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冬秀 陳青華 劉玉華
1.江西省贛州市醫療急救中心急救科,江西贛州 341000;2.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人民醫院消化感染科,江西贛州 341100;3.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贛州 341100
急危重癥孕產婦由于其病情復雜、兇險,一些接診醫院由于處置能力及設備有限,往往需轉送至有條件的上級醫院救治[1]。但急危重癥孕產婦長途轉運風險大,在車上產婦易出現乘車疲勞、暈車、焦慮、恐慌、進食等諸多不便,使產婦在救護車上較醫院病房內而言,更易出現病情變化[2-3]。如果處理不當極有可能造成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因此,加強對降低急危重癥孕產婦長途轉運風險的探討和相應對策意義重大,以后在轉運急危重癥孕產婦的過程中大大降低孕產婦及圍生兒的并發癥及不良事件發生,關系到一個地區醫療水平問題,更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4-6]。目前國內長途轉運急危重癥孕產婦方面無相關指南,規范性指導性著作少,所以探討如何降低急危重癥孕產婦長途轉運風險意義重大[7]?;诖耍狙芯繉档图蔽V匕Y孕產婦長途轉運風險的措施進行分析。
回顧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的贛州市醫療急救中心進行長途轉運的60 例急危重癥孕產婦的臨床資料,按照長途轉運護理模式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 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組中,年齡20~42 歲,平均(31.63±1.46)歲;孕齡20~42 周,平均(35.68±1.71)周;初產婦11 例,經產婦19 例;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對照組中,年齡20~43 歲,平均(31.61±1.51)歲,孕齡20~41 周,平均(35.65±1.68)周,初產婦10 例,經產婦20 例;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產婦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參與本研究;②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以及認可。排除標準:①不配合護理人員工作;②資料不全。
對照組產婦根據常規的轉運模式,進行出診安排,不會將人員以及車輛進行固定,每次出診的時候,根據產婦的病情準備針對性的物品,并且在轉運過程之中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研究組出診人員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產婦干預措施,具體如下。(1)轉運前準備工作。①運前充分的風險評估:從孕產婦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呼吸支持、循環支持、主要臨床問題及轉運時間六方面進行評估,確定轉運的分級及所需配備的人員和裝備,以實現資源優化、安全轉運。關注產婦轉運過程中的主要臨床問題,依據產婦病情可能出現的最高風險,按相應分級進行轉運人員和裝備的準備,并選用充分有效的應對手段,以保證產婦轉運安全。②運前充分準備及預處理:第一,檢查車上儀器設備性能情況。如有功能不在位的立即更換,確保途中儀器設備正常運行。第二,統一氧氣標準接口。第三,出發前除帶常規急救設備及藥品外,還要根據病情帶好婦產科設備及藥品。③加強出診人員專業化知識和安全轉運的教育:第一,派經驗豐富心理素質強的醫護人員出診,駕駛員先檢查車輛及熟悉路線,保證車輛正常運行,路線暢通。出診護士對產婦進行二次評估,了解產婦病情狀況危重情況,制定相應分級。第二,出診護士在產婦轉院前協調相關車輛就位情況與車載設備使用情況。第三,高年資護士對低年資護士進行日常指導教育,細節性的優化。第四,開放學習室與模型,每周統一進行模擬訓練,查找相關不可見問題與需要優化的細節,積極壓縮轉運時間與整頓統一安全轉運流程。第六,對醫生配合流程校準。④規范轉運制度,優化轉運流程:對于急危重產婦,應建立急診綠色通道,進行優先檢查,保障轉運時間得到縮短,并且制定危重產婦科學的轉運流程,做好相應的轉運突發事件進行預案,在轉運之前確定相應的轉運指征,例如是否攜帶關注的相關病例、檢查單以及住院單,是否配備搶救藥物與設備,選擇直接以及安全的路線進行轉運。(2)轉運途中的對策:主要針對轉運過程中病情變化因素,此因素為重中之重,急危重癥孕產婦病情多變,常見有血壓異常波動、心律失常、心動過速或過緩甚至心跳驟停、呼吸頻率節律異常甚至呼吸驟停,子癇發作往往導致意識改變、煩躁、抽搐等,還有在車上分娩的,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處理變化,產科出血孕產婦需盡快給予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對癥治療,妊娠合并心臟病孕產婦中心力衰竭的產婦給予擴張血管及強心利尿,妊娠高血壓孕產婦需控制血壓,防止子癇,一旦出現子癇需利尿、解痙降壓、控制酸中毒,一旦抽搐需鎮靜、解痙降壓控制抽搐,前置胎盤需加強宮縮,先兆早產需抑制宮縮,同時囑司機快速平穩轉運,給予產婦心理支持。產婦在進行轉運過程中,應盡可能保持車速平穩,且防止出現顛簸等問題,在上下坡時候,產婦的頭部應始終保持在高處端,避免產婦出現不適感。另外應注意產婦的保暖,對于不安、焦躁的產婦,應使用約束以及鎮靜,避免產婦出現墜落傷。在轉運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產婦進行足夠的心理關懷,穩定產婦的不良情緒。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做好途中的病情記錄,例如產婦在途中的檢測指標數值,以及意識活動狀態,以及在治療期間所檢查的結果。(3)轉運后快到達接收醫院時:提前半小時打醫院急診科電話,做好接收準備,如有需要則走綠色通道直接送達科室,做好書面交接工作等。對于急危重患者,應建立急診綠色通道,進行優先檢查,保障轉運時間得到縮短,并且制定危重患者科學的轉運流程,做好相應的轉運突發事件進行預案,在轉運之前確定相應的轉運指征,例如是否攜帶關注的相關病例、檢查單以及住院單,是否配備搶救藥物與設備,選擇直接以及安全的路線進行轉運。
對急危重癥孕產婦及圍生兒的并發癥、不良事件發生率、途中病情變化率、轉運成功率、圍生兒死亡率、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等指標進行研究分析。①觀察兩組急危重癥孕產婦及圍生兒的并發癥(產后出血、子癇、先兆子癇以及胎盤早剝)和不良事件發生率(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以及宮內發育遲緩)。②觀察兩組急危重癥孕產婦途中病情變化率、轉運成功率、圍生兒死亡率。③觀察兩組急危重癥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早產、流產、死產)。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
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及圍生兒的并發癥總發生率和不良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n(%)]
研究組產婦途中病情變化率、轉運成功率、新生兒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轉運情況的比較[n(%)]
研究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的比較[n(%)]
急危重癥孕產婦的病情復雜多變,隨時可能發生各種并發癥及風險,甚至危及母兒生命,目前進行轉運過程中,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為急危重孕產婦提供更加高效以及科學安全的流程,使急危重癥孕產婦得到更好的救治,進一步提高轉運救治以及轉運工作效率,實現高效化、完善化以及規范化的護理措施,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保障母嬰安全[8-10]。
一般情況下,產婦在出現急性變化前,其各項生命體征都會有所變化,例如產婦的血壓、心率以及呼吸頻率等。產科危重癥由于發生較為突然,且產婦的病情變化速度快,極易導致產婦及胎兒的安全受到威脅。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其各方面臨床指標都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轉運途中實施干預對策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中心醫護人員應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重視產婦安全的轉運,加強相關專業知識能力,病情分析能力[11-13]。另外,還應加強醫護駕多方位的合作,實行“頭腦風暴”,轉變自身的思維模式,具有批判性思維,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加強對產婦的監管。保障長途轉運的安全性[14-15]。應注意產婦的保暖,對于不安、焦躁的產婦,應使用約束以及鎮靜,避免產婦出現墜落傷[16]。在轉運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對產婦進行足夠的心理關懷,穩定患者的不良情緒[17]。孕產婦的??漆t護人員,應對產婦進行評估,有預見性的準備針對性較強的急救物品,做好危重癥產婦轉運前以及轉運中的預處理,對產婦的情況進行細致觀察,不僅可以為產婦早期確診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還可以及時發現產婦是否出現嚴重并發癥,在產婦病情出現急驟變化時,為搶救產婦生命贏得更多的時間,實現規范化、高效化以及科學化的救護措施。除此之外,醫護人員還需要做好轉運途中的病情記錄,例如產婦在轉運途中的檢測指標數值,以及意識活動狀態,以及在治療期間所檢查的結果。對于轉運過程中已臨產的危重癥孕產婦,在進行轉運過程中,應詳細記錄胎心、宮縮甚至先露下降、宮口開大等產程的進展狀態。若在轉運過程中出現病情變化問題,應采取停車急救處理。劉文彩等[18]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縮短救治時間,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因此在后期對急危重癥產婦實施轉運工作時,應做好轉運前以及為轉運中的預處理,其也是保障產婦與胎兒安全,降低風險的一項重要措施。急危重癥接診醫護需提前實施嚴格化、科學化的培訓措施,進一步提高其應急能力,在實施急診救護中,可以對產婦病情的改變進行分析以及判斷,使用熟練地技能技巧,實施搶救以及相應護理措施。危重癥孕產婦在實施轉運過程中,是目前接診以及搶救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完善的救治流程,健全的搶救措施,是保障產婦與胎兒安全,節省搶救時間,降低圍生兒與產婦死亡率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轉運途中實施干預對策對急危重癥孕產婦長途轉運有重要作用,提高醫護駕的安全意識,預防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同時也能及時控制已經發生的不良事件,提高長途轉運的效率及質量,有效降低轉運途中病情變化率,并且進一步提高轉運成功率,為救治急危重癥孕產婦提供更安全的轉運,從而進一步提高急危重癥孕產婦及胎兒的救治率,保障產婦與胎兒的安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