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月峰
摘 要: 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地域密集的人口,孕育著質樸的民俗文化,在眾多的文化傳承中顧家花饃以民眾的口碑和精美的造型得以完整的遺存和傳承。豫東民間美術以淮陽泥泥狗為代表的紅黃綠黑的色彩特點,融入到顧家花饃圖式特征中有異曲同工之妙,把中原的詭秘、質樸、吉慶、簡潔的風格淋漓盡致表達。本文探索把經典的民間手工藝術與計算機美術設計相結合,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創作手段,運用到周口地域的民間美術優化中,以高校和民間傳承人互動融合從而創新提升相互支撐,形成地域傳承特色,讓民間美術產品更具有時代特征。計算機美術設計融入是保護和發展民間美術傳承,也給有進取精神的院校美術設計人才提供了一個實踐創作平臺,用專業知識服務于地域傳統文化,拓展了民間美術種類為傳承創新提供保障,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生活優化融合。
關 鍵 詞: 美術設計;民間美術;顧家花饃;融合
周口位于河南東南部,是典型的傳統手工藝集聚地,曾經以水運為主公路交通閉塞,經濟落后,人們多以田間勞作和手工藝打發日常空閑,遺存保全下多種形式的民間手工藝,顧家花饃就是其中之一,基礎造型似葫蘆樣的小白饃,為了喜慶頂端點上紅色點,底部有胚胎揉搓時留下的“S”走向的旋紋稱,因地處老子故里本地人又稱之為太極八卦紋,體積較小高只有6厘米,圓底直徑約2.5厘米;顧家花饃種類繁多,有十二生肖、獅子滾繡球、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吉祥寓意的造型,裝飾風格有較強的地域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周口人的生活日新月異,計算機應用在各個領域,我們嘗試用計算機進行美術設計再運用于民間手工藝中,使新時代設計理念得以彰顯,讓傳統經典更好的傳承、貼近現代生活、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青年一代的責任,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顧家花饃的現狀
顧家花饃依然延存著幾百年前的家庭作坊形式,原本多用自制的地鍋,篦子,蒸籠,現在的制作工具有很大的改進優化,但工藝流程沒有大變化,仍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傳統特色。在九十年代以前農閑季節是生產制作季節,現在的顧家花饃隨著市場的需求,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進行不同種類的包裝,生產銷售的旺季在陰歷年前,家家作坊都日日不停地制作,為了供應臘月的旺銷,家家包裝精美,有獨立包裝的精品單件,也有成套包裝的十二生肖套盒。規模較大的傳承人,更是應有盡有[1]。
依托周口淮陽的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廟會等民俗活動,帶動了民間藝人相互依存、融合交流、展示借鑒,為民間藝術的傳承和遺存本性完好的保存創造了平臺。從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生意興隆,顧姓家族開始雇用外姓人,沈丘老城鎮上現在做顧家饃的近百家饃店,除了顧姓外,還有李、趙、張、岳、陳、等6個姓氏。經營者一多,有了競爭反而提高了顧家花饃的社會認知度,買方市場對工藝的需求促使產品往精致化發展,有經濟頭腦的商家開始吸納年輕人改進工藝、嘗試批量生產,以顧家第十八代傳承人顧三紅為代表的從業者注冊了商標,參加各類展示會,優化工具,讓專業人士參與包裝設計、產品優化、積極對接專業院校師生進行計算機美術設計融入,促進民間美術現代設計感融入,特點鮮明的精致化包裝、網絡化運營等優化方式使傳統民間美術煥發了勃勃生機[2]。
二、計算機美術設計融入對顧家花饃裝飾風格影響
在顧家花饃4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造型夸張、生動擬人、鮮艷奪目、色彩吉慶、制作精巧的裝飾風格,計算機美術設計理念的融入提升顧家花饃的形式美特征,讓經典的傳承更富有活力。
(一)造型的裝飾抽象美
在造型的裝飾表現上現代的顧家花饃簡潔、單純、明快,用隨著造型變化的抽象線條,傳遞制作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審美取向,使作品更具新時代特有的渲染幸福感和藝術感染力。在顧家饃的造型中,頭和身比例皆進行抽象和夸張,經過不相稱的藝術處理,如同漫畫的風格,給人以夸張而無不實之感、寫實又無造作之態,極具抽象美。
(二)紋樣的程式化美
如今的顧家花饃紋樣的圖案化與程式化更強。在美術設計理念融入后,紋樣的處理經過了設計融入,對點、線、面的綜合運用更科學合理,程式化的符號語言使這些圖式、紋樣形成了地域特征語言,更凸顯出本地域民間美術城市化的紋樣風格。
(三)色彩語言配置美
通過計算機美術設計優化后的顧家花饃色彩語言極具配置美的典范。用色純度高致使艷麗濃烈、飽滿,注重色塊并置點線面關系,視覺沖擊力大達到極強的裝飾效果。熱烈吉祥的色彩語言,給受眾心理暗示,起到增添生活一抹亮彩的引喻,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光有大紅大綠不算好,黃能托色少不了”,基于這些民間諺語顧家花饃多以黃為底色,大面積的黃色上配置以小面積的點、線,以黑色、綠色、紅色等顏色不同比例的配置使整體的色彩效果更加趨于統一與和諧,與人們驅邪去災追求幸福平安的心理相一致,以色傳情達意,用色彩的配置美滿足人民追求大吉大利、祈福求祥、發財平安的心理。
三、計算機美術設計融入民間美術顧家花饃的影響分析
計算機美術設計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創作手段,在計算機高度普及的今天,運用科技駕馭表現形式的電腦美術應運而生。顧家花饃根植于中原民間文化的沃土,其文化內涵、藝術形式體現了豫東南周口地區人民的宇宙觀、審美觀,既在造型、紋樣、色彩等方面,體現出了地域民間美術創作者獨到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也反映出了老子故里豫東本哲學思想陰陽相合化萬物,萬物生生不息。計算機美術設計的融入給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創作優化帶來的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新的契機。在當前文化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周口民間美術發展影響地域文化轉型,觀念的更新是轉變的切入點,本文依據“在實操中發現問題--進行問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和對策”的思路展開融合研究。從分析民間美術的遺存發展中的不足找問題,在高校對口人才培養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加以實踐應用,推動民間美術設計、創作方法的變革。
計算機美術設計的融入使這些世代相傳的民間藝術樣式煥發時代特色,積淀了地域民間文化心態與原始的審美觀念,逐步形成了周口獨具特色的新時代民間藝術特性,體現了區域民間美術的個性。
參考文獻:
[1]張藝.獨具民間藝術特色的沈丘顧家花饃[J].裝飾,2010:10.
[2]高珊珊.民間面塑的文化內涵——河南沈丘顧家饃個案分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