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加媽媽
前段時間看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自傳時,得知她和第一任丈夫離婚的原因,竟冒出一身冷汗。
她在自傳中寫道,在她母親去世之后,她的丈夫無法忍受她長時間悲傷的狀態,最終導致兩人離婚。
對于這個離婚導火索,她寫得似乎特別簡略,很容易讓人猜測就離婚這件復雜的事來說,可能背后遠遠不只這一個原因那么簡單。但是,親身經歷讓我深知當家里有老人患病,整個家庭的生態可能都會隨之改變。
01
在我爸去世這么長時間之后得出這樣的結論,并不完全是事后總結。其實這種改變是從事情一開始就可以覺察到的,只不過在那種情況下很容易用“照顧老人”這件表面上最重要的事來掩蓋其他矛盾,自我欺騙。
去年5月,我爸在北京確診癌癥并很快開始治療。我妹妹整天忙著帶我爸看病,我媽在家帶孩子搞后勤,我妹夫工作特別忙,但也要在我妹忙不過來的時候去醫院幫忙。而我遠在廣州,除了心理支持,其他一點兒忙也幫不上。跟老公嘮叨起這些的時候,沒想到他竟然跑題說了這么一句話:這對你妹妹他倆的婚姻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我只記得當時好像被人拿著一桶水從頭澆了下來,突然覺得“丈夫照顧妻子的爸爸是責任是義務是天經地義不然就是負心漢”的這種感性認知特別幼稚。不過,我妹夫是一個特別善良寬厚的人,用實際行動奠定了女婿界天花板的地位。
8月初,當我們決定把我爸從北京接到廣州來,我調侃老公說:人家的婚姻經受住了考驗,該我們了!而在這調侃之下,我知道自己有多嚴肅,他也一樣。
我們可以預見在照顧我爸之外會有很多問題要去面對,而只靠“孝心”這種感性因素是不夠的,想要處理得周全需要智慧。
可說起“智慧”二字,簡直是一門玄學,我也不清楚這其中都包含什么,只能跟著感覺走??墒呛芸欤仨氁玫剿膱龊铣霈F了。

02
那是在來廣州之前,我爸找了個剛好沒有其他人在場的時機偷偷問我:把我接去廣州,征瑞(我老公)同意嗎?
我的腦袋瞬間就炸了。
我一下子想起十幾年前,當有一次我說我要辭職做家庭主婦時,我媽直接跟我嚷嚷了起來:你要是沒工作,我跟你爸老了去哪兒啊?
我義正辭嚴地嚷了回去:贍養雙方老人是法律規定的,跟我有沒有工作啥關系???
可是在這大道理的背后,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確有些心虛。那時的我剛結婚不久,對于婚姻中夫妻的權力關系以及女性的社會地位等問題還處于摸索之中。
雖然我受過高等教育,也極力希望打破某些傳統的束縛,可是在老一輩的觀念里,我仍然是女兒,永遠無法等同于兒子。我理解他們的想法,但更加希望為了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自己能夠做到在他們眼中等同于兒子的事。
十幾年過去,我們兩夫妻的權力關系早已定型,我們相互依賴但又各自獨立??墒?,我爸依然會有此顧慮。
當他問我老公同不同意時,我有些氣惱,感覺他就是老封建思想,覺得女人不就得什么事都聽男人的,甚至連照顧自己的父親都做不了主;我又有些心疼,他是不是覺得自己現在生了大病成了累贅,還要過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生活?但同時我還在想,他這么說是不是也表達了對我老公的一種尊重?畢竟他也明白這肯定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不管他的話里包含幾層意思,我可不能跟他強調這是法律對我老公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我也不想為了消除他的顧慮,大言不慚拍著胸脯保證“我老公啥都聽我的,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
我的腦袋炸了很久,最后以一種嬉戲的語氣跟他說:你別想太多了,不同意他怎么會跟我一起來接你?但你也別期待太高,他可能做不到像我妹夫一樣貼身服侍還給你清理大便,哈哈哈哈……總之,一切有我呢!
03
聽了我的話,我爸也跟著笑,表情總算放松了下來。我不知道這個回答智不智慧,但隱隱約約中感覺到了在這種狀況下我的第一條“處事原則”:在我老公和我爸之間畫條線,相互之間都不要有道德感所帶來的負擔。
把我爸接回廣州之后,我們的生活狀態不可避免發生改變。雖然我們不住在一起,空間的區隔讓影響已經有所降低,但最基本的一點,我會把很多精力用在我爸身上。
我堅持只要自己能搞定的事絕對不讓我老公插手。我希望我爸能夠踏踏實實依賴我,而不是其他人,從而讓他有更多安 全感。
對于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明說,但是我老公是個明白人,我們很快就默契地分好了工,如果我沒讓他幫忙,他就在家負責帶孩子、做飯。
記得回到廣州的第一個周五,是我兒子的生日,但是那天上午我要帶我爸去醫院,不清楚要花多長時間,于是全家商量好周六再給他過生日。好在一上午就搞定了,把我爸送回住處,我在回自己家的路上路過蛋糕店順手買了兩塊小蛋糕。
回到家,兒子自然是預料之中的驚喜。但預料之外的是,吃飯時我老公語重心長跟兒子說了這么一句話:媽媽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當時,我真的是被驚到了。
他繼續跟兒子解釋:雖然姥爺現在這樣,但是媽媽也不會說因為自己爸爸都這樣了就怎樣怎樣……漢語的博大精深讓我們都能理解他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但我默默吃飯,沒有插話,內心五味雜陳。
04
我不清楚他到底從哪里判斷出我有大智慧,兩塊蛋糕嗎?但說實話,我買蛋糕時真的什么都沒想,剛帶我爸從醫院出來,我心情沉重,整個人基本處于游離狀態。
可是他就這么給我戴了個高帽子,道德綁架嗎?就好比說你真是個好人,那你還好意思做壞事、當壞人嗎?想著想著我甚至有些氣惱,我爸都這樣了難道我就不能任性地怎樣怎樣嗎?可是,理智告訴我,不能。他說的沒錯。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我出門后忘記帶東西又返回,拿了東西關門時聲音有些大,隔壁的媽媽突然開門憤憤責罵我說:我兒子高三了,正在睡午覺,你能不能關門小點兒聲。我馬上道歉,但道歉的同時又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如果用“戲劇化”來解釋的話,那個媽媽就是因為兒子上了高三而給自己的生活加了太多的戲,讓自己本來平凡的生活顯得不平凡。但這種過分戲劇化的生活不光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到 別人。
正常的生活本就是平淡無奇的,沒有太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強行加戲的結果只能是使生活變得不正常。所以,我老公給我戴的那頂高帽也讓我很快意識到了第二條處事原則:正常生活,不加戲。
05
在這兩條基本原則之下,我們的生活得以正常運轉,我們的關系也沒有受到任何沖擊。期間,我在心里也曾暗暗抱怨過老公,只是我叫他時才來幫個忙,就不能多主動參與嗎?可是,我現在對此充滿感激。
雖然在我們的小家很多事一直是靠他主導,大到買房裝修,小到買菜做飯交水電費還信用卡,我基本全都不用管。但是在我爸這件事上,如果當初我默許他來主導一切,結果很可能不是現在這樣。
我很欣慰自己在爸爸最需要的時候可以獨當一面,而不是全靠老公;也很感激老公該出手時就出手,在跟醫院扯皮時解決了我能力之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即便是在爸爸去世之后,在無可避免的悲傷時期我也沒有忘記第二條原則。事實上,我也看到了一些就喪親對喪親者婚姻的影響這一問題做出的分析,但是不同的研究結論大相徑庭,有的認為影響很大,有的卻發現幾乎沒有影響。
到底有沒有影響,或者會不會發生影響,我知道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努力控制了一些變量。
或許,對這些變量的控制可以稱為“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