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宇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社會助長效應”,是指個體對他人的意識,包括他人在場或者與他人一起活動所帶來的行動效率的提高。班級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如果能巧妙運用社會助長效應,班級管理會事半功倍,學生在班級中也能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探尋問題背后的成因,給予尊重和寬恕
2019年,我接手了高三(4)班。拿到班級學生的花名冊時,我感覺要帶好這個班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原高二年級出了名的學困生小鵬分到了我的班。不寫作業、長期遲到,甚至拉幫結派、打架斗毆,讓大家對他印象頗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鵬的行為問題肯定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于是,我通過各種方式了解了他的成長經歷和心理狀態。原來,一直以來,學校對小鵬來說就像是監獄,他就像是犯人,不管自己有沒有犯錯誤,大家都經常找他“會審”,小鵬在質疑、批評和責罵中日益麻木。
魏書生曾說:“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你對著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對面高山的回音也會是‘我尊重你。”開學第一天報到時,小鵬故意遲到,我沒有批評他,而是給了他充分的寬恕和尊重,這讓原本想給新老師一個下馬威的他有點意外。
見微知著,因勢利導,助力轉化和成長
為了便于管理,我將班級住宿學生的微信都加了好友,其中也包括小鵬。經過觀察,我發現小鵬并不是一無是處。他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溫情時刻:哥哥參軍離開家時,小鵬的內心流露出濃濃的不舍;家里的小侄子滿月時,小鵬的眼中流露出憐愛等,這些無不體現了他心底的溫情。
經過反復思考和斟酌,我決定任命小鵬為班級紀律委員。起初,大家對這個決定頗有微詞,怕他把大家帶“歪”了。但我對他充滿了信心。
果然,在之后的學習中,小鵬始終堅持以身作則,從不違紀。每天早上,我都能看到小鵬在教室里維持班級紀律,使班級井然有序。
小鵬在悄悄地改變,同學們對小鵬的看法也在漸漸改變。后來我在班會上好好表揚了小鵬,肯定了他的自律和進步,也肯定了他管理班級的能力。
在班級群體中,同學和老師的評價是產生社會助長效應的重要因素。在對小鵬進行教育時,我巧妙地引導小鵬強化自身優勢,克制不當情緒及行為,實現正向成長。
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的問題都不是突發的,而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積累。班主任應該包容和理解、信任和幫助學生,要學會見微知著,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向好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懷柔區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