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了新常態,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結果開始顯現。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對于能源的需求依然非常巨大,因此,迫切需要實施節能減排方案。碳會計信息的披露能有效表明企業是否履行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責任,根據高耗能行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望幫助提高高耗能行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
關鍵詞:碳會計;碳會計信息披露;高耗能行業
一、引言
空氣污染、氣候變暖等對地球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威脅,同時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多問題,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實施節能減排方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碳會計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應運而生,受到了學者和政府的普遍關注。首先,它可以促進政府部門環保工作的開展;其次,可以促使企業低碳環保、減少環境污染、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最后,給予信息使用者便利,使其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企業的低碳環保和低能耗排放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適宜的投資策略。
二、碳會計相關概念
碳會計的提出有助于科學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經營利潤,以更更好的評價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和企業的經營業績。
碳會計信息披露是以企業或其他碳排放為主體,根據現有規定,主動對其生產和運營過程中所使用的碳相關信息做更深一步的整理、分析、歸納之后對外披露的過程。由于信息披露標準不統一,企業在信息披露過程中出現形式化、散亂等問題。目前,能夠為碳會計信息披露開展提供成熟建議的是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它是一個致力于碳信息披露的非營利機構,每年都會向大型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并采集碳信息,問卷內容豐富全面,為碳會計信息披露規范的制定提供經驗。
三、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1.碳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多樣
目前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幾種形式:社會責任報告、企業年度財務報告、環境報告等。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信息一般都會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這一節中描述,涵蓋廣泛的內容,包括年度節能減排目標、年度碳排放情況、獲得國家的財政補助、技術改進的投入資金和項目內容等。通過環境報告書披露的信息與前兩者相比更加具體、全面、詳實。
2.碳會計信息披露內容豐富
目前,碳會計信息披露涵蓋了非常廣泛的內容,可將其分為量化指標和非量化指標,發現各項目的披露在總體上均顯示上升的趨勢,可見高耗能行業公司的披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披露項目間的數量差距不小,一些正向信息的披露較多,負面信息的披露很少,有待改進和完善。
(二)碳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可以發現,即使是節能減排工作監管的重點對象,高耗能行業,仍然非常缺乏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方式,而且多為僅用文字進行簡要敘述的定性披露,信息的定量披露相對較少,總體可用價值不高。這一現象表明企業存在一些誤解對于碳會計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認識,一味地追求可能帶來的短期成本的增加,而忽視了這將對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好處。這些因素最終導致了我國目前各行業幾乎都存在著碳會計信息披露積極性不高的普遍問題。
四、完善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一)提高碳會計信息披露的主動性
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明確獎懲。對于積極節能減排和信息披露情況好的企業可以給予精神上的獎勵,頒發榮譽稱號并積極宣傳該企業的事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同時也可以給予物質上的獎勵,給予稅收優惠和補貼等措施,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調動其碳會計信息披露的主動性。對于披露情況不好或是隱瞞情況的企業,應該給予相應的懲罰,責令其限期糾正,情節嚴重的企業應當記錄企業誠信黑名單,以促使企業積極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
(二)完善碳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及理論框架
為了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各級政府和行業協會應該主動制定符合行業需求及特征的披露規范和標準,形成完整的信息披露框架,并對企業做強制性規定從而提升碳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同時,國內學術界和碳排放重點行業的研究學者,應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各行業特點,深入探索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體系,并及時將該體系進行試點落地,加快完善碳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確立步伐,從而為碳會計信息披露提供指導和規范。
(三)提高企業的節能降耗意識
發展能力可能與碳會計信息披露存在正相關,即發展能力越強,公司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可持續正是衡量發展能力的一個關鍵要素。因此要給予充分重視,一方面,政府應當通過公益講座、座談會等形式加大對高耗能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力度,宣傳節能減排的必要性,同時為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改革、轉型方向和資金的支持等,讓企業不僅能樹立長遠發展的意識,而且能找到適合該企業發展改革的道路。另一方面,各行業協會應及時召開行業峰會,分享和交流企業成功轉型或改革的經驗,促進高耗能行業成功轉型和長遠發展。
五、結語
通過分析,發現大部分公司都對碳會計信息進行了披露,并且披露方式和內容都在不斷豐富,披露的質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整體披露水平仍然不高,在披露方式和內容上仍存在著諸多不規范之處。比如,定量性信息披露較少,定性信息披露形式化,披露方式比較混亂,缺少統一規范等,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國碳會計的發展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一致的規范和嚴格的披露要求,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企業碳會計披露積極性不高。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對于節能減排的需求不斷增加,但企業未能將這些要求付諸實踐,也缺乏對于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公開性,所以要建立統一的要求和合理的規范并強化企業的責任意識,督促其披露高質量的碳會計信息,從而更好的發展綠色產業,為實現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劉益平,楊佩茹.碳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財會研究,2017(11):34-38.
[2]韓艷.企業碳會計核算體系的構建研究——基于碳足跡視角[J].財會通訊,2020(17):118-121.
[3]王廷章.綠色發展背景下碳會計核算與披露的再思考[J].會計之友,2020(17):47-49.
作者簡介:
常林琳(1996.10-),女,漢族,河南洛陽人,在讀碩士,會計專業,研究方向:投融資與風險管理。