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兵訪
摘要:近年來,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加快發展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養殖產業,生豬規模化養殖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生豬養殖由于成本投入少、周期短、經濟效益好等特點,深受當地養殖戶的青睞。但是很多農民對生豬規范化養殖的知識掌握不足,養殖體系不規范,生豬生長期間容易受多種傳染病的威脅,疫情快速傳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該文主要論述生豬養殖中常見疾病的類型和發病原因,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生豬;疾病;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68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Pig Diseases in Rural Pig Farming
WU Bingfa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Zhoujiaba Town,Kang County,Longnan Gansu 74650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Kang County,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pig breeding-based livestock breeding industry,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ve introduced a number of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pig breeding industry,pig farming on a large scale has been developed to varying degrees. Pig farming is favored by local farmers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investment,simple farming,short cycle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many farmers have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standardized pig farming,the farming system is not advanced enough,and pigs are easily threatened by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during growth,and the rapid spread of epidemics brings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the author firstly explored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common diseases in pig breeding in the area,and then propose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hoping to be helpful to colleagues.
Keywords:Rural areas,live pigs,diseases,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由于很多養殖人員養殖方法不正確,對豬病缺少科學的防治認知,生豬傳染病很容易在一個地區快速傳播蔓延,危及豬群豬的健康生長。
傳統養殖模式下,養殖戶往往只注重擴大養殖規模,未嚴格落實動物疫病防控機制,外來疫病傳入風險大大增強,各種傳染病在豬場中常常混合感染,呈現出新的流行特點,給疾病的診斷和防控帶來很大難題。因此,飼養管理人員應結合生豬發病的原因和、種類,做到對癥用藥,優化養殖環節,采用科學有效的飼喂方式,加強環境清理和衛生消毒,將病原扼殺在萌芽階段,防范疫情進一步傳播蔓延。
1常見豬病類型
生豬飼養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傳染病,這些傳染病通常是由寄生蟲、細菌、病毒感染引發的。從流行病學調查可以看出,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生豬養殖常見的寄生蟲類疾病主要包括球蟲病、絳蟲病、線蟲病;常見的細菌性傳染病主要包括副豬嗜血桿菌病、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和各種梭菌性傳染病;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疾病包括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病、傳染性胃腸炎、豬圓環病毒病等。從當前農村地區生豬養殖現狀來看,生豬傳染病的流行呈復雜化態勢,從單一的疾病轉變成混合型疾病,臨床癥狀復雜,給疾病的診斷、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此外,很多中小規模豬場存在生豬免疫抑制性疾病,這些疾病往往會導致生豬免疫功能顯著下降,即便進行了、免疫接種,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中和,使豬存在免疫空白期。如果豬場存在隱性感染,病例會持續不斷地向外排出致病原,使得豬場的病情呈周期感染、循環感染。
2病因分析
當前在廣大農村地區,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中小規模養殖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點多面廣。大部分養殖戶以家庭養殖為主,以庭院或者修建一個簡單的豬舍作為生豬養殖場所,每個家庭基本養殖4~5頭生豬。這種養殖方式雖然經濟成本投入較低,有利于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養殖戶的健康養殖意識較差,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教育,很容易在生豬飼養期間出現各種問題。特別是當外界環境突然發生較大變化時,會給生豬的正常生長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引發一系列應激刺激,降低豬的抵抗力。與此同時,如果飼料的營養價值較差,飼料中存在多種抗營養因子,發霉變質,也會造成生豬胃腸道菌群失衡,不利于腸道對飼料的消化和利用,導致病原微生物會在腸道中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影響到豬的身體健康。
許多養殖戶缺乏正確的養殖意識,不注重養殖環境的科學調整,飼養管理方案搭配不合理,發生疾病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造成了疫情的傳播蔓延。當豬場出現傳染病后,為了讓豬快速康復,縮短治療周期,他們往往會盲目使用抗生素和各種獸藥添加劑,導致生豬體內藥物殘留量顯著增加,破壞了生豬肝臟、腎臟等臟器組織的功能,從而影響到群體的免疫功能[1]。
疫苗免疫接種不當也是造成疫情傳播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多養殖戶對疫苗接種缺乏正確認知,也沒有認識到養殖場豬場各種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隱性感染疾病對生豬養殖業構成的威脅,在每年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接種期間,存在僥幸心理,不主動配合疫苗接種。養殖戶對各種疾病的發病規律掌握不到位,不能在疾病流行高峰期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范,加速了疾病的傳播蔓延,影響到豬健康。
3常見疾病預防措施
3.1完善養殖產業體系
現階段,很多中小規模養殖戶由于疫病防控意識不足,通常會將豬場建設在不適宜生豬生長的地方,這些地方環境極容易惡化,容易積水,給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因此在今后農村生豬養殖發展過程中,需要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有效調整生豬養殖區域地,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的養殖產業,并有效完善養殖系統[2]。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中小規模養殖戶集中起來,發展適度規模的生豬養殖合作社或養殖農場、養殖小區,將養殖戶手中的生豬集中起來統一養殖、統一管理、統一免疫接種,保證整個養殖行業更加科學合理,降低各類傳染病流行的可能,解決生豬疫病高發問題。
3.2創造良好的養殖環境
不論是集約化、規模化豬場,還是中小規模養殖戶,在發展生豬養殖之前,都需要對豬場的環境承載能力和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情況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和認知。良好的生長環境是生豬健康生長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點。因此在豬場規劃建造過程中,都應該秉持科學合理的原則,科學選址,為生豬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一般情況下豬場應該選擇建在地勢較高、通風良好,有利于動物防疫的地區,同時還應該綜合考量周邊的生態環境,不能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的破壞,禁止在生態脆弱的地區建造豬場。另外還應該確保豬場周邊有充足的供水、供電條件[3]。場址選擇完畢之后,還需要做好完善的功能區劃,保障整個區域干燥、整潔、無菌。豬場需定期消毒,做到及時清除豬舍糞便,將病原微生物扼殺在萌芽階段,同時結合季的變化,重點做好圈舍的通風換氣和保暖工作。
3.3強化飼養管理
管理不當一直是影響生豬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小規模養殖戶應做好針對性的管理工作,構建完善的飼養管理方案,嚴格按照相關流程管理,科學養殖。生豬養殖期間一定要結合豬的生長現狀,保障飼料營養全面,增強豬的抵抗能力。按照年齡、性別、來源的不同,做好地分群處理。加強疫苗免疫接種,尤其是應該落實每年春秋兩季的集中免疫接種制度,提高豬抗病能力。
4結束語
隨著農村地區生豬養殖不斷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加強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已經成為該領域的重要話題。飼養管理人員必須重視日常的管理,豬一旦發生傳染病,應該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防止疫病進一步蔓延,避免影響到其他豬的健康生長。另外在日常管理期間,還應該全面樹立科學防疫意識,妥善做好疫苗免疫接種,提高豬抵抗能力,科學搭配飼料,保證各個元素添加合理,為豬提供健康生長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郭重慶.農村養豬業疫病防控問題及預防策略[J].畜禽業,2020,31(10):86-87.
[2]李忠.農村養豬戶豬病治療效果影響因素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18):129-130.
[3]曾令強,胡敏興.農村常見豬疾病預防和治療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