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稱南海海洋所)“實驗6”綜合科學考察船從廣州新洲碼頭起錨,開啟首次航行。它將赴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執行多學科綜合觀測重要科學任務。
本科考航次由科學技術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支持。科考隊伍將在首席科學家杜巖研究員的帶領下,圍繞高強度擾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及鄰近海域在珠江徑流及中尺度渦影響下的水文動力、物質輸運及其生態響應過程開展研究,為解析粵港澳大灣區及其鄰近海域陸海相互作用過程及物質遷移轉化機理,研究海洋生態系統與關鍵生物種群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機制,揭示大灣區生態安全調控機理、渦旋多尺度動力過程與環境效應,構建大灣區海洋動力——生態模型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強化觀測支持,進一步為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及生態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撐。
據悉,“實驗6”科考船是國家發改委立項的科教基礎設施,是中國科學院“十三五”首個獲批并第一個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設項目,具備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觀測能力,技術水平和考察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目前國內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的空白,成為我國3000噸級深海遠洋科學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