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萍 王亞韶
摘 要: 自經濟轉型以來,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傳統的設計在科學發展的今天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的需求,而質感是材料本身的載體,是產品呈現給人的第一印象。本文主要闡述材料的自然質感與人為質感以及人對于材料的視角質感和觸覺質感,進一步探討材料質感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原則。
關 鍵 詞: 材料質感;產品設計;運用原則
質感是材料表面各可視屬性的結合,材料的色彩、紋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發光度等。質感的表現要根據不同物質的物體所具有的視角特征,如亮與暗、粗與細、軟與硬、透明與不透明等對比分析的表現。由此可見,質感可直接決定產品的價值,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材料的質感
材料的質感有很多種,對于質感的種類也沒有辦法去進行歸總。以衣服為例,棉的上手摸就會很軟,麻的就很輕,絲綢就很順滑,抑或部分材料的質感較硬或者其他感覺,這種就可稱為衣服的質感。我們的POP也是有很多的質感,所以它不是指一個感覺或者兩個感覺,而是很多種。例如好質感的家具,中西融合,材質混搭,人們在表達材質時,不能總是用“一堆木頭”來形容。為什么許多產品會感覺土氣難看,是因為材料單一[1]。好質感一定是材料之間的碰撞,就類似于化妝,需要佩戴首飾、裝飾物,所以好產品既要有東方氣質,又要有國際時尚,因此,產品在材料使用上,既要有東方材料,又要有國際材料,兩者之間發生碰撞,實行混搭風格。在材料互搭之間,工藝之間,它的美就會自然流露,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美。材料的質感就是給人的初印象,即通過材料的質感對于人心理的映射產生的感覺,換言之,材料的質感就是產品的外在表現形式,通過造型與工藝對產品進行加工,工藝以材料為載體呈現出來的紋理或圖案就是材料的質感。質感從宏觀角度來分類,可以通過材料自身分為自然質感和人文質感,通過人的感官可以分為視角質感和觸角質感。
二、自然質感與人為質感
自然質感與人為質感基本上可以概括所有材料質感的分類,也是最為直觀的材料質感分類方式。自然質感是材料的物理特征,用來區分材料與材料之間不同特征的基本依據。例如竹子,它自身就帶有天然質感,用來制造水杯,茶葉筒、席子等,它的自然質感就是天然生長而來。而后期的圖案、造型、紋路等工藝加工就屬于人為質感。又如木質地板,木材本身來源于森林樹木,經過后期的加工制造家具,如香山紅葉、南洋迪克等大公司,都是以紅木家具為主,木質地板也是來源于木材,同家具一樣,這些木材都是天然自帶的質感,后期按照需求進行加工,制造出不同的花紋,產生不同的用途。自然質感還包括大理石、玉石等,雖然后期有一定的改進手段,但是材料質感屬于自然質感,后期只是進行加工,并沒有改變材料原有的質感。人為質感除了對于自然質感后期的加工改造,還包括部分人造材料,例如PC管子、人造皮、玻璃、塑料袋等,這些材料在生產的過程中完全通過人為加工,并沒有天然成分,因此從本質上說屬于人為質感。總而言之,自然質感就是材料開采過程中材料自身天然帶來的質感,人為質感就是后期的加工或者純粹依靠加工而來的材料質感,二者在用途上沒有好壞之分,均可以帶來較強的產品使用體驗。
三、視角質感與觸角質感
(一)視角質感
材料的視角質感,顧名思義就是人的眼睛看到的材料外觀具體的紋理、光滑度、色彩等,透過視角感對人的第一體驗,也就是對于材料的第一印象[2]。視角質感也是最直觀的質感,可以通過視角對于大腦迅速傳遞信號,來對于產品的性能進行信息的處理,敲定產品的價值。例如購買產品的過程中,首先通過視角質感對于產品進行定位,取決于是否進一步了解產品,如購買玉鐲子,首先要看玉石的成色、種水、亮度等,有意向的時候才會通過光打來進行小范圍查看,來觀察玉石的折射率、反光率、石紋、柳裂的情況,通過考察以后對于玉鐲子進行定價。這個過程就是視角質感,由視角感將所掌控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通過產品的實際情況對產品價值進行定義。
(二)觸角質感
觸角質感主要依靠產品的成分進行衡量,沒有視角質感那么直觀,需要通過觸摸對產品進行質感定義。產品的觸感是人對于產品質感衡量的內在標準,視角掌握的是產品的外觀,而觸角掌握的是產品內在成分。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觸角質感,帶給人的心情也是不同的,例如在觸摸玻璃門、絲綢的時候,手感極其順滑,物體的表面沒有阻止手指持續觸摸的粗糙感,規則整齊的特性帶給人的心情也是極好的;如觸摸亞麻面料的服裝時,雖然帶給人沒有絲綢那么順滑的感覺,但是亞麻面料較輕的質地也會引起人們的喜愛;如觸摸巖石表面或水泥墻壁的過程中,其粗糙或凹凸不平的表面帶給人的感覺是極其煩躁的,在觸摸的過程中沒有想繼續觸摸的欲望,對于這種質感也會產生極強的反感心情。觸角質感在設計產品中對于黑暗的環境極其有益,例如房子里面的開關設計,人們在漆黑的環境下去觸摸燈的開關,在這個過程中視角質感是沒有作用的,只能依靠觸角質感,因此開關設計一定要在觸摸的狀態下第一時間找到,根據不同的觸摸質感科學合理搭配設計,豐富產品的質感傳遞。
四、材料質感運用原則
(一)合理性原則
合理性原則是材料質感運用的首要原則。在產品設計中,材料質感的運用不僅要符合美學原則,還要符合科學性、合理性原則。產品設計所使用的材料質感種類不可過于繁瑣,過多的結合在設計理念上是難以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的,也不符合大眾審美。就像國外大師的畫作,最高端的作品往往配色最少,設計主題也很明確,這樣的畫作就很受歡迎,因為他抓住了視角質感,人們在觀看畫展的同時,極易受到視角質感的支配。材料質感在產品設計運用上,也是同樣的原理,材料質感的運用必須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合理化[3]。如同電腦配套的鼠標、鍵盤就屬于材料質感設計的合理性原則,在設計上對于視角質感與觸角質感都有所參考,符合人們對于產品的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產品在設計上都符合視角質感和觸角質感。例如某牌游戲機,當代的游戲機設計既符合視角質感,有符合觸角質感,對于材料的運用也極其合理,屏顯完全參考電腦的數值,護眼模式也較先進,按鍵在傳統的設計上進行了創新,選取了數控按鍵,內置電路板,對于速度有一定的保障,再就是整體機身,全方位采用鈦合金,在觸摸質感上做到了極致,機身也極其美觀,符合美學特征。因此在產品設計上,對于材料質感的使用必須符合合理化原則,才能實現產品自身的價值。
(二)主從性原則
主從性原則,通俗來講就是在產品設計中,材料質感的把控必須要有主有次,對于產品的設計應注重主體與簡化的比例。主從性原則就是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適宜大范圍優化,對于不常使用的區域可適當的簡化,繁簡搭配,要求每一處設計都應該恰到好處,體現產品的美學要素。例如衣柜的設計,通常里面與外面有一定的差異,外面以主打色彩為主,里面是統一的原木色或白色,這就是在材料質感的設計運用上符合了主從性原則,通過不常用區域的簡化設計,反而襯托出了外觀的視角質感。主從性原則對于現代拼接風設計很有幫助,部分人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喜歡簡歐輕奢風,家具的選擇也多是拼接元素,裝修設計上全面引用主從性原則,使室內的設計獨具一格。因此設計高端產品首先考慮主從性原則,對于材料質感在色彩方面嚴格計算比例,合理把控,設計出來的產品一定極具高級感。筆者認為蘋果筆記本電腦的設計在機身配色與logo的設計上,灰白配、黑白配設計極其簡約,但是卻又十分美觀高端,在鍵盤配色與logo配色都實現了主從性設計原則,且對于主色和陪襯色都嚴格把控,因此才會有那么高的銷量[4]。
(三)創造性原則
創造性原則是對于產品設計要求最基本的原則,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產品設計也要不斷的創新,探索符合時代需求的材料質感。材料是有限的,但是通過不斷的碰撞和組合,卻能生出無限的產品,在產品設計上,要敢于創新,勇于嘗試,利用設計師的專業水平和獨特的審美能力,科學利用創造性原則,打造材料質感的每一面不同風采。創造可使用傳統材料,也可利用傳統材料研發出新材料進行設計,在大膽的嘗試過程中,不能忽視了美學的基本原則,更不能讓作品失去了材料質感原有的美。創造性即是符合時代對于傳統的材料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變,通過設計打造全新的材料質感。創造性原則的實施,才能使產品在設計中不斷地生出新理念,能促使產品在市場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材料質感設計運用對于產品有著極大的影響,材料質感設計主要從人的視角和觸角兩方面傳遞信號,對于產品進行價值定位。材料質感主要分為自然質感和人文質感,通過天然的材料進行后期的加工體現材料質感的設計理念,進一步影響產品的美觀。本文主要分析了什么是材料質感,并探索出了材料質感運用的基本原則。
參考文獻:
[1]朱廣宇.皮革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運用[J].中國皮革,2012(12):97-98+104.
[2]趙巖昊.淺析產品表面觸覺設計對用戶體驗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9, 32(5):228.
[3]陳靜,李由,杜平.指尖上的感知——新媒體產品設計中材料與觸覺互動體驗研究[J].藝術品鑒,2015(4).
[4]王琪.淺析材料質感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J].西部皮革,2019,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