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

過去,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大多數學校都采用家長開放日、家校聯系冊、家長會、電話交流等方式開展工作?,F在,微信等現代化的溝通方式逐漸成為家校共育的媒介和紐帶。如何有效運用微信群促進家校共育是當前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年級開學之初,為了讓學生慢慢適應新的校園、新的學習環境和新的學習方式,消除學生的畏學情緒,讓他們順利過渡,我建立了班級微信群,讓老師和家長的關系從傳統的“點對點”交流變成“點對面”交流。如何讓班級微信群更好地發揮作用呢?我只做了兩件事:表揚孩子、表揚家長。
善于發現并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如學生站隊整齊,上課聽講認真,早上自覺讀書,午自習自覺看書寫字,做值日認真等。在學生有進步時,我及時拍照,并加上文字說明發送到班級微信群。學生知道老師在記錄,自然會努力做得更好;家長看到了孩子的進步,也會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
一年級開學初,我著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知曉班級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建設好班集體是大家的義務。如在開學一周后,瑩瑩拿著兩盆小花說想裝飾教室。我隨即在班上表揚了瑩瑩,并把花的照片發到班級群,鼓勵瑩瑩。瑩瑩媽媽馬上回復:“孩子開學這段時間很喜歡咱們的班級,一直想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家長看到老師對孩子的肯定和付出,自然也會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
及時表揚家長,肯定家長的付出
日常生活中,每當遇到家長自發的熱心行為,我都會及時拍照發送到家長微信群,并對這些付出辛勤勞動的家長表示感謝。
一年級下學期,我校為實現優質教育共享,在各班級成立了家委會。我班有幾位家長積極參與其中,為孩子的教育助力。例如,作為家委會會長的小峰媽媽經常組織班上的孩子去郊游,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還會把每次活動的照片和發生的小故事記錄下來發到群中。每次看到,我都會稱贊,肯定家長的付出。正因為有這樣一群家長,才讓家校共育的工作開展得很順利!
上周末,我們班發生了一起橡皮失蹤事件。小航的橡皮連續三天失蹤,小航爸爸在家長群里詢問是不是哪位同學裝錯了,過了一會兒,小峰爸爸回信道歉,雙方家長在群里友好禮貌地解決了此事。
因為不了解事情原委,我當時沒有發言。周一到校后,我找到這兩個孩子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后,才在家長群里發布了總結,同時,還表揚小航和小航爸爸。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時時刻刻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不僅容易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還能加深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密切了家校聯系。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最優!在教育過程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微信群,不僅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裕龍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