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 7日,《海 南 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印發,提出打造區域性國際冷鏈物流中心,形成國際國內冷鏈貿易、物流服務和供應鏈動能轉換核心。根據規劃,到2025年,海南全省將實現冷鏈食品進出島和配送冷鏈運輸率達85%,藥品進出島冷鏈運輸率達100%,國際冷鏈中轉服務產品冷鏈流通率達100%;全省將引進培育2至3家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培育2至3家冷鏈物流第三方供應商,打造2至3個食品冷鏈品牌。預計到2035年,海南將建成覆蓋全球主要貿易伙伴、聯通國內消費市場的冷鏈供應鏈服務網絡體系;建成完善的冷鏈設施體系,形成“全鏈條、網絡化、標準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現代化冷鏈物流體系;建成與國際標準對接的食品安全標準和食品安全品牌;打造冷鏈資源要素高度聚集、數字供應鏈引領的國際冷鏈物流中心。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達城鄉冷鏈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項目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經公開征集和項目審核,北京有四個項目獲得了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據介紹,這四個項目為北京順豐全自動倉儲分揀中心及配套設施項目、北京市平谷首都食材共配中心項目、良鄉鎮小營農民再就業基地新建標準廠房及配套附屬用房建設項目以及清真冷鮮牛羊肉標準廠房及配套用房建設項目。其中前兩個項目將補充區域內基礎設施短板,后兩個項目則涉及肉類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據悉,這四個城鄉冷鏈和物流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完工,建成后將有力助推北京市智慧物流的發展,并提供相關就業崗位,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8月19日,廣東省冷鏈協會與廣東省物聯網協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雙方將發揮各自專業領域的優勢,通過高效、務實、創新的合作模式,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構建穩固、可持續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發展。
據悉,關于廣東省冷鏈協會成立于2015年5月,會員覆蓋冷鏈物流企業、物流信息化軟硬件企業等。為實現為冷鏈進行智慧賦能,廣東省冷鏈協會制定的近期目標是充分發揮廣東冷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的作用,實現溯源數據聯通、標準化互認、資源共享;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冷鏈物流智能化。其遠景目標是應用挖掘數據價值,分析大數據整合運力資源、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冷鏈資源生態鏈、幫助企業應用自動掏箱、自動卸艙作業、無人化作業、遙操作業技術,應用低溫冷庫機器人開啟冷鏈物流的“智能時代”。
日前,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加嚴加密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管控的通告稱,為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遼寧省各類冷庫要全面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省疫情防控總指揮部關于加嚴加密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管控的規定,主動接受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和指導,助力遼寧省筑牢疫情防線。通告要求,所有冷庫貯存進口冷鏈食品,要按照有關要求實行專區存放,不得與其他貨品混放。按照加嚴加密管控目錄清單,對重點國家(地區)重點進口冷鏈食品設置獨立貯存專區,出庫前按批次對食品內包裝開展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呈陰性后允許出庫。此外,通告還強調,對違規貯存未經遼寧省首站定點冷庫的進口冷鏈食品的,一經查實,立即取締關閉。涉嫌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8月25日,山東省財政廳發布消息,將籌集資金4.4億元,支持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1500個,推動完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據悉,該措施在實施區域上,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圍繞蔬菜、水果,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開展設施建設,并擇優選擇5個產業重點縣開展整縣推進試點,省財政對每個試點縣給予2000萬元補助。在實施主體上,主要為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項目縣可鼓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益農信息社運營主體,以及可有效實現聯農帶農的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在補助標準上,按照不超過建設設施總造價的30%進行補貼,單個主體補貼規模最高不超過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