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是小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傳統的美術課程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背景下,一些教師雖然認識到了采用合作學習方式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此,文章對小學美術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6-0095-02
引? 言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新教學方式,目前已普遍運用于各科教學中。該教學方式堅持素質教育的“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之間開展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但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第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課程學習充滿興趣,就會從內心深處接受和喜歡這門課程,并有足夠的熱情去學好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特征。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合作學習,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擁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同時,在美術課堂上,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是為了同一個學習任務而學習,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1]。
第二,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自身潛能,發揮自身優勢。美術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課程,要學好美術,學生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具有創造性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合作學習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將學生從單一的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對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有重要作用[2]。
第三,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當前,一些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導致孩子不懂得合作和分享,團隊意識不強。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法,能夠加強學生間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臺,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從而提高其團隊意識。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分組不科學
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根據座位來劃分小組,并未考慮學生的基礎、特長等因素。這種傳統的分組模式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發揮其優勢,導致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不高,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合作積極性[3]。
(二)課堂紀律較差
合作學習是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成長的過程。因此,合作學習必須有良好的氛圍和紀律作支撐。但從目前來看,合作學習的課堂紀律較差。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課程,與其他課程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缺乏好的紀律,教師也未能有效引導,將導致學生難以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學生間常有矛盾
學生的矛盾多產生于合作初期,主要是因為合作小組剛剛成立,學生間缺乏默契,或在性格、成績、心理等方面存在差異,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和角度不同,闡述的觀點不一致,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存在差異,所以容易產生矛盾[4]。
(四)合作學習的時效性較差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知道怎樣和他人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合作,而不是盲目地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如今,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一般由教師來安排,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合作學習。這樣的合作學習僅僅是一種形式,無法真正落實,導致其時效性差。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科學分組和合理分配學習任務
要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前期進行科學分組是很關鍵的。在分組時,教師必須保證各小組的美術基礎、學習能力處在平衡的狀態。在分組時,教師可以使用不記名投票等方式選出小組長。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這種學習方式,從而更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合作時,教師要引導各組科學分工,可以從小組成員的基礎、興趣等角度出發合理分配任務。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創意給各個小組,讓學生通過手工、繪畫方式完成作品。在合作氛圍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例如,在教學“流動的色彩”這一內容時,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確保每個小組中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并要求各小組發揮想象力,用兩種顏色調出新的顏色,利用新的顏色完成美術作品創作。在學生合作學習中,筆者讓美術功底較好的學生做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共同進行創作和學習;讓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小組長協調組員間的關系,使小組合作過程變得更加融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都能積極觀察、動手操作,體會色彩變化之美,在實踐操作中提升自己的美術操作能力[5]。
(二)優化課堂小組討論環節
要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需要優化課堂小組討論環節,這是提高小學美術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要想讓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教師就要加強引導,依據課程內容制訂相應的任務和目標,再由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在課堂上合作討論,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合作學習是開放的,學生自主確定學習任務能夠發散思維,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另外,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必須融入學生的討論環節,以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提高合作學習實效性
為了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需要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和理解知識。在學習實物繪畫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某個實物,并依據自身的感受畫下來。在手工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為參考,發揮想象力,將其制作成手工作品。比如,在教學剪紙時,筆者先將學生合理分組,再告訴學生學校近期要舉辦剪紙展覽會。為了完成這一活動,筆者鼓勵學生出謀劃策,發揮想象力來制作剪紙作品,勝出的小組會得到獎勵。這一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為了獲獎而認真查閱資料、參與小組討論。這樣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美術教學的質量和合作學習的效率。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科學地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還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當然,教師應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和作用,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趙遠方,丁字華.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7,10(02):167-168.
李茂柱.分析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魅力中國,2018,16(02):1167-1168.
李曉東,任成廣.小學美術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探析[J].學子(教材教法研究),2017,19(07):92-75.
劉德任.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7,12(02):321-322.
黃冠恩,廖可明.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漫畫(學校體音美),2017,12(05):1325-1335.
作者簡介:王麗(1971.12-),女,江蘇徐州人,中小學二級教師,獲區級美術優質課二等獎、市級美術優質課二等獎、市級“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