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洪昌
方城縣人民醫院,河南 方城 473200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血流中斷,導致心室前壁的心肌出現嚴重的、持久的缺血,造成局部心肌壞死。該病是老年人常見的急危重癥,臨床上以PCI、溶栓為代表的標準化治療方案在該病治療中取得較好效果,但治療后仍有部分患者伴有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嚴重者可發展成為心源性休克,增加患者病死率,預后極差[1]。臨床治療該類疾病,主要以擴血管、強心、抗凝、調脂、營養心肌等為主,以挽救患者生命,但難以增強患者心臟功能,效果并不理想[2]。鑒于此,本研究運用人參養心方治療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觀察其效果及對神經激素因子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治療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64~77(68.34±3.31)歲;病程4~17(8.85±1.22)h;基礎病:高血壓27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癥30例;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31例,Ⅳ級19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66~75(67.89±3.70)歲;病程6~14(9.04±1.02)h;基礎病:高血壓30例,糖尿病25例,高脂血癥31例;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35例,Ⅳ級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入院時經本院超聲心電圖、動脈血氣分析及實驗室檢查,結合病史、臨床癥狀,符合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3]。中醫診斷及辨證標準符合胸痹之心腎陽虛證診斷標準[4],主癥:心悸胸痛,胸悶氣短;次癥:四肢欠溫、腫脹,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或膩,脈沉細遲。
1.3 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上述疾病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年齡60~80歲;患者發病24 h內均經PCI搶救后伴發失代償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級為Ⅲ級、Ⅳ級;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1.4 病例排除標準排除前壁心肌梗死后伴發心臟破裂等嚴重并發癥;排除肺部感染、肺栓塞、惡性腫瘤、腎功能不全等;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癥者。
1.5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吸氧、強心、利尿、擴血管、抗凝、調脂、營養心肌等治療,包括西地蘭注射液(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0,規格:0.4 mg:2 mL),每次0.4 mg,加入體積分數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斯利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08,規格:10 mg·片-1),口服,每次1片,每天1次;呋塞米注射液(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31021063,規格:2 mL:20 mg),每次20~40 mg,靜脈緩慢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291,規格:1 mg·支-1),微泵泵入1 mL·h-1,依據血壓水平調整速度。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人參養心方治療,方藥組成:人參9 g,附子6 g,熟地黃15 g,淫羊藿10 g,補骨脂10 g,丹參10 g,川芎10 g,延胡索10 g,肉桂9 g,炙甘草10 g,水煎服,濃煎藥汁至300 mL,分早晚兩次溫服,兩組均持續治療3 d。
1.6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采用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檢測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amino-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內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心臟超聲儀監測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并計算Lee心衰積分,主要包括呼吸困難、肺部啰音、水腫、肝大、頸靜脈及胸片異常,采用1~4分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提示心衰臨床癥狀越嚴重。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1.7 療效判定標準依據NYHA分級評價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2級;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減輕,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1級;無效:癥狀體征未見改善,NYHA心功能分級未見改變。

1.8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神經激素因子水平比較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神經激素因子水平比較 (±s,ng·L-1)

表1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神經激素因子水平比較 (±s,ng·L-1)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NT-proBNP NE ET-1對照組 50治療前7 316.71±132.66 198.76±20.37 2.97±0.86 50治療后1 368.40±98.53*164.17±15.89* 1.99±0.72*觀察組50治療前7 295.65±154.34 203.31±17.03 2.81±0.98 50治療后 451.60±56.48*#122.43±13.35*# 1.50±0.46*#
2.2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LVEF/% SV(V/mL) Lee心衰積分/分對照組 50治療前38.16±2.42 53.74±3.65 12.14±1.57 50治療后 46.41±4.10* 63.13±5.38* 8.10±0.89*觀察組50治療前 37.88±2.68 54.16±3.25 11.96±1.41 50治療后 55.96±6.83*# 69.88±7.94*# 5.44±0.63*#
2.3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對照組顯效21例,有效16例,無效13例,有效率74.00%;觀察組顯效21例,有效25例,無效4例,有效率90.00%,兩組有效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3例,心慌2例,頭暈頭痛3例,低血壓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觀察組出現惡心嘔吐4例,頭暈頭痛2例,低血壓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見的急危重癥,依據其梗死部位不同分為前壁、下壁、后壁及側壁等,其中,以前壁梗死較為常見,多由于供應前壁心肌的冠狀動脈分支阻塞而引起,其心肌梗死面積較大,大量心肌細胞缺血壞死及心臟收縮功能及順應性降低,心排血量降低,加之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和心室病理性重塑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最終導致心力衰竭。雖然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溶栓等診療技術顯著提高,但治療后伴發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概率仍然較高[5]。以強心、擴血管為主的治療方案對血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能夠借助靜脈泵給藥擴張靜脈血管,減少心臟排出量,降低回心血量,從而減輕心臟負荷。相關研究表明,硝酸甘油難以拮抗過度激活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其減輕心臟負荷的作用較弱,且對心室重塑這一心肌梗死后續改變不產生影響[6]。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屬中醫學“胸痹”“心悸”“痰飲”“喘證”等范疇,多見于老年人。中醫學認為,老年人因年邁體虛,腎氣漸衰,精血虧虛,腎陽虛衰不能鼓舞五臟之陽,而致心氣不足、心陽不振,心血、脈絡失于溫煦,導致心血瘀滯、脈絡痹阻,心肌失于氣血濡養而發為胸痹。胸痹總屬本虛標實之證,辨證需辨別虛實,分清標本,心腎陽虛為發病之本,心腎陽虛則陰寒、痰飲乘于陽位,阻滯心脈,血瘀、寒凝、痰飲為發病之標。故本病治療應先治其標,后治其本,以通為補,通補結合,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溶栓治療雖能疏通胸痹,但易耗損心中陽氣,心陽氣虛則加重心脈瘀阻,心脈瘀阻又可耗損心陽,形成惡性循環,故對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治療應以溫補腎陽、振奮心陽、補氣活血、通脈祛瘀為主。參附湯出自《圣濟總錄》,有益氣回陽救脫之功,人參養心方在參附湯基礎上化裁而成。方中人參、附子為君藥,人參大補元氣,附子回陽救逆、補命門之火以助腎陽,二者相配,共奏回陽固脫之功;熟地黃、淫羊藿、補骨脂為臣藥,以助君藥溫腎助陽、益精養血;佐以丹參、川芎、延胡索活血祛瘀、通脈止痛,肉桂專補命門之火,守而不走,引龍雷之火下行以安腎臟;甘草為使,調和眾藥。縱觀全方用藥,通補兼施,既能溫通腎陽、通脈祛瘀,又能補益氣血、補精益髓。
NT-proBNP、NE及ET-1是神經激素因子,是反映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標,其對心力衰竭的診斷、預后具有重要臨床價值[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NT-proBNP、NE及ET-1等神經激素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觀察組LVEF、SV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Lee心衰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人參養心方能夠有效降低神經激素因子水平,增強心臟射血功能,提高心臟每搏輸出量,改善心力衰竭癥狀及預后。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中川芎嗪成分能夠擴張冠狀動脈,解除冠狀動脈痙攣,降低神經激素因子水平,增加冠狀動脈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冠狀動脈循環,減輕心肌細胞受損,改善心力衰竭預后[8]。消旋去甲烏藥堿是附子的強心成分,對蟾蜍離體心臟及家兔在體心臟均顯示出強心作用,能使小鼠心肌細胞波動率失常,能夠減輕、縮小動物急性心肌缺血損傷的范圍和程度,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有顯著的對抗作用[9]。人參總皂苷對心肌梗死和再灌注損傷均有保護作用,能夠降低心肌細胞膜Na+-K+-APT酶活性,增強心肌細胞收縮力,減慢心率,具有強心效應[10]。總黃酮是淫羊藿中強心的主要成分,對全身性缺氧所致心肌缺氧、異丙腎上腺素所致心肌耗氧增加引起的心肌缺氧、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心肌缺氧具有保護作用,機制可能是淫羊藿能夠拮抗兒茶酚胺來降低心肌耗氧量,達到保護缺氧心肌的作用[11]。
綜上所述,人參養心方能夠降低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經激素因子,增強患者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癥狀及預后,且不良反應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