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
摘 要: 就現今的建筑設計發展情況來看,立體構成所涉及的范圍相對比較廣泛,已經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紐扣的造型、大到火箭制造及藝術館的設計等,這都是立體構成設計在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物,而立體構成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創造產生的一種新的形態。本文主要是從建筑設計的視角出發,并以此為基礎,針對立體構成在整個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相關內容進行陳述和說明。
關 鍵 詞: 立體構成;建筑設計
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由于立體構成在發展層面上有不同的類型,因此,對于該原理在實際過程中的應用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是通過建筑形態這一切入點進一步解析相關的內容和要素,然后通過一定的設計規律進行創造,進而在變化的過程中組成一種新的空間造型。
一、主要的概念分析
所謂的立體構成一般來說也稱之為空間構成,主要是從整體的設計到最終的形成,然后通過相應的材料為基礎,再根據力學這一原理,按照一定的規則創造出一種新的形態。而對于立體構成本身的形態要素主要分為點、線、面、體,在此基礎之上,通過一定的移動或者是旋轉、縮小、舒展、膨脹等方式,組成一種新的空間效果,能夠讓形態在面積上、比例上、方向上發生一定的變化,進而按照一定的法則進行新的創造,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強化人自身的動手及創造能力和發掘形態的創新思維方式。
二、主要的聯系分析
在以往有關于藝術設計類的專業方向上來說,立體構成是該專業在整個課程內容開設和學習中的重要理論課程之一。之所以要強化該門課程的學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深入分析,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后期建筑知識的思維方式和掌握強度。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立體構成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把控不夠,并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這就導致后期在進行具體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對于立體構成缺乏專業的基礎知識。只有強化對立體構成知識的理論學習,穩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后期在進行相關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才會有更多可以創造和發展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立體構成這一板塊內容的學習來說,是該專業所要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當前作為一名合格建筑設計師所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重要理論知識。因為通過對立體構成相關理論知識的進一步強化學習,有了足夠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建筑設計師在具體的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提供參考和依據。對于立體構成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主要包含的是其造型、形態、空間、比例的大小等方面的學習,并加以動手、設計和制作。除此之外,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立體構成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密切。一般來講,建筑設計本身來說也是屬于立體構成的,只不過這種構成在實際生活過程中主要是以一種實物進行體現。因此,通過對立體構成的有效滲透和融入,進而使得整個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更加的美觀。在當代建筑設計形態中,對于任何建筑風格來講,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立體構成這一表現手法,進而為整個建筑空間的構成呈現出更加的豐富的設計美學。與此同時,通過立體構成的點、線、面、體相關元素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充了建筑本身所要表達的實際意義和價值[1]。
三、針對立體構成元素的應用分析
首先是點的應用,比如上海世博會中丹麥國家館的建筑設計,主要是以點作為整個建筑的重要設計元素。丹麥館采用的是兩個螺旋式的圓環進行上下疊加,這就導致整個建筑的實際造型相對比較簡潔、明了,沒有用過多的色彩或者是圖案進行裝飾和表現,只是在整個建筑的表面運用一定的點形元素進行點綴和填充。對于這些點來說,并不是進行簡單的排列,而是在局部利用漸變和規律的基礎之上進行表面的點綴,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彌補了由于點在整個表現過程中的單調感。[2]與此同時,大大地發揮了點的集中表現效果,這為整個建筑的外觀呈現更佳的視覺效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點是整個立體構成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整個建筑空間過程中是一個相對比較小,也是最基本的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靈活性、變化性的特點,這也是當前很多建筑設計師在其設計過程中的所喜愛的元素。在實際的建筑設計應用的過程中,點的形態變化比較豐富,不管是圓形還是不規則的形狀;另外點可以是二維的點,也可以是立體的點,結合立體構成的空間立體裝飾,把點形元素拓展,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具有很強烈的設計效果,能夠賦予建筑更多新的形態,在其應用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一般來說,對于一件藝術建筑作品的欣賞,最主要的目光集中在點型元素,通過點構成面,加以立體效果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賦予建筑作品新的藝術表現。[3]
其次是線的應用,線是當前整個建筑設計發展的重要的裝飾形式,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也是當前很多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具體建筑設計構造的重要元素,在很多的建筑物中都得到了極大的利用。比如說柏林猶太人博物館,對于這類標志性的建筑,有關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線的方式呈現一種被動、壓抑的思想感情。整個建筑在其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曲線,一些雜亂的碎片,給人一種極強的視覺感受,讓參觀者在進行觀摩的過程中,對這種建筑形態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進一步體會到當時猶太人在整個戰爭過程中絕望的表情和掙扎的情緒。線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形態上的變化也相對的比較多,比如說直線、折線、曲線等。由于不同的線條在表現的過程中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因此,能夠給人更多的視覺體驗,在很多建筑設計大師的作品過程中,都運用線的這一元素進行裝飾和設計,進而賦予了建筑作品本身更多的驚喜。
再次是面,對于任何一個建筑來說,由于面的表現形式不同,因此,所呈現的視覺效果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通過面的運用,能夠給觀者一種空間上的拓展體驗,使其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思考。
最后是體的應用,由于這一元素的特性,能夠給人更加直觀的空間呈現,在很多的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設計師主要是通過體積和空間的優化,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感,然后通過多種手段,在空間形態上結合立體構成設計的應用賦予了整個建筑更多的效果和感官上的刺激,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
四、主要的應用分析
(一)空間圍合
北京2008年奧運會體育館中對于鳥巢的設計,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主要是采用了現實構成的方式,其體育場坐落在公園的正中央位置,整個場館的設計像一個框架形態的容器。不同位置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新的形體表現,結構在其設計的過程中像一個鳥巢,而體育場的本身的空間效果來說,具有很強的創新性,但是又相對簡單典雅,因此,成為整個奧運會舉辦過程中的標志性建筑。
(二)韻律漸變
這種組合的應用最突出的就是法國有名的朗香教堂。這種教堂的設計運用在設計的過程中有著其獨特的造型,比如說像浮在水面上的鴨子、人的雙手合攏的狀態。這種外觀上所呈現出的流線形態具有一定的韻律美,在整個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性,整個作品在呈現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這種組合的應用通常以力學的相關原理進行設計,進而產生一種新的視覺效果。一般來說主要是分為虛和實這兩種形態。另外,漸變的這種方式主要是要求結構造型相對比較相似,然后根據一定的變形或者夸張等表達進行新的創作,在整個形式上增添了新的變化。總的來說,由于類型的不同,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相互包含,相互滲透,進而在不同的作品過程中有不同的呈現效果。對于大多數的立體構成建筑作品來看,主要體現在多種手法的結合運用,進而在此基礎之上給人呈現更加生動的視覺感受[4]。
(三)變異組合
在紐約美術館,不規則的結構組合,通過對變異組合的利用,對建筑本身結構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其形式與以往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建筑模式和風格。通過對這種組合的設計應用在無形之中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從整個建筑的彎曲和變形中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另外,不規則的形狀變化將整個博物館具象的呈現效果達到了最佳。所以在立體構成原理中,通過這種不規則的變異組合設計,能讓建筑形體本身的構成方式產生巨大的變化,使得整個建筑的形態及內容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
五、結語
立體構成在建筑發展的過程中運用范圍比較廣泛,同時,由于立體構成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我們必須要積極主動地去結合立體構成上的一些原理,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不斷學習、探索、發現,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作品中能夠有所體現和突破。
參考文獻:
[1]牛波.景觀園林設計中立體構成要素的應用與形式分析[J].環球市場,2016(14):101-101.
[2]唐姣,徐慧.立體構成中點、線、面視覺元素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7(21):144-144.
[3]雷瑩.立體構成在室內與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7(3):155-156.
[4]王勐,鮑玉潔.淺析立體構成在居住空間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河北畫報,202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