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花
消化道腫瘤患者臨床典型癥狀表現為消化不良、胃痛、消瘦、腹部腫塊等,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1]。手術切除是治療消化道腫瘤的常用手段,但其會造成機體創傷及生理功能的改變,使得出現腸胃功能紊亂癥狀,對患者術后康復進度及生活質量帶來不良影響[2]。腸內營養混懸液成分包括麥芽糊精、乳清蛋白等人體必需營養元素,適用于胃腸道功能障礙患者,但是單一使用對疾病治療效果不佳。品管圈護理是術后常用的護理方式,可緩解患者病情,促進術后康復。中醫認為,消化道腫瘤主要由經脈不暢、氣滯血瘀所致[3]。香砂八珍湯含有人參、甘草、白術等多位中藥,具有益氣補血的功效,且安全性高。本研究旨在探討香砂八珍湯聯合品管圈護理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營養指標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所得結論在下文中體現。
1.1 一般資料此次試驗的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山西省第二人民醫院接受醫治者,并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后開展。120例消化道腫瘤術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其中對照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35例;病程1~6年,平均(3.27±0.22)年;年齡44~70歲,平均(55.88±8.36)歲;胃癌29例,食管癌16例,其他15例。觀察組患者:女性22例,男性38例;病程1~7年,平均(3.21±0.23)年;年齡46~70歲,平均(55.86±8.32)歲;胃癌30例,食管癌17例,其他13例。以上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而2組可比。
1.2 診斷標準參照《消化道腫瘤診治新進展》[4]和《胃腸道疾病中西醫實用手冊》[5]中相關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標準者;腹部超聲檢查和病理檢驗確診者;知情同意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疾病者;對所用藥物過敏者;精神異常者等。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管道喂養腸內營養混懸液(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284,規格:500 ml),250 ml/次,2次/d。觀察組輔以香砂八珍湯在腸內營養混懸液治療基礎上,組方:白芍、白術、萊菔子各15 g,熟地黃、茯苓各22 g,人參、當歸、陳皮、木香、川芎各10 g,甘草、砂仁各6 g,黃芪28 g。水煎至200 ml,100 ml/次,2次/d。2組均連續治療14 d。
1.4.2 護理方法2組治療期間均進行品管圈護理,由科主任、護士長等組成專項管理團隊和執行小組并對護理活動進行組織與統籌,活動方案包括對消化道腫瘤患者講解術后健康知識,組織患者問題討論,并為患者排解疑惑和不良情緒。同時進行按摩治療、心理疏導以及放松干預等疼痛優化護理措施。2組均護理14 d。
1.5 觀察指標①比較2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參照《腫瘤中醫診療指南》[6]評定,對脈虛、乏力、面色萎黃及氣短神疲癥狀進行評分,每項分值范圍均為0~6分,分值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②比較2組治療前后營養指標。包括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以及轉鐵蛋白(TRF)。治療前后抽取靜脈約4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水平檢測。③比較2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備同②,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

2.1 證候積分相較治療前,2組治療后的脈虛、乏力、面色萎黃及氣短神疲評分均減少,同時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證候積分比較 (例,
2.2 營養指標相比于治療前,2組治療后血清PA、Alb、Hb、TRF水平均上升,同時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營養指標水平比較 (例,
2.3 免疫功能較治療前,2組治療后血清IgG、IgA、IgM水平提高,同時觀察組的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例,
消化道腫瘤多發于胃、食道、大腸等部位,腫瘤的存在不僅會消耗營養物質,還會占據消化道,從而影響患者對營養物質的攝取,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等不良癥狀[7]。臨床采取手術切除消化道腫瘤,但因手術創傷會帶來炎癥反應等危險因素,進而損害患者腸胃功能,并引發多種并發癥,延緩患者術后恢復。腸內營養混懸液屬于復方制劑,其營養成分完善,營養均衡,可改善患者術后營養狀態,但單純使用對患者功能恢復較慢。品管圈護理從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入手,科學有效地避免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加強患者對康復知識的掌握,從實際需求出發改善患者的營養情況和生活質量,幫助患者預后恢復[8]。
中醫認為,消化道腫瘤病因和病機在于脾氣受損、精血不足導致臟腑功能紊亂,使得痰、濁、瘀毒內聚互化,治療應遵循補氣化瘀,調暢中焦的原則。香砂八珍湯組方中,甘草對補脾益氣有益;茯苓可利水滲濕;黃芪、白術對補氣升陽有益;熟地黃、白芍、川芎及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散瘀;萊菔子能降氣化痰;人參益肺固脫;木香、陳皮可理氣止痛;砂仁對化濕開胃有益;全方共奏理氣和胃、調暢中焦之功[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脈虛、乏力、面色萎黃及氣短神疲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血清PA、Alb、Hb、TRF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香砂八珍湯聯合品管圈護理能夠提高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營養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血清IgG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能夠抵抗各種細菌及病毒,其水平升高提示病情好轉;IgA廣泛存在于消化道黏膜組織中,可以與組織抗原或蛋白抗原結合,抑制炎癥反應,其水平升高利于病情恢復;IgM主要由B淋巴細胞分泌,可激活補體,發揮抗腫瘤和免疫作用,其水平降低提示病情惡化。經過現代藥理學檢驗,當歸中的藁本內酯成分能夠抑制腫瘤細胞和T細胞活性,提高患者抗腫瘤能力;黃芪多糖和黃芪皂苷可增強機體體液免疫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從而加強患者的免疫功能[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香砂八珍湯聯合品管圈護理可提高消化道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
綜上,香砂八珍湯聯合品管圈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消化道腫瘤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營養狀況,同時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