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業
(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兒科 江蘇 無錫 214000)
小兒功能性便秘是兒童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小兒功能性便秘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約占兒童便秘的90%以上[1]。隨著現代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等動物性食品消費顯著增加,即高膽固醇、脂肪等含量高食物的食用比例顯著增加,因此兒童便秘的患病率不斷提高,現今中國2~18歲兒童便秘的合并患病率為6.0%[2]。一般來說,兒童便秘可以引起或者加重直腸方面的疾病,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等。還可以導致失眠、煩躁、多夢,有些寶寶甚至可以出現抑郁癥,焦慮等等一些精神心理障礙性疾病。還有的可以引起食欲下降,飲食差,從而導致營養不良,生長發育落后等各種問題。國內目前西醫主要是采用對癥治療,一般使用開塞露進行治療,近些年也會使用益生菌等藥物治療,但是此方法僅能簡單的緩解癥狀,并不能從病因上治療便秘。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是中成藥,目前已經用于臨床上小兒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本文旨在觀察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聯合益生菌對于小兒功能性便秘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兒科門診治療的89例兒童功能性便秘患兒,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45)和對照組(n=44)。所有患兒年齡6個月~9歲,平均年齡(4.62±2.54)歲,其中男55例,女34例,病程0.8~13個月,平均(7.49±3.2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入選的患兒都必須符合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3]:(1)新生兒/幼兒FC羅馬Ⅲ診斷標準(G7):年齡0~4歲幼兒,至少出現以下2條癥狀,并患病時間達到1個月以上。①排便≤2次/周;②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發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費力史;⑤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⑥巨大的糞便曾阻塞過廁所。伴發癥狀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飽。(2)兒童/青少年FC羅馬Ⅲ診斷標準(H3a):年齡≥4歲兒童,必須滿足以下2條或2條以上,且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標準。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糞便潴留或有與糞便潴留有關的姿勢;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難病史;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⑥巨大的糞便曾阻塞過廁所。排除標準:有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系統性疾病,或者在治療期間使用瀉藥或其他通便藥物。
所有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改變患者的不良飲食及排便習慣,對于年齡較小的嬰幼兒提倡母乳喂養,平時多飲水,根據患兒的情況,適當給予增加粗纖維食物,年齡較大的孩子,時常給予多樣化飲食,平常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類食物,培養良好的飲食和排便習慣,定制排便時間,每天給予一定強度時間的適當運動。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清淡飲食,多吃一些含粗纖維較多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培養良好排便習慣,增加適宜的運動量,促使排便更加容易。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媽咪愛),溫水沖服,<2歲患兒1 g/次,1~2次/d,>2歲患兒1~2 g/次,1~2次/d。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口服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周歲以內5 mL/次,1~2歲10 mL/次,3~4歲15 mL/次,5歲以上20 mL/次,3次/d。兩組患者均于7 d后對比療效。
(1)療效指標:顯效:每天正常性狀排便1次或以上,排便過程無不適應情況,如疼痛、費力和哭鬧等;有效:1~2 d排便1次,大便性狀基本接近正常,排便過程疼痛、費力、無哭鬧等癥狀有改善;無效:排便次數無改善,大便干結,疼痛、費力及哭鬧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不良反應:包括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9.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服藥1周后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5.6%高于對照組的7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后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期間對照組無不良反應出現,試驗組出現1例腹瀉,繼續治療后癥狀緩解,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素問·靈蘭秘典》記載: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腸。《諸病源候論·大便病諸候》認為:小兒大便不通者,臟腑有熱,乘于大腸故也。但是當代醫家總結分析古人經驗,對小兒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機進行了不斷地完善,當代中醫認為食滯腸道、燥熱少津、氣機郁結、氣血虧虛,傳導無力、腸道失養為小兒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病機,病機關鍵為大腸傳導功能失司,與肝脾腎等諸臟相關[4]。有學者認為小兒功能性便秘于脾臟相關,小兒脾臟嬌嫩,易感外邪化熱,飲食不節易生濕熱、易致食積化熱,日久均可致損傷脾陰,致脾運失健,水津失布,腸道失濡而致大便干結;同時脾升胃降功能失司,氣機逆亂,而致大便不通[5]。亦有認為小兒功能性便秘于肺臟相關,因肺主一身之氣,同時小兒肺臟嬌嫩,易感外邪,感邪后易于化熱,肺化熱而失宣肅,導致肺氣上逆,氣機逆亂,而又因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熱下移大腸,熱結津虧,致腸道干澀,大腸傳導失常,以致便秘[6]。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由山楂(炒)、檳榔、枳實、枇杷葉、瓜蔞、萊菔子(炒)、葶藶子(炒)、桔梗、連翹、蟬蛻10味中藥組成。本文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9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上述當代醫者理論,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中山渣的功效為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用于治小兒乳食停滯;檳榔的功效為驅蟲、消積、下氣、行水,用于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枳實的功效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治食積不化,熱結便秘;枳實的功效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治療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瓜蔞的功效除清熱化痰、寬胸利氣外,還有化痰,潤燥,通便之功,用于治腸癰腫痛,大便秘結;萊菔子(炒)的功效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7]。諸藥配伍達到消食導滯,健脾和胃,宣肺清熱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的目的。當前由于生活質量的提高,小兒攝入蛋白質、高鈣成分過多,對于一些膳食纖維的攝入過少,運動量大并且水分攝入不足,大便容易干燥,引起便秘的情況也呈現出逐漸增多的現象。在一些基礎治療手段的基礎上:包括膳食纖維和水分的充足攝入,促進胃腸蠕動,以及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此原則上,給予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聯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治療,效果顯著,且沒有出現副作用,安全性高。此外有研究報道發現: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作為中藥復方制劑,對于改善體液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對于積食引起的便秘以及一些其他的食積咳嗽等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綜上所述,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聯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同時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口感對于小兒更加易于接受,適合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