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志 孫亞男 李 鵬 吳燕京 武永樂 曾慶環 張世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消化中心,北京 100069
食管靜脈曲張(esophageal varices,EV)是門靜脈系統高壓的典型表現,在某些因素如粗糙食物、化學刺激或腹內壓增高作用下,可導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嚴重者可因出血性休克而死亡。而系統化的食管靜脈曲張硬化治療術(sclerotherapy for esophageal varices,EVS)可有效地預防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并盡可能使靜脈曲張消失或減輕以防止其再出血[1-4]。但是,EVS 術后患者的預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需要對其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評估,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分析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以下簡稱“我院”)行EVS 治療肝硬化合并EV 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影響患者生存預后的因素,為改善行EVS 的肝硬化患者的預后提供參考。
回顧性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我院180 例行EVS 的肝硬化合并EV 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住院病歷資料完整;②符合肝硬化的診斷標準[5]。排除標準:①采用急診內鏡治療;②大量腹水;③合并原發性肝癌;④正在服用硝酸酯類和β 受體阻滯劑藥物;⑤既往曾接受內鏡下EV 套扎術、脾切除術及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等治療術;⑥合并嚴重心肺腎疾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病因、合并疾病、治療次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膽堿酯酶(choline esterase,CHE)、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腹水量、門靜脈主干血栓、門靜脈主干直徑、白蛋白(albumin,ALB)、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活動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根據術后3 年患者的生存情況,將其分為死亡組(43 例)和生存組(137 例)。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偏態分布計量資料的描述以中位數(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Cox 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影響患者生存預后的因素。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年齡、性別、病因、合并疾病、治療次數、ALT、AST、WBC、Hb、PLT、CHE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而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腹水量、門靜脈主干血栓、門靜脈主干直徑、ALB、TBil、PTA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將上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7 個因素: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腹水量、門靜脈主干血栓、門靜脈主干直徑、ALB、TBil、PTA 納入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僅有肝功能Child-Pugh C 級是影響EVS 術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P <0.05)。見表2~3。
表2 變量賦值說明
表3 EVS 術后患者預后影響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
EV 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最常見的并發癥,一旦破裂,出血量大,病死率可高達40%。目前其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EVS、EV 套扎術、脾切除術及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等,各種治療方法療效國內外報道不一[6-11]。但臨床上已證實,EVS 為治療和預防EV 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證明EVS 的急診止血率達100%,EV 的總體消失率達84.1%[12],且EVS 可改善患者的生存預后[13],可見EVS 的臨床療效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男性居多,病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而兩組在性別和病因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ox 多因素回歸結果顯示,肝功能Child-Pugh C 級為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Child-Pugh 分級是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評價肝硬化患者肝臟儲備功能的方法[14-15],Child-Pugh 分級包含肝硬化患者TBil、血清ALB、腹腔積液、凝血酶原時間、肝性腦病5 項指標,對肝硬化的臨床診治、評估治療效果、判斷預后均有重要價值。TBil、血清ALB 及凝血酶原時間作為Child 評分的主要組成指標,同時也是肝臟儲備功能的重要指標,對肝硬化患者的預后具有較好的預測功能[16-18]。根據各個指標的不同水平分別進行計分相加,按得分總和將肝臟儲備功能分為A、B、C 3 個等級,分別預示3 種不同嚴重程度的肝臟損害,其中分數越高,肝臟儲備功能越差,肝功能分級越重。肝功能儲備能力越差,伴隨肝臟血竇正常結構破壞,造成門靜脈血液回流障礙,食管及胃的側支循環的血流量增加,食管及胃靜脈異常曲張,發生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概率越高[19-20]。
國內外最近的研究報道表明肝功能Child-Pugh分級不僅是EV 破裂出血的危險因素[21-22],亦有研究提示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是肝硬化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子[23-25]。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在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肝功能Child-Pugh C 級是肝硬化患者靜脈曲張EVS 術后預后生存的獨立影響因素,推測肝功能較差時,患者發生腹水、肝性腦病、膿毒血癥、肝腎綜合征等其他并發癥的風險增加,進一步增加了患者死亡風險。
綜上所述,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與行EVS 的肝硬化患者生存預后密切相關,對預測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因此積極改善EVS 術前肝功能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