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加桂

摘 要:消防工程事關人民群眾的財產與生命安全,建筑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政府、社會對消防工程的關注度極高。然而,由于消防工程會與建筑中的其他施工項目協同開展工作,因此增加了消防工程施工的難度和復雜性,容易出現專業碰撞,或者施工圖紙、施工方案與建筑結構出現沖突等問題,導致較高的返工率,影響到消防工程的建設進度。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使用BIM技術,構建消防工程的三維立體模型,對設計與施工過程進行優化,協調各專業施工,以提高消防工程建設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BIM技術;消防工程;消防安全
中圖分類號:TU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9--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9.059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等級高,需要功能完善的消控系統,同時也是消防工程建設的重點。現階段,消防工程一般都是在建筑二次裝修或者建筑轉換功能時,需要提高消防等級而開展的消防工程項目。消防工程設有項目部,負責工程建設的所有事務。由于消防工程施工階段與建筑裝修同步進行,在施工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作業面有限、各專業碰撞、施工沖突等問題。在工程管理難度提高的同時,需要各專業間高度協同、交叉作業,因此需要使用BIM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文章以某商場的消防工程建設為例,進行了BIM技術實際運用的探討。
1 消防工程應用BIM技術前后對比
在未應用BIM技術之前,消防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借助的是CAD圖紙,管理深度有限,工作流程簡單,已不適用于信息化時代下的消防工程。在BIM技術運用后,消防工程管理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運用構建的三維數字化模型對消防工程進行可視化、立體化、信息化的管理與控制,是一個集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乃至于在工程竣工后可以進行運維管理的綜合性系統。例如,在工程設計階段,運用BIM構建消防工程模型,可對施工過程進行演示,發現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在設計階段予以解決;或者在施工過程中運用BIM技術進行消防工程各專業碰撞的模擬與檢驗,進而協調各專業施工,避免碰撞問題發生,以加快施工進度。因此,運用BIM技術可對消防工程進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前預測、評估消防工程建設與運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質量隱患,達到提前預防與治理的效果,進而全面提高消防工程建設的質量與管理效率。BIM技術在消防工程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具體比對結果如表1所示。
2 BIM技術在消防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2.1 工程實例
以某商場二次裝修,消防工程升級改造為例,該商場一共六層,面積共計6 500 m2,需改建為一級耐火等級。需要施工建設的項目有應急疏散、排煙、火災報警、消火栓、自動噴淋等系統,以及設置安全出口、防火門、消防水池等。
2.2 BIM技術在消防工程設計中的運用
2.2.1 構建BIM模型
在消防工程改造中,工程設計需要迎合建筑原有的結構,但是要布置的管線多且過于復雜,進而對各專業之間的協調性有著一定的要求,需要做到設計與實際施工的一致性,盡可能避免出現設計誤差。在使用BIM設計之前,需將消防工程的數據資料、設計圖紙等存儲至BIM數據庫,依據改造商場實際的結構和現場情況,進行消防工程的完善設計,構建出商場消防工程的三維立體模型。通過可視化的工程模型,設計人員可進行各個專業施工的調整,協調各專業間在建筑結構中的位置關系,使管線布局清晰有序,無碰撞現象,并預留出足夠的作業面積。應盡量避免設計圖紙與實際施工之間的沖突矛盾,加快施工進度,以利于商場投入使用后基礎設施的維護工作[1]。
2.2.2 碰撞檢查與技術交底中的運用
第一,由于消防工程的管線覆蓋到整個建筑空間,使其易與建筑中的其他管線和設施出現碰撞問題,引起施工停滯或返工問題,進而影響到消防工程的建設效益。所以,在使用BIM完成工程模型構建后,應借助模型進行碰撞檢驗,出具碰撞報告,明確碰撞點和位置。設計人員依據報告,協調各專業的位置,以消除專業碰撞問題。針對管線眾多的區域,應聯合使用二維、三維視圖進行表達,對現場作業進行精確指導,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碰撞發生,以降低返工概率。第二,借助模型可視化的特點,可在技術交底過程中運用模型進行直觀展示,使施工相關人員對消防工程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提高溝通成效,以防止個人主觀意識和理解偏差導致的錯誤認知。使施工相關人員明確自身施工項目與注意事項,并共同探討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從而實現消防工程的高效率、高質量施工。
2.3 BIM技術在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運用
2.3.1 施工組織管理
消防工程施工過程會與其他建筑施工共同進行,而施工作業面積有限和建筑結構的制約,也提高了對施工組織管理的要求。傳統的施工組織主要依靠管理人員,其根據自身積累的施工組織經驗對施工情形進行預判,個人主觀意識影響較大,使施工方案難以保持完善,再加上施工過程中有眾多的不確定影響因素,從而降低了施工組織管理的效率。所以,可應用BIM技術進行施工過程模擬,檢驗施工計劃有無漏洞,確定施工進度的可行性,并探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制定解決方案,以達到改善施工方案的目的[2]。
2.3.2 人、機、物的管理
消防工程施工的組成要素是人、機、物,如果使用人工計算方法,很難精準計算各道施工工序所需的施工材料、機械設備與施工人員,因此無法保障人、機、物的準確及時供應。使用BIM技術搭建三維模型,依據施工工序、專業班組等,將工程量進行分解,然后計算出人、機、物的使用量并明確供應時間,進而制定采購計劃,安排進場時間,實現人、機、物的合理、準確、及時供應。BIM在人、機、物采購、計劃、進場等環節,提供了精確的施工數據,實現了施工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并加強了限額領料的執行力度,避免了施工資源的浪費。
2.3.3 現場管理
BIM集成了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使其具備了對施工現場的監管能力,通過移動終端在施工現場拍照,傳遞給BIM系統。使用BIM模型與現場照片進行比對,可及時發現施工現場中的安全管理問題與施工質量問題,并且可將隱蔽工程施工展示出來,實現BIM對施工現場的隨時監測,有利于施工質量問題的改進。
2.4 BIM技術在消防工程運維中的運用
消防工程建設是為了保證建筑的安全性,使其運營維護工作有別于建筑中的其他設施。在消防工程竣工驗收投入使用之后,需對消防工程進行嚴格有效的運維管理,確保消防工程各項設施的可靠運行,可在發生火災后起到應有的作用,以實現消防工程建設的價值。因此,在后期運維工作中,可運用BIM技術構建的消防工程三維數字化模型,為運維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3]。
2.4.1 設備檢修保養
商場消防工程中的設備眾多,每個設備都有著規格、使用說明、型號等信息,這些信息都存儲在BIM模型中,可將這些信息上傳至商場的消防控制系統,以作為后期維護的參考。商場維護人員通過設備信息查閱,可對設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開展檢修與保養工作,評估設備的運行現狀,及時處置設備的安全隱患,維持設備良好的工作狀態。
2.4.2 緊急疏散
BIM模型是該商場內部結構的真實反映,模型中標明了緊急疏散通道、安全門、逃生路線、防火門等信息,可運用模型進行火災發生后的緊急疏散模擬。根據火災現場人員的位置,可以為其快速計算出最短的逃生路線,以為消防救援提供參考,加快消防救援速度,降低火災傷亡人員數量。
3 結語
BIM技術以其三維數字模型可視化、可模擬、可調整的特點,使其在消防工程全生命周期內具有應用的極大優勢。文章以某商場消防工程改造升級為例,論述了其在設計、施工、后期運維中的運用,明確了其在設計階段可以避免專業碰撞問題;在施工階段的應用,可優化施工組織,強化現場管理力度,極大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而在運維中的運用,則為設備檢修維護、火災救援提供了輔助性作用,從而實現了BIM技術對消防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參考文獻
[1] 陳遠企.BIM技術在消防工程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20,617(11):99-100.
[2] 王輝.BIM技術在機電安裝中的應用分析[J].名城繪,2020(4):1-2.
[3] 楊嬌.BIM技術在安裝工程造價控制中的運用[J].冶金叢刊,2019,4(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