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曉榮

學生的成長綜合了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要注意協調各方資源,為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開辟道路。為此,我決定搭建平臺,開展“每日一星”展示活動,充分展現新生風采,既讓新生及家長較快了解彼此,同時也增強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互動,讓他們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綜合考量,讓展示更全面生動
考慮到學生有不同的愛好和特長,“每日一星”活動的展示內容也需要相對廣泛,最好能包括學生學習方法、生活技能、自身才藝等多個方面,我會提前一周向學生征集展示內容,并做出相應安排。
為了能夠多角度、生動、直觀地展現學生魅力,我選擇了錄制小視頻的形式。提前讓學生在家錄制好短視頻,并配上一段簡單的自我介紹,隨后推送給我,由我發到家長群。每一段自我介紹和小視頻,我都會親自審核、修改,確保每一次展示都充滿正能量。
換位思考,讓活動更貼近主體
第一天“每日一星”活動過后,家長群里冷冷清清的,基本上無人回應。隨后,我不斷反思,換位思考,發現主體不對。這項活動的初衷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多方面展示他們的風采,但整個流程只有班主任和家長參與。我每天將學生的簡介和視頻發在家長群里,由家長觀看,而作為主體的學生并沒有參與進來,他們沒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學的風采,積極性無法提高。
分析過后,我把班級40名學生拉進了家長群,組成了師、生、家長群,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同時,我更改了每日推送的流程:先由我用凝練的語言總結學生特長及特點,讓大家了解學生概況,然后由“當日之星”自己推送簡介和才藝視頻,供大家觀看、學習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和家長都能夠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彼此建立起友善的關系。
“星”光璀璨,讓師生、家校更和諧
班級共有40名學生,每名學生都參與了“每日一星”活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展示,學生獲得了家長和老師的夸贊,增強了自信。例如:班級有一名學困生,平時上課較沉默,“每日一星”活動展示后,這名學生課上開始主動跟老師交流,甚至回答問題。后續溝通才得知,這名學生覺得自己被推選成為“班級之星”,就應該在能力范圍內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這樣才能無愧于“班級之星”的美名。
此外,家校關系也更加和諧,家長從開始的沉默,到關注每一名孩子的狀態。看到孩子們的才藝和技能,他們在群里不住贊賞感嘆。很多家長成了“每日一星”的粉絲,還有家長主動向我推薦自家孩子的才藝,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孩子。這樣和諧的家校關系,非常有助于班級管理和后續活動的開展。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星,教育就是引導他們綻放出不同的光芒。通過“每日一星”活動,這群孩子綻放出了最奪目的光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