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學
摘要:大腸桿菌是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的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可以危害多種牲畜動物,其中對雞造成的影響最為嚴重。大腸桿菌可以危害任何年齡和品種的雞,并且不同年齡的雞感染大腸桿菌后表現的臨床癥狀存在一定差異性。養殖管理不當,衛生環境較差,污染嚴重,糞便長時間堆積,有毒有害氣體增加,都會給大腸桿菌尤其是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繁殖、侵染傳播提供條件。該文探討大腸桿菌的發病原因、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關鍵詞:雞大腸桿菌病;發生原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34
The Cause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cken Colibacillosis
SHENG Wenxue
(Wandi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Laiyang City,Yantai Shandong 130000,China)
Abstract:Escherichia coli (e. coli)is a kind of conditional pathogenic bacteria widely existing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t can harm many kinds of livestock and animals,especially chicken e. coli can harm chickens of any age and breed,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ckens infected with e.colivary with age. Improper cultivation management,poor sanitary environment,serious pollution,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feces,toxic and harmful gases increase,will give e.coli,especially pathogenic e.coli breeding,inf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tiopathogeni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coli.
Keywords:chicken colibacillosis,caus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0引言
大腸桿菌病是雞養殖領域比較常見的一種細菌性傳染性疾病,具有極高發病率,對雞場造成的威脅較為嚴重。傳播流行途徑多種多樣,感染該種疾病后,所表現的臨床特征多樣化,可以呈單獨感染也可以繼發感染。在雞養殖產業發展期間,需要養殖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大腸桿菌的傳播特殊性,密切關注養殖場的各種傳染性因素和非傳染性因素,通過制定綜合性的防控措施,將大腸桿菌病的發生流行遏制在萌芽階段,保障雞群健康生長,減少大腸桿菌病發生流行對雞養殖業造成的不良影響。
1發病原因
1.1不規范藥物使用行為
很多養殖戶在大腸桿菌病防控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的用藥原則和用藥方法,不注重做好患病前的預防工作,認為控制大腸桿菌病只需要采用藥物治療即可,當養殖場出現傳染性疾病后,在沒有進行有效病原鑒定和藥敏試驗的基礎上,隨意使用抗生素治療,由于抗生素種類選擇不當,使用劑量不合理,病情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很多養殖戶存在盲目用藥違規用藥的行為,造成大腸桿菌病的耐藥性顯著增強,多種抗生素進入腸道中還會殺死多種有益菌群,使得胃腸道中的有益菌群嚴重失衡,給多種有害菌群的繁殖創造良好條件,造成越防治效果越差,死亡率越高。
1.2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響
近年,雞養殖產業迅猛發展,養殖密度增大的同時各種傳染性疾病表現出復雜流行的態勢,在很多家禽養殖領域普遍存在著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這些疾病雖然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發病周期較長或造成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是會對雞群的免疫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使得免疫能力顯著下降,容易繼發感染多種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此外,規模化養殖模式下,由于養殖密度較大,雞群排泄物相對較多,處理不及時很容易造成雞舍中的有毒有害氣體顯著超標,損害雞呼吸道黏膜,引發不同程度的支原體感染,最終造成大腸桿菌病快速傳播蔓延。
1.3養殖管理不科學
污染環境下有利于大腸桿菌病的繁殖傳播和侵染。當氣候出現突變,圈舍寒冷悶熱,潮濕不堪,通風不良,糞便堆積處理不及時,會造成圈舍中存在大量有毒有害氣體,使得雞的免疫功能顯著下降,引發大腸桿菌病的發生流行。在雞養殖管理過程中未做好雞舍的消毒處理,會增加大腸桿菌病和其他病毒細菌的感染概率[1]。此外,沒有做好嚴格的病死雞無害化處理,病死雞隨意丟棄,造成養殖區域受到嚴重的污染,給各種病原的侵染繁殖創造條件,雞群感染大腸桿菌病的易感性極大增強。
2流行特點
大腸桿菌病發生流行不受季節影響,從實際的發病情況分析,冬季和夏季是大腸桿菌病發生流行的2個高峰階段,任何年齡的雞均可以受到感染,特別是年齡較小的雛雞和育成雞感染后很容易出現與呼吸道疾病、支氣管炎、支原體相似的臨床癥狀,對雞群的正常生長造成嚴重威脅。大腸桿菌的寄主十分廣泛,能存在于飼料、空氣、飲用水污染的環境中,長時間存在消毒不徹底,污水清理不及時,均會造成大腸桿菌病的快速傳播蔓延。大腸桿菌在雞舍中的傳播速度較快,一旦養殖場有個別雞出現典型臨床癥狀,病原會迅速向著整個群體快速傳播蔓延。患病雞和帶菌雞是最主要的傳染源,病原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損傷的皮膚粘膜侵染。大腸桿菌也可以附著在種蛋中,通過孵化直接侵入到種蛋內部,造成孵化出來的雛雞天然攜帶大腸桿菌,垂直傳播是大腸桿菌病傳播的主要途徑[2]。
3防控措施
3.1妥善做好病原診斷
當養殖場存在疑似大腸桿菌病感染后,應立即將患病雞單獨隔離,并按照疫情上報制度,將養殖場的發病行為上報當地獸醫站,官方獸醫人員到達養殖場對養殖場的病情做出有效診斷。首先采集典型的病變組織進行染色鏡檢,如果是大腸桿菌病感染,能看到革蘭氏陰性染色的小桿菌兩端濃染,同時病原菌能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和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生長出2種顏色的致病菌的菌落形態一致。根據上述診斷能初步判定為大腸桿菌病感染,為了判定大腸桿菌病的致病性,應將采集到病料進一步的粉碎處理,制作成懸濁液注射到小白鼠體內,并設置對照組,能發現試驗組小白鼠在注射12 h左右會死亡,并表現出嚴重的肝周炎,在肝臟組織中能分離革蘭氏陰性染色的小桿菌,能判定分離得到的大腸桿菌具有致病性[3]。進行雞大腸桿菌病診療時,應對病原做出有效診斷,在嚴格診斷的基礎上,才能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防控。
3.2科學選擇藥物
在雞養殖產業中,大腸桿菌病絕大多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并且很多大腸桿菌病的菌株都屬于耐藥菌株,因為耐藥菌株對大多數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防治過程中,一定要針對某一菌株進行嚴格的藥敏試驗,篩選出敏感藥物,并且要確保敏感藥物不能長時間使用,輪換交替使用多種藥物,提高治療成效。此外,在很多養殖場中普遍存在大腸桿菌與其他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現象,不一樣的混合感染所表現的臨床特征存在較大區別。在對雞大腸桿菌病防治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嚴格的判定和鑒別診斷,根據混合感染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他藥物與抗生素聯合治療,有條件的還可以采集典型病變組織到專業的檢測機構,明確具體致病原,根據致病原選擇相應的藥物。
3.3強化衛生消毒
大腸桿菌在自然環境中大量存在,為減輕大腸桿菌對雞群造成不良影響,應勤打掃圈舍,確保雞舍通風良好,降低環境中大腸桿菌的濃度。養殖管理人員也需要充分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大腸桿菌都具有致病性,只有致病大腸桿菌能引發雞群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日常要做好嚴格的衛生消毒,消滅環境中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并輪換使用消毒劑,避免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消毒劑,控制好雞舍的溫度和濕度,加強通風換氣,控制合理養殖密度,為雞群營造一個健康舒適整潔的環境,減少應激刺激。
4結束語
大腸桿菌病是雞養殖領域比較容易發生的一類細菌性傳染性疾病,該種疾病在整個養殖場中快速傳播蔓延,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有效預防大腸桿菌病發生流行,需要結合養殖現狀,對整個養殖環境做出有效調整。深入分析造成大腸桿菌病在雞養殖領域傳播流行的原因,規范養殖戶的用藥行為合理,妥善免疫接種,保證雞群抗體水平達標,切斷大腸桿菌在養殖場中的傳播途徑,確保雞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艷英,張召興,郭家媚,等.雞源致病性大腸桿菌地方流行株外膜蛋白的制備及其免疫原性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19,41(11):1 141-1 146.
[2]王禮偉,梁晏,屈勇剛,等.一株雞源致病性大腸桿菌噬菌體的分離及其生物學特性[J].江蘇農業學報,2014(2):455-457
[3]陳曉浪,成大榮,朱善元,等.雞大腸桿菌毒力因子的流行病學及藥物敏感性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