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 要: 為了滿足養老社區的建筑要求,需要對其空間進行優化,可以在人文關懷等層面,對其進行分析,從多角度出發,實現對養老社區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然后在此基礎上,積極采取措施更好地改善養老社區的空間,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實現對當前養老社區的現代化建設,從而為養老人員提供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
關 鍵 詞: 養老社區空間;優化設計;探究
如今,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養老社區空間是保證老齡人口生存質量的基礎。但是,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養老機構設計方式并不合理。因此,在此背景下,需要采取措施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合理化設計,從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等角度出發,改善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質量。
一、養老社區空間設計的現狀
雖然大多數的養老機構和社區已經加強了對建筑結構的設計,但是其空間利用率并不高,并且在一些民辦的養老機構中出現資金不足等情況,在具體的設計中并沒有充分體現人性化等設計理念,這會導致老人在此空間中出現情感上的問題,長時間下去,老年群體在其中并感受不到足夠的愛和溫暖,孤獨自卑感會不斷增強[1]。
因此,為了給老年人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需要對養老機構居住空間有一個新的設計,可以參照法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養老社區空間設計風格,對具體的養老社區設計方案進行優化。
現如今,我國老年人越來越多,目前的養老服務設施并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對已建成的養老社區和老人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調研,及時發現在社區步行空間中的問題,優化養老社區空間流程,可以結合具體的要求,對養老社區步行空間進行多角度的優化,通過對不同設計的整合和分析,及時發現空間設計中的問題。同時,在對養老社區空間的進行優化設計時,還需要綜合考慮道路環境和綠化景觀,加強對這些內容的有效應用,進而保證此部分內容空間設計的有效性和特殊性。
二、養老機構空間設計的主要原則
(一)滿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滿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是養老社區空間設計中的主要原則之一,要想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需要對此部分內容進行合理化設計。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正在不斷退化,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容易感到疲勞,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也會不斷下降,一些老年眼疾患者在較暗的環境下更無法辨別事物。老年人的敏感度在嗅覺和聽覺上也會出現退化的情況。在行走上,其主要表現為步距縮小,所以在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設計時,可以設計一些扶手等輔助老人行走的東西,結合老人身體不同方面的變化,為他們的生活提供更舒適的空間環境[2]。
(二)人心理需求
除了生理上的需求,設計人員在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優化時,還需要考慮老年人在生活中的心理變化。我們在對老年人的心理變化情況進行觀察時,會發現他們精神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并且他們在情緒上并不穩定,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他們就非常容易出現焦慮和孤獨感。
所以,在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設計時,應為他們提供更加安全安靜和休閑的環境,消除他們的孤獨感,給予他們關懷和理解。對整體的居住空間進行優化和設計時,還需要注意色彩和材質等內容,消除老年人在生活中的不良心理。
(三)感受親情場域化
在對當前的養老社區空間進行設計時,需要明確老年人所需要的并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場地,更是提供情感交流的主要場所。因此,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設計時,應為他們提供家庭聚會空間,讓其更富有人情味,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3]。
實現對養老社區空間的情感化設計,還可以讓老人在社區居住的過程中享受親情帶來的歡樂,消除他們的不良心理,積極鼓勵老人在生活中自主,為他們營造出家人和朋友圍繞的氛圍,更好地改善他們晚年的生活質量。
三、養老社區空間優化設計的措施
(一)實現對公共空間的生態化設計
養老社區的內部和外部空間需要對其進行仔細整合,通過運用廊道對其進行合理化設計,在他們活動的場地鋪大草皮和種大樹等,主要目的是激活老年社區,還可以積極鼓勵老年人參與到社區的設計中,對所有的空余空間進行優化。除了要開展相關的栽植等工作,實現對公共空間的生態化設計。這樣老年人在生活中還可以感受到鳥兒鳴叫等各種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老人對生命有一個新的感悟,預防他們在生活中出現不良反應。在這種環境中,老年人還會感受到強烈的存在感,或者是自己生命的過往軌跡,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4]。
例如,在對葡萄牙蓬利馬老年公寓的設計特點進行分析時,需要明確此項目的建設內容,其主要是圍繞庭院進行設計的,并且庭院中的公共活動區域也得到了優化,為老人的生活環境增添情感。因此,設計人員在對此部分內容進行設計時,要保留社區中的每一棵樹木,老樹的周圍還可以規劃成老年的社區交往空間,并且還需要讓老年社區的空間和樹木等生態環境為一體,對廣闊的視野和大草地等養老社區空間進行規劃,綜合考慮其中的內容。
(二)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優化設計流程
新時期,要想實現對養老社區空間的人性化設計,需要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充分應用,優化設計流程。
如,日本橫濱在對養老社區進行設計時,加強了對天然地貌的合理化應用,為戶外環境的合理化設計提供了條件。這種項目設計不僅對以前的養老院空間格局進行了優化和創新,還為老年人營造了“村莊”生活化的居住氛圍,老人們在此環境中可以感受到愉悅和舒適的公共景觀空間,能夠滿足老年人在生活中的多方面需要。同時,太陽城社區有著非常茂密的樹林,山地景觀的面積也是非常大的,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對自然環境破壞,還可以保證因地制宜措施的有效實施,保留更多的天然林地和綠化植被,實現對這種環境資源的充分應用。這種設計結構,在道路設計上還存在一定的要求,可以利用山地與樹林之間的關系,加強對外環境的優化。
在對我國現有的養老環境特點進行分析時,發現其是厚實的圍墻,形成封閉性空間,綠化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老人們的孤獨感。因此,在對養老社區環境進行設計,需要全面關注老年人的真實需求,從實用性等角度出發,對植物景觀進行合理化設計,可以在滿足老人們種植和養鳥等需求上,實現對養老社區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和服務,優化養老的社區居住環境。此外,還需要積極借鑒優秀的養老社區建設要求和經驗,為老年人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5]。
(三)空間的藝術化設計
以前的公共空間設計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養老社區發展的要求了,如果在此過程中不對老式傳統形態進行創新,會影響養老社區空間的有效性。這就需要對其中的空間進行藝術化設計,可以在走廊的旁邊設計一些座臺,或者是設計一些石紋石座椅,這樣設計結構不僅能夠增加老年人們之間的聊天機會,還可以保證空間設計藝術化。此外,在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設計時,需要將空間還原到原始性,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和親切的交往空間,強化老人的安全感,讓老人們的生活可以多些詩意空間[6]。
例如,日本的建筑設計師在對養老社區空間進行優化時,在其中增加了圖書館,結合自然環境的有效性做到原始性,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老人們產生更多的安全感,為他們提供更輕松和更好的生活空間,幫助老人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優化養老社區空間結構,加強對此部分內容的現代化設計,保證老年人有一個愉快的心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現有的養老社區設備和空間結構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們的生活需求了,需要對當前的養老社區空間進行優化,實現對此部分內容的現代化設計,將公共空間利用起來,加強老年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改善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海軍.社區養老設施功能空間現存問題與規劃對策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No.588(27):121-122.
[2]項志遠,易千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優化布局適應性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9):197-198+200.
[3]鄭婷婷.社區養老設施功能空間現存問題與規劃對策解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0,No.444(8):220-221.
[4]陳嘉琳.“互聯網+”背景下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研究[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20,v.10(2):318-320+326.
[5]趙子文.基于環境行為學的養老空間環境設計[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9,No.199(7):127-127.
[6]尚福民,劉夢笛.基于CCRC模式的養老社區建筑設計探究[J].居業,2019,(7):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