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蕙
1941年10月13日晚,趁著夜色,魯南鐵道大隊4個小組飛奔至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區)火車站,一組警戒放哨,其余三組化裝成日偽軍前往車站。隊員們越過封鎖溝,爬過電網,直撲一間亮著燈的辦公室,一腳踹開房門。屋里的人正伏在案上,抬頭間就被結束了性命。此人正是日軍從濟南調來的特高課課長高崗茂一。這次行動干凈利落,從進站到出站,前后用時不到10分鐘。特高課課長在自己辦公室里被鐵道游擊隊擊斃,這讓盤踞在臨城一帶的日偽軍大為震驚。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軍民開展了極為艱苦的反“掃蕩”斗爭,并創造了很多靈活多樣的戰法。鐵道游擊隊截軍列、毀鐵路、炸橋梁、打洋行,通過一系列驚險戰斗,以小博大、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成為中國軍事史上游擊戰的經典傳奇。在后來總結的鐵道游擊隊精神中,“機智勇敢、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成為其最鮮明的特征之一。
從天而降的“飛虎隊”
1938年3月,棗莊淪陷。為掠奪煤炭資源和控制鐵路交通樞紐,日軍駐扎四千重兵,對當地群眾實施血雨腥風的統治。
為了切斷侵華日軍補給線、緩解正面戰場壓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在山東南部的敵后戰場,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殊死搏斗。由于得不到日軍行動的情報,部隊多次與日軍遭遇,損失慘重。1938年10月的一天深夜,夜色濃重,蘇魯總隊三連一排排長洪振海、三排排長王志勝奉命悄悄潛回棗莊。
回來后,洪振海迅速建立了秘密抗日情報站。兩人從小就生活在棗莊,一起在鐵道邊長大。由于生活困難,他們時常扒火車、搞煤炭和糧食,練就了扒火車、飛車的本領?;貋砗?,兩人開始“重操舊業”,夜晚到日軍火車上扒煤,白天再以賣炭做掩護,搜集日軍消息。王志勝還以搬運工的身份混入了日本人開設的正泰洋行,打探日本人內部的情報。
1939年8月,為了牽制進山“掃蕩”的日軍,兩人決定襲擊日本人開設的正泰洋行。洋行北面隔著鐵道是棗莊火車站,日軍有一個小隊兵力警戒;西南是日軍大本營,駐有日軍一個聯隊兵力;東南面是面粉廠,修有一座日軍炮樓。洋行就像一個巨大的保險柜,安放在日軍的重重防御之中。而兩人的武器僅有一把槍,靠“單槍”對抗日軍的重兵把守,這無異于以卵擊石。
兩人找到游民宋世久,商定第二天夜里行動。那夜,三人悄悄來到洋行外墻根,借著微弱月光悄然翻墻而入。從睡夢中驚醒的三個日本人瞬間被結束了性命。當駐守的日軍趕到時,三人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1939年秋,羅榮桓率領八路軍115師部分主力挺進抱犢崮山區,原在這里活動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被整編為蘇魯支隊。洪振海接到蘇魯支隊的命令,要籌建一支小型抗日武裝。洪振海將其命名為“棗莊鐵道隊”。鐵道隊成立不到一年,情報人員就發展到了幾十人,鐵道隊名字也改為“魯南鐵道隊”。
但隨著隊伍規模的擴大,一些問題也暴露了出來。1940年5月初,一名隊員因家中瑣事,暴露了身份。日本特務得到情報后順藤摸瓜,很快將鐵道隊包圍。雖然多數隊員得以撤離,但仍有一名隊員遇害。從此鐵道隊的活動,由“地下”轉到了“地上”。
1940年5月下旬,日軍集結8000余日偽軍,對115師所在的抱犢崮山區進行大規?!皰呤帯薄榱藸恐茢橙吮?,洪振海接到再襲洋行的命令。此時的正泰洋行,門口早已增設了崗哨,院墻也加高了許多,墻上更是架設了鐵絲網。
當晚10點鐘,洪振海、王志勝帶領幾十名手持大刀的隊員,來到洋行南墻外。他們把棉衣包在備好的鋼釬上,用鐵錘敲擊鋼釬鑿墻。6個多小時后,隊員們挖出一個僅容一人進出的小洞。進入院中后,隊員們立即兵分四路。熟睡的日軍還沒看清來人是誰,就成了刀下亡魂。
這次行動,游擊隊員共殺死13名日軍和一名翻譯,繳獲長短槍6支,手表、懷表100多塊。雖然是第二次夜襲洋行,卻是魯南鐵道隊公開旗號后的首次作戰。日軍在洋行設立的特務機構被連根拔起。當地的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稱贊他們是從天而降的“飛虎隊”。
1940年夏,魯南鐵道隊與其他的幾支鐵道隊合編為魯南鐵道大隊,活動地點也從棗莊轉移到津浦鐵路沿線。他們頻頻出擊,揮戈于百里鐵道線上,奇襲駐棗莊和臨城的日軍。8月,鐵道大隊破壞津浦鐵路韓莊段,致使日本運兵軍列脫軌;9月,鐵道大隊拆除棗莊至臨城鐵軌1.5公里,砍斷電線桿百余根,使棗莊日軍的通信和交通同時癱瘓。
鋪就“秘密紅色交通線”
當時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與華北華中各個抗日根據地之間,有一條秘密交通線。每年有大量革命干部通過這條交通線,往來于延安和華北、華中地區。這條交通線從盱眙縣的黃花塘出發,經過睢寧縣,跨過隴海鐵路,再穿過津浦鐵路,乘船渡過微山湖,最后經過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抵達延安。
全國抗戰爆發后,津浦鐵路成為侵華日軍運送兵力和各種補給物資的重要交通線,日軍對它嚴防死守。于是,穿越津浦鐵路,成為這條秘密交通線上最難走的一段路程。
1942年7月一天下午,魯南鐵道大隊接到一項特別任務——護送一個工作隊跨過津浦鐵路,并且要保證其中“零號首長”的絕對安全。第二天晚上,陰雨綿綿,化名“胡服”的“零號首長”騎上一匹騾子,隨游擊隊出發了。由于早已熟知日軍巡邏時間、地點,他們連續繞過了數條日偽封鎖線,很快便來到了津浦鐵路東面的一個小村莊。
村莊不遠處就是津浦鐵路,鐵路沿途布滿日軍的碉堡和哨塔,裝甲車不間斷地巡邏。鐵道大隊對這看似不可逾越的封鎖線,有著自己的見解:日軍兵力有限,他們隔幾個碉堡才能安排一隊日軍駐守,中間的碉堡實為偽軍把守。
經周密偵查,鐵道大隊把穿越地點選擇在從臨城到沙溝之間的干沙河處。從這里的鐵路線涵洞下通過是最穩妥的方案。當晚8點左右,王志勝來到姬店附近的偽軍炮樓,通過一番運作,搞定了偽軍小隊長,并安排幾名戰士換上偽軍服裝守衛在據點周圍監視,隨后通知護衛部隊馬上出發,護送首長過路。
就在隊伍要行動時,一輛日軍巡邏裝甲車從臨城方向急速駛來。刺眼的探照燈光照來照去。巡邏車并未發現異常,便繼續向前開去。游擊隊趕緊護送“胡服”穿過了津浦鐵路,成功抵達微山湖畔。次日一早,游擊隊正準備出發,突然接到偵察兵傳來的緊急情報,日軍正在湖西一帶進行大規模掃蕩,封鎖十分嚴密。待湖西形勢緩和后,冀魯豫軍區來人接走了“胡服”首長,護送他繼續西行。
沒過多久,一封表揚信讓隊員們大吃一驚。原來這位和大家一同戰斗、生活幾日的“胡服”首長正是前往延安參加“七大”的劉少奇。自護送劉少奇過路后,魯南鐵道大隊又成功護送了陳毅、肖華、朱瑞等領導干部,穿越津浦鐵路。從1942年到1944年間,魯南鐵道大隊先后護送千余名黨政軍干部及黃金等重要物資安全過境,從未出現過一次差錯。
不費一槍一彈迫降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前,朱德總司令下令,敦促華北、華中和華南日軍立即放下武器,向所在地的抗日武裝投降。8月20日,我軍向臨城、沙溝等日軍占領據點,發出繳械投降的通牒。但日軍借故拖延,揚言奉上級命令,拒不向共產黨領導的武裝繳械。
在沙溝車站東北一里多的沙溝街上還駐著偽軍一個團,不肯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為了迫使日軍繳械,魯南軍區決定,魯南鐵道大隊配合新入魯作戰的新四軍7師19旅,先消滅沙溝街里的偽軍,但又估計日軍可能插手,于是派魯南鐵道大隊隊長劉金山前去與沙溝日軍兵營談判。經過談判,日軍同意不插手,但要劉金山留下擔保。劉金山答應。夜里,沙溝街響起激烈的槍聲和爆炸聲。經過激戰,新四軍順利解放了沙溝。
沙溝街戰斗結束第二天,魯南鐵道大隊又開始與日軍進行艱難冗長的談判。直到這一年的11月下旬,日軍仍不繳械。一天深夜,一輛滿載日軍士兵和物資的列車,悄悄駛出臨城火車站。當列車行駛到沙溝附近時,寂靜夜色中突然響起刺耳剎車聲。日軍發現,前面的鐵路已被破壞,便試圖沿鐵路后退。伴著“轟”的一聲巨響,身后的鐵軌也被魯南鐵道大隊事先埋好的炸藥炸毀了。
魯南鐵道大隊派人到魯南軍區請示,司令員張光中說:“不要打,日本已經投降。可以通過談判讓他們把武器交出來?!睆埞庵羞€拿出幾份印好的魯南軍區向日軍發出限期繳械投降的“最后通牒”,讓魯南鐵道大隊立即派人送到日軍那里。
在姬莊,魯南鐵道大隊政委鄭惕等人再次與日軍談判,幾經周折,雙方最后商定受降時間地點和受降方式。
不費一槍一彈, 12月1日,在沙溝車站附近一片洼地上,臨城、棗莊的侵華日軍整建制向魯南鐵道大隊正式繳械投降。1000多名日軍向一支100余人的抗日游擊武裝繳械投降,在我軍受降史中十分罕見。魯南鐵道大隊用他們的勇氣和智慧,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抗日戰爭勝利后,魯南鐵道大隊圓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后來被改編,正式進入人民解放軍序列,參加了解放戰爭。
(未署名圖片由棗莊市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