,鋸割,火燒/疙疙瘩瘩結成疤痕,成為節日

這首《告別》,大約是當代漢語詩歌中最具政治諷喻價值、警示力量而又不直接使用任何政治話語的作品了,今天讀來依然是振聾發聵。三十載時光過去,劇變后的蘇聯和東歐世界怎樣了呢?被資本主義擁入懷抱后得到真正的溫暖了嗎?圣誕節所包含著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神圣力量和天國允諾,究竟怎樣撫慰了痛苦的俄羅斯靈魂?這一切都可以隨時間的延展而看得更為清楚明白。這首詩歌作品所選擇的“告別”場景,其實更讓我們深思:十月革命前的俄國不是也有自己的牧首和教皇?但在沙俄時代痛苦的詩人與思想家那里,圣誕節雖不至于被拋棄,卻也絕非真正的救贖力量,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為俄羅斯帶來了希望,為不平等的世界敲響了洪鐘。很不幸,這一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試驗,卻被自身的異化力量——官僚集團和特權階層給葬送了,這一悲劇在任何時候都是需要引以為戒的,尤其是對當代中國而言。當一種已經被揚棄了的精神文化觀念又要被撿拾起來時,也就是“將另一個希望,往失望上焊接”,這意味著人們的信仰會“疙疙瘩瘩結成疤痕”,這當然是悲慘的。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躲在象牙塔里的詩人,永遠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而即便在今天,也未必有多少人真正讀懂了這首詩。

朱增泉詩歌中的國際視野,還包括了對巴爾干戰火、中東戰爭的審視。20世紀90年代,巴爾干地區陷入了戰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狂轟濫炸,導致南聯盟兩千五百多名無辜平民喪生,六千多人受傷。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歐洲心臟地帶最為痛楚的創傷,也是掌握著話語霸權的西方輿論一邊倒地圍觀稱快的戰事。隱形轟炸機和精確制導炸彈,被摧毀的總統府、廣播電視大樓與外國大使館,被捉拿審判的國家領導人,恃強凌弱的劇目在亢奮的媒體直播中近乎一場歐冠杯足球賽,但在詩人憂郁的眼睛里,卻只有絕對的戰爭之惡:

一支光柱,從炸塌的房頂跌進黑洞/如一條炸斷的僵直的手臂/在斷魂的一剎那/仍想抓住已被炸斷/半埋在瓦礫堆里的/血紅色的琴頸/昏暗渾濁的光柱下/幾根炸斷的琴弦/在騰起的塵土硝煙里/悠悠顫動/哦!巴爾干的神經/在震顫

這痛苦的一幕下還有更深的痛苦:

斷墻上,斜吊著最后一只鏡框/照片上的老游擊隊員滿臉皺紋/在鏡框里重溫這幅熟悉的場景/他已無力投身巷戰/只有一臉深深思考的表情

薩拉熱窩、貝爾格萊德這樣的城市和瓦爾特這樣的游擊隊員,在20世紀80年代曾因一兩部電影而讓中國人格外熟悉,但在1992年夏季的黃昏,炸彈驚了飛鴿群,墻上的古老提琴碎裂,鐵托銅像所在的廣場化為殘垣斷壁。作為冷戰“收尾工作”的局部熱戰,在不同意識形態的觀照中,意義是截然不同的。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廢墟中,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游擊隊員的照片,觸動了詩人的心,這個場景意味深長:終結了上一次戰爭的戰士的家,被新的戰火所摧毀,柏林墻倒塌后在意識形態上對“勝利者”表現出忤逆的南斯拉夫聯盟,被加諸“種族滅絕罪”,被施以“外科手術式”打擊,最終被肢解。這就是新的世界秩序和國際關系準則?這就是值得歡欣鼓舞的“民主的勝利”?今天我們或許已經看得十分清楚了,答案絕非那么簡單。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風云晦暗,歷史大潮洶涌,當詩人揮筆寫下《巴爾干的槍聲》一詩時,他已經心明如鏡。

同樣,在《底格里斯河在嗚咽》一詩中,詩人以《圣經》中曾經提及的古老河流,以及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內巴比倫時期文物這樣一些重要的符號,哀嘆一種看似是永恒之物的碎裂,痛惜文明的不堪一擊,反思今天人類文明究竟有什么樣的缺失。朱增泉的這類感觸和思考,也曾見諸他的一些散文作品,可見這并非一時的靈感。我們看到,無論從政治的、軍事的角度觀照,還是從人道立場、和平理想出發,都指向了基于對當代世界基本判斷的明確的傾向性,即對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不義戰爭的譴責,和對世界弱小民族、被壓迫民族的同情。而且,越是深入思考,就會發現,在我們認識現實、感知歷史、判斷未來時,掌握一套哲學武器是多么重要。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當市場、貿易、技術和人口的交流愈加頻繁,一切矛盾和問題都似乎可以歸結于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問題時,政治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正義和非正義戰爭的問題,仍然存在,仍需要嚴肅面對,人類的苦難,是不可能在另外一部分人悶聲發大財的過程中自動消失的。閱讀朱增泉的詩歌,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基于政治素養和政治意識形態傾向的預言價值,這是詩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修養的具體體現,可以說,沒有這樣的哲學武器,沒有這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詩歌面貌。

我想,這是《中國船,從南湖啟航》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网|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天天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欧美在线国产|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久久激情影院|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欧美啪啪网|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精品9|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最新国产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一区二区自拍|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日韩在线影院|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1|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九色综合视频网|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91热爆在线|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视频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免费高清a毛片|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欧类av怡春院| 欧美国产在线看|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9精品在线视频|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区一区| 99精品福利视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一本综合久久| 四虎综合网|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